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命运交响曲.平津冬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855397
  • 作      者:
    刘晶林著
  • 出 版 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命运交响曲:平津冬春》以详尽的史料全面的讲述了平津战役的战况,过程,生动地描绘了战役的历史背景、作战经过以及历史地位和意义,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与宣传意义。主要内容包括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中的N种可能、引而不发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br>    20世纪40年代末,华北大地风起云涌。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把剑锋指向了华北的国民党军。蒋介石和傅作义为摆脱危机,偷袭石家庄遭致失败。接着,傅作义摆出长达500公里的长蛇阵,蛇头在唐山、天津,蛇腹在北平,蛇尾则甩向了宣化、张家口。毛泽东为抑留傅作义不使其逃跑。决定攻打既像蛇头又似蛇尾的张家口。于是,平津战役打响了。<br>    1.大气魄、大胆略与大手笔<br>    平津战役是毛泽东总的战略构想中的大手笔。虽然在1948年的初冬,平津战役只是作为一个构想与部署活跃在毛泽东的军事生涯中,但此时的毛泽东似乎已经看到了平津战役巨大的前景。 <br>    1948年的初冬,对于毛泽东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br>    俗话说,一年之机在于春。早在这一年的春天,毛泽东就提出了先解决东北,后解决华北的战略构想。毛泽东用他那抑扬顿挫、韵味十足的湖南话说了,“在今冬解决东北问题。东北解决了,我军可以入关,最后解决傅作义。”毛泽东在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没有预料辽沈战役的胜利到来得这么快,刚刚进入初冬,卫立煌手下的47万大军就被我东北野战军歼灭,东北全境获得了解放。因此,解决华北的国民党军,也就顺其自然地提到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议事日程上来。<br>    虽然西柏坡在地名上带有一个“坡”字,其实它的海拔并不高。毛泽东正是站在地势并不高的西柏坡,把整个华北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揽在胸前,看了个清清楚楚。<br>    按照毛泽东的想法,解决华北问题,是先取归绥,继取太原,吃掉阎锡山集团。当夺得绥远、山西之后,再集中我华北和东北部队,携手并肩,夺取北平、天津,彻底消灭傅作义集团。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br>    1.大气魄、大胆略与大手笔<br>    2.投机未必取巧<br>    3.一个过早到来的冬天<br>    4.平津战役打响了<br>    <br>    第二章 战争中的N种可能<br>    1.风云际会张家口<br>    2.半路杀出“程咬金”<br>    3.时间就是生命<br>    4.弥补失误的最好方式是什么<br>    5.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br>    6.借兵出击<br>    <br>    第三章 引而不发<br>    1.因势而为,顺时而取<br>    2.一把没有钥匙的锁<br>    3.站得高,看得远<br>    4.战地诗篇<br>    5.作战是一门艺术<br>    <br>    第四章 一支离弦的隐形之箭<br>    1.兵贵神速<br>    2.一场精彩的告别“演出”<br>    3.英雄谱<br>    4.历史从来就拒绝“假如”<br>    第五章 活着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死了<br>    第六章 另一道风景<br>    第七章 在烽火硝烟中寻觅那片芳草地(一)<br>    第八章 洒在冻土地上的阳光<br>    第九章 末日之门<br>    第十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br>    第十一章 在炮火硝烟中寻觅那片芳草地(二)<br>    第十二章 看不见大战线<br>    第十三章 亮剑<br>    第十四章 安泰与大地<br>    第十五章 今日长缨在手<br>    第十六章 这一仗打得真漂亮<br>    第十七章 古都春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