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启事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阴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是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通缉令”已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她不得不做战略转移,女孩把寻人启事折成的小船放逐湖中,“给你自由”,女孩双手合十。
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挣钱的爱好外,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有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字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一遍遍地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女孩走时顺手拿了家中的一千元钱。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的,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看着寻人启事叠成的小船漂远后,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
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家的温暖,繁忙的工作过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楼顶,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不过这次的启事不太标准,颇有一丝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一现在才妥协,我偏不回去,女孩的样子很倔强。让母亲花这么大的物力、精力找她,女孩开始惭愧,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市。
每天晚上抱着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离家后女孩的一种习惯。报纸作为安慰和寄托,给她一种亲切的呵护。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了一份与己有关的文字,不过这次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楼下歌厅的歌声绕来绕去。将女孩的心绪越扯越长,越绕越乱。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电话局服务小姐的语调温和。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在C市车站买了很多礼物,想给母亲一个惊喜。女孩风尘仆仆赶回A市,近家情怯,女孩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的却是个陌生人。
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已将房子卖掉,只身去了南方。
生活中为什么要有这么残酷的过错,女孩心头一片空白,手中的礼物无声地滑落。女孩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离开曾属于她和母亲的家的。
第二天,报纸上又多了一则寻人启事:
寻母,速归。
来吃饭的是父母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这个酒店的火锅套餐分180元、380元和680元三个档次。请客时他是不会给自己丢面子的。
他给其中一位上司打电话,问他走到哪里了。上司抱歉地说:“真不巧,刚才一个重要客户要我过去一趟,事关重大,所以恐怕不能来了……”他说:“没关系,你忙你的。”他喊住服务生,说:“把套餐换成380块钱的吧……有一位朋友不能来了,680块钱的怕吃不了。”
其实浪费对他来说并不是大事。只是他请客的本来目的是有事求助于那位上司。既然那位上司不来了,那么,他想就是普通的聚餐,三个人380块钱,档次并不算低。
这时他接了一个电话,是另一位上司打来的。他们平时彼此以兄弟相称,说话很是随便。那位上司说:“真不巧,家里突然出了点事,得留在家里处理,不能出来了…一这样吧,明天或者下个周末,我请你,以示赔罪。”
挂了电话后,他再一次喊来服务生,尴尬地问:“现在能不能换成180块钱的标准?”服务生训练有素地说:“没问题。”
菜都上了,没想到,朋友这时也打来一个让他沮丧万分的电话。朋友说身体不太舒服,想去医院打吊韦十,然后回家躺一会儿。
朋友是来不了了,这时候再退菜是不可能了。可是满满一桌菜他一个人怎么吃掉呢?打包?他宿舍里连个热饭的炉子都没有。
他的电话再一次响起来。
这次是他的父亲打来的。
父亲问:“今天你回家吗?如果不太忙的话,回来看看,你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你现在在哪?”
他说:“在酒店里……哦,对了我这边看,我赶紧走到走廊里。林志撂下一句话:“和老婆还有手牵手的,扯淡!”啪地挂断了电话。
接着我的一个作者也打来电话,他说韩老师你进步挺快,一写通俗文学就养情人了。我当然怒气冲冲,“谁说的,我是那样的人吗?”他毫不让步,“我亲眼看见,你们手牵着手,幸福得一塌糊涂。”我说那是我老婆,他明显不信,“牵手都是恋人手、情人手,有几个夫妻手牵手的!”
同学陆明也知道了。他跑到编辑部关心我,“千万不能找情人。你看我,老婆离了,情人跑了。”我悲哀地看着他,找情人时他向我炫耀过,离婚时在我面前哭过,现在以小人之心,度我之腹。我趴在他耳边大声说,“你和你老婆牵手逛过街吗?”他摇摇头,我挥挥手,“你走吧,不要来烦我。”
对面娱乐版编辑风风凑了过来,给我一支烟。我说别套我话,我没情人。他理解地点点头,“我又不是总编,我信你。”他猛吸了一口,又似信非信地伸出手,“你真的和老婆手牵手?”我有些轻蔑地看着他,你小子在娱乐界污染时间长了,什么叫爱情都不懂了。他回到桌前,开始看稿子,过了很长时间又抬头,“你们经常这样上街吗?”我点点头。
其实我有些心虚。结婚后忙着工作,逛街也是她购物我在大厅等着,手用来提东西,最多同时牵孩子的手。总编也来认真地问起我们牵手的次数、方式、状态和心情,我一边搜肠刮肚地编造,一边小心地看着他。总编不看我,他忙着记录。记完他很慈祥地盯着我,“我相信你,这绝对是一个轰动新闻。你和妈吃过饭没有?”父亲说:“还没有。”他说:“那过来一起吃吧!”他感觉父亲在那边愣了很久,然后问他:“你刚才说和你一起吃饭?”他说:“是啊是啊。我请客。我请你和妈吃饭。”
放下电话,他想起一个连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他请无数人吃了无数顿饭,却唯独没有请父亲和母亲吃过一顿饭。
他的单位离家远,工作以后就—直在外面租房住。平时肯定是不回家吃饭的,可周末他也很少回家。每个周末父亲都打电话来,
可是他总也没有时间回去。他得利用周末时间学习韩语、学习企业管理、学习电脑和国际贸易、打各种各样的电话、请别人吃饭或者被别人请吃饭……
父亲和母亲很快赶来。从时间上判断,他想他们肯定是搭出租车来的。他们丝毫没有怀疑儿子为什么要突然请他们出来吃饭,两个人的脸上都乐开了花,一个劲地夸这酒店有档次,菜好吃。三个人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一起吃饭,吃一份这个酒店档次最低的套餐。席间他分别敬了父亲和母亲一杯酒,将酒一饮而尽的时候,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那天,他回了家,住了一个晚上……
周一刚刚上班,就有一位和父母同住一个小区的同事告诉他:“昨天你爸妈在小区里到处招摇,说你请他们在大酒店里吃了一顿高档饭,还给他们敬酒呢。你可真孝顺……”
一番话让他泪水滂沱。
我和妻子手牵手
那是一个下午,阳光正暖和地照在我们身上。还有暖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大街上的行人都在春风中阳光满面地行走。妻子也是,我们手牵着手,幸福地在步行街上闲逛。
是王老板。他握着我的手,摇晃了两下,很用力,“哥们,能耐不小,挺俊的。”其实我和他不熟,只是朋友的朋友而已,但他夸我的老婆,我挺有面子。我笑了,毫无阻拦地笑了,然后问他最近怎么没往我们报社去?他说,“忙啊,公司忙,家庭忙,像你一样。”他在我耳边小声地说,“有个情人,不忙能行吗?”
王老板走时,很理解地看了我一眼,又意味深长地看了妻子一眼。妻子说你这朋友怎么神神秘秘的,别是你外面有情人了吧?我牵上了她的手,“我还想呢,就是找不到比你漂亮的。”妻子满意地笑了,我们又开始用脚步丈量着幸福时光。
第二天上班时,接到了朋友林志的电话。他大着嗓门训我:“你小子胆子太大了,找个情人哪能大白天在街上逛?”我一头雾水,“谁告诉你的?”他高兴地笑了,“承认了’你看!大王夸你那小情人长得挺俊。”我说你净扯淡,那是我老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