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比较文学系谱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04475
  • 作      者:
    王向远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比较文学系谱学》是对比较文学学术史,特别是学科理论史的总体的、宏观性的、建构性的研究,旨在通过学术史的纵向梳理与学派学说的横向比较,为比较文学概括、归纳、整理出一个理论系谱。
    在《比较文学系谱学》描述的系谱中,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代偶发性的“文学比较”,为历史积淀期;第二个阶段是近代欧洲的“比较文学批评”,为学科先声期;第三个阶段由“比较文学批评”转换为“比较文学研究”,由此走向学科化阶段。学科化阶段的比较文学渐次形成了三种学术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法国学派的“国际文学交流史研究”即“文学史研究”,第二种形态是美国学派和苏联学派以理论建构为主要宗旨的“文艺学”形态,第三种形态是中国的“跨文化诗学”。“跨文化诗学”这一形态超越了学派的畛域,摆脱了此前比较文学各学派中的历史性与审美性、文化视野与文本诗学的背离,将比较文学由一种西方的学术形态与话语方式,转换为一种东西方共有的话语方式与学术形态,使比较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由此,《比较文学系谱学》建立起了一个比较文学学术理论系谱,并在这一系谱中对中国比较文学做了定性与定位,对系谱中的有关流派、代表人物、理论主张、著述成果等,做了独到的分析评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历史积淀:古代朴素的文学比较
    比较文学在19世纪末学科成立之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期。这一时期没有形成比较文学自觉意识与方法论,而仅仅是一种以自国为中心、在有限的国际区域视野中的朴素的“文学比较”。在这一时期,“文学比较”的发生是非普遍性的、地域性的、偶尔的、不自觉的,比较的场合与范围也是很有限的,比较的方法大都是简单的对比。这种朴素的“文学比较”在古代各文明民族国家,或多或少,大都存在,只是情况有所差别。原发性的文明古国,如希腊、印度、中国大都有着“自国即天下”的想法,国际观念与比较意识淡漠。后起的民族集合体国家,如阿拉伯帝国,还有处于文明中心国影响下的民族国家,如朝鲜、日本等,则有着较强的比较意识,并留下了大量有关文学比较的史料。
    一、古代欧洲人的国际视野与比较意识
    最早的比较文学学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各个文明古国,在接触到外来文化的时候,所产生的“异文化”感觉与“族际”(民族之间)的、国际(国家之间)的视野。没有这种感觉和视野,只在本民族语言文化内部看问题,或在本民族文学内部谈论文学问题,都与“比较学”无涉。例如,古代希腊文明灿烂辉煌,希腊学术文化的发展水平在当时的世界遥遥领先。他们固然知道周边民族也有自己的文化,但却视之为“蛮人”,而不屑一顾。在这种心态下,连求知欲极强的、博学的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对周边民族的文学也缺乏兴趣,所知甚少。……
展开
目录
序(谢天振)
绪论
第一章  历史积淀:古代朴素的文学比较
一、古代欧洲人的国际视野与比较意识
二、古代阿拉伯人的国际视野与比较意识
三、古代中国人与印度人的国际视野与比较意识
四、古代朝鲜人和日本人的国际视野与比较意识

第二章  学科先声:近代“比较文学批评”和“世界文学观”的形成
一、欧洲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时期的比较文学批评
二、欧洲浪漫主义时代的比较文学批评
三、近代亚洲的比较文学批评
四、“世界文学”观念的形成

第三章  学理基础:历史哲学、文化人类学与比较神话故事学
一、历史哲学为比较文学提供了理论参照
二、文化人类学为比较文学奠定了学理基础
三、比较神话学是渊源学、主题学研究的最初形态
四、文化传播学派及比较故事学开传播研究之先路

第四章  学科成立:理论建构与学派形成
一、比较文学“学院化”与“比较文学研究”的展开
二、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与学科理论的初步建构
三、维谢洛夫斯基与俄罗斯的“历史诗学”
四、梵·第根与法国学派学科理论的完成

第五章  学科更新:美国学派的崛起与学科理论的重构
一、韦勒克对法国学派的挑战及美国学派的崛起
二、美国学派的三重突破
三、艾田伯与法国学派的终结
四、苏联“比较文艺学”的独特立场

第六章  学术东渐: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比较文学
一、近代日本对波斯奈特比较文学理论的借鉴
二、现代日本对法国、美国两学派理论方法的引入与消化
三、蒙、韩、印等亚洲其他国家的比较文学及其特色

第七章  跨文化诗学:中国比较文学及其理论特色
一、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比较文学的重心移至中国
二、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三、分支学科的理论开拓及研究范式的形成
四、“跨文化诗学”:中国比较文学的形态与特色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