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火线后的故事:世界战争家书——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战争书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0409424
  • 作      者:
    (美)安德鲁?卡洛尔(Andrew Carrol)编著
  • 出 版 社 :
    昆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火线后的故事:世界战争家书》不仅是新发现的战争书信的结集,还有更深层次、更耐人寻味的内容。书中的每封信都很独特,它们从与众不同的视角共同展现出真实的战争。作者安德鲁·卡洛尔踏上前往世界各地的旅途,只为寻找这些扣人心弦、发人深省的信件,这种卓绝的努力没有先例。这本书是激情澎湃的产物,它包蕴着伟大的心智与灵魂。
展开
作者简介
    安德鲁·卡洛尔,《美军战争家书》、《一个民族的伟大文学》等畅销书的编著者。自2002年起,他重拾二战期间美国人民向部队战士发送畅销书与经典文学作品平装本的传统,为在世界各地服役的美军士兵提供书籍。
展开
内容介绍
    从编写《美军战争家书》以来,安德鲁·卡洛尔一直致力于在美国与世界各国搜寻同美国卷入的战争相关的通信。没有他的努力,也就不会有《火线后的故事:世界战争家书》的面世。在以战争为题材的书籍中,《火线后的故事:世界战争家书》独树一帜,它所展现的,是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士兵与平民对战争的观察与反思,内容坦诚真切、扣人心弦。从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人们手写的信件,直到在阿富汗与伊拉克的人们发送的电子邮件,所有的通信都为人们提供了真实生动的记录,反映出了人们在战争中的种种情感——恐惧、勇气、爱国主义、愤怒、同情、战友情谊、希望、甚至幽默感。
    《火线后的故事:世界战争家书》收录的大约两百封信件或电子邮件都是独家发表。这些书信中包括
    ·对美国革命时期游击战的生动描述
    ·美国内战期间分属不同阵营的兄弟间针锋相对的通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士兵目睹新式武器带来可怕伤亡后写下的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靠飞鸿传情的恋人之间的通信
    ·战俘们在囚禁中秘密写给爱人的信件
    ·士兵们知道自己即将面对死神时写下的最后信件
    ·来自前线的充满抱怨的信件,幽默的叙述,以及审查官员截留的言语过激的信件
    ·对于信仰与人性的深刻思索
    ·在纽约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幸存者对当H情景的详细记录
    ·伊拉克平民写给在国外的亲人的信件
    ·来自昔日敌国的退伍老兵们表示友好的相互通信
    和卡洛尔编选的《美军战争家书》一样,《火线后的故事》旨在使那些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通信能够传诸后世。这《火线后的故事:世界战争家书》同时也是卡洛尔在美国与世界各国不停奔波搜集书信的记录。他与在战争中失去至爱的人们倾心交谈,并亲自拜访众多退伍军人以及现役军人,这些人慷慨地为他提供了自己的私人通信。对于所有曾经或正在为自由而战的人们,《火线后的故事》是最好的献礼与纪念。它将永远提醒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战争会给个人、家庭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多么可怕的灾难。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非比寻常,内容与我们密切相关却又超越时间,既令人心酸又引人入胜。安德鲁·卡洛尔让亲历战乱的人们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声,从而留下了有关战争的最直接的记录,对读者的震撼力即或战争文学中也属罕见。
    ——《黎明的军队:北非战争,1942——1943》的作者,2003年度普利策奖获得者里克·阿特金森
    这本书不仅是新发现的战争快的集结,还有更深层次,更耐人寻味的内容。书中的每封信都很独特,它们从的视角共同展现出真实的战争,安德鲁·卡洛尔踏上前往世界各地的旅途,只为寻找这些扣人心弦、发人深省的信件,这种卓绝的努力没有先例。这本书是激情澎湃的产物,它包蕴着伟大的心智与灵魂。
    ——《父辈的旗帜》与《空战英豪》的作者詹姆斯·布拉德利
展开
精彩书摘
    母亲节要到了。所以祝您母亲节快乐。这是我离开家到部队后第二次没能和您一起过母亲节了,真希望我能和您在一起。正是这些使我觉得回家要比在这里更可怕。至少在这里我们知道该做什么我们只要还击就够了。但回到家里我会不知道该怎么做,那就是我所担心的。在这里我们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在家当然不能这样做。因此我需要重新学会过正常人的生活。我非常想念您,真是迫不及待想见到您。
    这些信件的内容往往非常形象,直截了当。提供信件的人们都会向我强调,他们认为这其中的许多信件的目的并不是想让读信的人感到舒服或平静。事实上,它们是给世人的警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名叫威廉·梅斯的加拿大随军牧师在信中向妻子描述了发生在战场上的可怕事情:
    我看到了我们的一个年轻战士,尸体已经腐烂得不成样儿了,但姿势还是和他倒下时一样——他的头没了。但是军服上还扣着扣子,他的枪和头盔落在了一边,我从他的皮带上取下带扣作为纪念,我们把他的无头尸体埋了起来。我想找到能辨认他身份的东西,但没能找到。可怜的孩子。在他遥远的祖国,有人正在为失去丈夫、失去儿子或心上人而伤心——最让人难过的是,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是怎样死去的.也不会知道他被埋葬在哪里,甚至就在此时,他们或许还留有一线希望,认为他还活着。
    在当代流行文化中,战争经常被人们赋予英雄主义色彩与浪漫情怀.为我提供信件的人们对此格外忧心。而这种心情在士兵们的信件中也有充分体现。 “你竟说你希望自己现在就在缅甸的某个地方。”奥斯卡·米切尔少校在1944年4月15日写给一个年轻朋友海伦尼·海尔斯顿的信中写道。米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一缅甸一印度战区作战。他心急地在信中劝告海伦尼和其他可能读到这封信的人不要把前线的生活想象得那样浪漫。 “大多数人认为他们自己知道什么是战争,但这是真的吗?
展开
目录
编辑寄语
前言
Ⅰ. 永远爱你——写给心爱的人与亲朋好友的信件
Ⅱ. 火线传书——来自战场上的信件
Ⅲ. 带泪的笑——风趣幽默和不同寻常的信件
Ⅳ. 困在两军交火时——来自平民或有关平民的信件
Ⅴ. 战争余殃——写在战后的信件
编著者跋
致谢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