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苏柏然
还不到夏天,伸出手去已经可以摸见又湿又热的空气了。午后睡醒,背上全是密密的汗珠,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耳朵边有蚊子飞过去的嗡嗡声。
窗台上放了一只口盅,一小束油绿的栀子花正散发着香气。那花是前两日在枇杷山半山腰的一个农妇手中买来的,不过一角钱,却很可以香上一个礼拜。
这是1937年端午节前后的重庆,据说北平那边的局势已经颇为微妙,但相隔着十万八千里的重庆俨然世外桃源,除了天气正一日热似一日之外,仿佛恰是时针静止的一处所在。尽管我的职务已经升上了中尉副官,但大部分时候都闲得很。当然,我猜想姓章的那个老家伙也并不打算派给我个真正有实权的活儿。派系这回事儿嘛,也就那个样儿。他既不好得罪我父亲,也不愿意让白司令皱眉毛,最好的办法就是每过半年升我一次官,实际上却只让我做些不着边际的活儿。也算是美差。
翻身起来,一巴掌拍死一只闯进蚊帐里来的蚊子,掌心中一抹粘乎乎的血红。我快活地吹着口哨,忽然间口热起来。杯子里有勤务兵泡好的金银花凉茶,一口气灌下大半盅,呆头呆脑地在床沿边坐了半晌,这才想起章必超上午派给我的差事。也行,这好一个中午的午睡,仿佛有些睡晕头了,正好去一趟浮屠关,也算是清醒一下头脑。
我要去拜访的是上个月14号刚从上海举家搬到重庆的一位银行家。老头子姓苏名东禾,据说也算是十里洋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跟政界军界都熟,为人倒很谦和。娶了个重庆太太,二十几年前是上海社交圈里出了名的美人儿,到得中年来忽然思乡心切,苏东禾说那也好,干脆搬到重庆来住上大半年,反正新鲜。因此带着太太与大儿子苏柏然一同过来,在浮屠关买了幢看得见江景的洋房,命名为“东禾园”。这当然是托词,放着大上海好好的基业不要,跑到重庆这鬼地方来干嘛。自然是苏老头眼线灵活,探听到什么不利于上海的消息。多半便是和日本人有关了罢。
我并不傻,只是不关心。日本人和我没关系,我只是一个年方23岁的国民党中尉副官,穿上制服时模样还算帅气,脱下军装穿上米白色的西式衬衣和系带黑皮鞋时也算人模狗样。于是我有时参加跳舞会,有时和另一位姓魏的副官打打网球(每当这时多半会约上两位身穿白色网球裙的青年名媛),有时携上名媛中的某一位去吃两客掼奶油的冰淇淋。有时也会去赌上两手,但我的赌瘾并不大,与其说是想去赢钱,不如说是闲极无聊时去研究一下赌徒的面部表情。
但这个靠近端午节的午后我的有闲时间不算太多,既不能去赌场也不能去吃冰淇淋。我得去拜访银行家苏东禾。
这意味着,再过两个小时,我将与苏柏然结识,我的一生将从此改变。
苏家有两个儿子,大公子苏柏然,几年前在英国念数学。不知为何中途辍学辗转去了德国,这一回不念数学了,学的是建筑。我认识他那一年,苏柏然27岁,刚回国不到一年。他并不在父亲的银行里做事,一直呆在家里读杂书。苏东禾说,这孩子念成书呆子了。
至于二公子,只知道叫做苏明允,大概是和我差不多的年纪。这次举家西迁,苏明允并没有跟过来。
苏柏然很安静,大概比我矮5公分,但也算得上中等身量。肤色有些深,鼻梁挺出,中端有微微的凸起。头发极浓极黑,几乎说得上乱,与他那满身浓浓的书卷味颇不符合。相貌不算漂亮,眼神懒懒散散,像是没睡醒的人。左手中指上有块淡红的疤痕,据说是小时候被火烧伤的。
第一眼看见他时,苏柏然穿着一件暗蓝色的丝质睡衣,呆呆地坐在花园里,膝盖上躺着素描本和一支铅笔。我凑过去看,本儿上描着一大堆复杂的线条,大致像是一个旋转的立方体。
“画的什么?”我问。
苏柏然抬起头,深灰色的眸子里空洞无物,渐渐地浮上一丝光亮来。大概是在这园子里见了新鲜人,他的嘴角有稍微的弯曲,是轻微但却陌生的笑意。
“您是……”
“金少华。你可以叫我金副官,叫少华也可以。”不知是何缘故,我一见他便有天生的好感,大概是察觉到脾性里有着相投的地方,当即笑盈盈地伸出手去。苏柏然点点头,礼貌性地握住我的手,只轻轻一下便松开。他的手干燥而消瘦,手指颇为细软。
“金副官。”他这样称呼道,然后回答我先前的问题。“什么都不是,不过是瞎画罢啦。”
“是你打算修的房子吗?”
