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读库.090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58839
  • 作      者:
    张立宪主编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人一生会三次和图画书相遇:幼儿时期,初为父母,年过半百。”《读库》的读者自非幼儿,距半百尚早,都是即将或已经为人父母,必修的功课之一,便是为孩子选择读物。姬炤华的《图画书与儿童》,可谓适逢其时,他以“污点证人”的角度,揭示儿童读物“生产”的行业内幕,同时展现经典图画书多彩的艺术世界,让读者穿越纷繁的儿童读物市场,看出一些门道来。
展开
作者简介
  张立宪,著名出版人,现居北京。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策划过《大话西游宝典》、《家卫森林》等,并出版有个人作品《记忆碎片》。其06年凭一己之力推出的《读库》系列被誉为近年来“MOOK出版潮流中最具含金量的一本杂志书”,成为很多精英知识分子和爱书族们收藏的“私房书”。《读书》、《读库》、《读品》(读书界称为“三读”)已成为人文知识分子阅读的风向和标杆。两个月出版一期的《读库》实际上只有一个人在操作,从约稿到编务,大大小小的杂事,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
展开
内容介绍
  《读库0906》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圈内语)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
展开
精彩书摘
  那么,为什么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是这样的呢?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有一个著名的作品叫做《上帝之手》,作品表现的却是一位雕塑家正在创作当中的手。他解释说,为什么把雕塑家的手称作“上帝之手”呢?因为上帝造物的过程和艺术家创作的过程是一样的,宇宙是由无数局部组合成彼此之间互有联系、协调而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个局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都要和其他局部发生关系。因此在创作中,我们很难孤立地从一个苹果开始画起,如果这样就难以顾及其他,而导致创作的失败。
  由此可以发现,图画书的创作和常见儿童读物的生产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
  接下来我们再从色彩上看看这两者之间还有哪些不同。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法国印象主义大师莫奈的大教堂组域。组画里的这三幅画,画的是同一个地点——法国鲁昂的大教堂。同样的地点,三幅画的色彩却相差悬殊。原来,这是莫奈在不同的时间里对鲁昂大教堂进行的写生。从左到右,分别是清晨、正午和黄昏时分看到的效果。莫奈还有另一套类似的组画——滑铁卢大桥组画,也是在不同的时间画同一个地点,即伦敦的滑铁卢大桥,这座桥是为了纪念拿破仑在滑铁卢被英国将军威灵顿公爵击败而建的。当这套组画展出的时候,伦敦的观众反响非常强烈,说通过莫奈的画才知道,伦敦的雾原来也是有颜色的。
  莫奈的组画是画家利用光色原理写生的作品,只是对自然物象的客观再现。更上一层楼的话,画家会利用光色原理进行新的创造,表达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自己的主观感受、情绪、思想和认识。艺术创作归根结底是艺术家有话要说,画家是用他的画笔在说话,一如作家用文字说话,舞蹈家用肢体说话,音乐家用节奏和旋律说话。
  我们举一个例子,这幅图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名作(《奥菲莉亚影子剧院》中的一个画面。
展开
目录
图画书与儿童
全景
郑问这三十年
泛舟万古江河
老师
穿越而来
许诺之地的幻灭
没有肖申克,没有迈克
沿着西湖看历史
声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