“毫无可能。”他给了我这样一个干脆的回答。
“那么……”我指着那奇怪的图形打算继续问下去,苏柏然皱了皱眉头,先行将话头打断:“对不住,我还有事。”
也不待我回答,他转身便走。虽说步履从容,但毕竟算是颇不客气。我一笑,反正也是脸皮厚的人,并不觉得尴尬。并非夸下海口,我这个人,虽说年仅23,但在官场与军队中混得久了,看人颇准。最瞧不起的就是表面跟你称兄道弟背地里阴阳怪气的人物——身边多了去了。苏柏然虽说比我大着4岁,举止又傲慢,但我立即给他下了断定,这家伙,与其说是傲慢,不如说是羞怯。大概并不习惯我这样的自来熟脾气,不知道该跟我这位“金副官”聊些什么,只好径自抽身而去。书呆子大抵如此。
我还是禁不住对他有几分好感。身边的假模假样见得太多,苏柏然身上有着一股清新的味道,相貌也是我钟意的。于是当苏东禾邀请我留下用晚餐时,我当即便答应下来。那天的主菜是奶油蘑菇烹小牛肉,配上西班牙凉菜汤和波旁威士忌,甜点是冰冻果子露——我敢说有茉莉花的香味。苏太太明眸皓齿,虽说已上了年纪却仍是风姿嫣然。我几乎立刻为她着了迷。苏东禾在一旁看着我向他太太得体地小献殷勤,不由得满脸春风。
至于苏柏然,整个席间说话很少,只诸如“很好”、“不用加”、“可以了”,盘子里的食物每样只吃了一点。偶尔被迫参加我们的谈话,大多不着边际,只说上一两句便沉默地住口。苏东禾并不在意,看来是习惯了儿子的木讷。反倒是苏太太有些不高兴,总在旁边敲打他几句,于是苏柏然又只好结结巴巴地接过话头。
“母亲你说得对,那一年他们是拿到划船比赛的冠军。”
接下来便又是沉默。
但总的来说晚餐是愉快的。我喜欢这家人,毫无疑问苏氏夫妇也对我印象颇好。苏太太甚至说了句“你跟我家明允同一年生”,我自然大为倾倒,当即邀请他们一家三口去看周末的话剧。苏东禾说要回一趟上海,去不了,但希望我下周三再到他家做客。我答应下来。
这很快成为惯例。我反正闲,几乎每周三下午都去东禾园吃晚饭。苏东禾有时不在重庆,席间便只有苏太太和苏柏然,每当此时苏柏然的态度便轻松一些,有时甚至会主动跟我攀谈几旬,但大都浅尝辄止。一个月下来,我对他的了解并不比第一次见他时更多。席间突然出现尴尬的不知所措也偶尔有之,要靠苏太太谈笑几句方能化解。我实在是喜欢苏太太,有时候想,如果她年轻十岁,只需要十岁,我怕是会耐不住而放胆追求她的吧。
所以,苏大公子一如既往地在这场星期三的晚宴中充当配角。如果不是因为一场意外,我跟他可能会继续陌生下去。那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些改变我和他一生的传奇了。
那一天是礼拜四,傍晚七点刚过,暑热未退。我在上清寺的一家赌场找乐子。这场子是一位姓乔的舵爷开的,规模在当时的山城算得上数一数二。我偶尔去赌上两把,但并不上瘾。前面说过,我去那儿大多只是为了观察一下赌徒们千变万化的脸,有时我会目不转睛地看着某个家伙的眼睛,然后自己跟自己赌上一把。“他这把耍诈。”我在心里这样说道。“你瞧他的眼睛连着眨巴了两下,他很紧张。他的手指虽然不动,但他的心在动。”我这样猜想。如果事实证明我猜对了,难免不大为得意一番,有时也错,但错的时候很少。
那天傍晚我又玩老一套,挑了一张玩“Baccarat”的桌子,坐下,买一堆筹码,下注很少,乐趣只在于观察、猜测,自得其乐。玩了大半个时辰,忽然旁边有人抽了张椅子坐下,左手中指在桌沿边轻轻敲击,指关节上有一小块淡红的斑痕。
是苏柏然。我大为吃惊。苏家大公子竟然会到这种地方来!他也看见了我,微微笑着向我示意,忽然轻声开口道:“借我一枚筹码可好?”
我愣了一下,拿了一枚最大的橙色筹码给他。他摇头,示意要最小的,我换一枚绿色。他顺手压在“闲”上。
荷官翻牌出来,“庄”是黑桃3和方块4,“闲”是方块2和红桃6。“闲”赢,苏柏然的绿筹码变成两枚。他两枚都压“闲”,又赢,变成四枚。
这书呆子手气倒好。重庆人有句话叫“黄棒手硬”,大致是讲这种新来的雏儿手气大多会旺上几回。他又压“闲”,同样全部压上,又赢。第四把改压“庄”,又赢。第五把还是压“庄”,还是赢,到这一回绿筹码已经变为32个,苏柏然的手边积了一大堆。
第六把,他照样把全部筹码都压上,赌“和”。庄家翻出牌来是梅花3和梅花4,闲家要了三张牌,方块6,红桃Q,最后一张是方块A。“和”赢,苏柏然这一把赢到八倍。
他一连赢了七把。将绿筹码换成大额的橙色,照样已在手边码起高高一叠。
展开
——何炅 主持人
一口气读完《破东风之瞑城》,对中国三千年的大历史产生了巨大怀疑。
——汪涵 主持人
《破东风之瞑城》非常吸引我,由女性作家布局构思的探秘小说能有这样宏大的背景以及深邃的思索,难能可贵文字细腻美丽。读起来余香满口。
——宋强 作家 《中国不高兴》、《中国可以说不》作者
非常喜欢书中几个主要人物的错位心理独自,很精彩很大气,读来爽口。
——苏岑 作家中国女性问题研究者“新女学”首倡者
《破东风之瞑城》设想四川盆地下以“双重幻方”的形式隐藏着一个三千年前的大秘密,这个想法令我很着迷。
——杨勇 地质学家环保人士 “雅鲁藏布江漂流”第一人
麦灵姐设想以一个神秘藏族小喇嘛守护中原传统文化的最大秘密,这两种文化的契合显得很和谐而“赛诗会”那一段令我想到“加油,好男儿”,这非常有趣。
——扎西顿珠 歌手香格里拉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