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文学翻译审美学引论<br>第一节 翻译学的研究现状<br>第二节 文学翻译的本质<br>第三节 文学翻译的原则和标准<br>参考文献<br>第二章 译者的审美理想<br>第一节译者的社会理想<br>第二节 译者的审美需要<br>第三节 译者的审美趣味<br>第四节 译者的审美人格<br>第五节 中国传统译学的审美标准<br>参考文献<br>第三章 译者的审美感知和想象<br>第一节 文学语言的形象化特征<br>第二节 译者的审美内在感知<br>第三节 译者的审美想象:神思<br>第四节 译者审美感知和想象的深化过程<br>第五节 译者的审美直觉和模糊思维<br>参考文献<br>第四章 译者的审美情感<br>第一节 作家的审美情感体验<br>第二节 译者的审美移情体验<br>第三节 译者的审美情感流和话语流<br>第四节 译者的情感共鸣<br>第五节 译者审美情感体验的深化性<br>第六节 译者的翻译冲动<br>第七节 译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br>第八节 译者审美情感体验的“冷”与“热”<br>参考文献<br>第五章 译者的审美认识和判断<br>第一节 译者的学术研究<br>第二节 译者的文化阐释<br>第三节 译者的文本解读<br>第四节 译者的审美判断和思维机制<br>第五节 译者审美阐释中的“诗”与“思”<br>参考文献<br>第六章 译者的审美个性和风格<br>第一节 作者的审美个性和风格<br>第二节 译者对原作风格的审美阐释和再现<br>第三节 译者的艺术风格<br>第四节 译者艺术个性的培养<br>参考文献<br>第七章 文学翻译学的文化论<br>第一节 译者的文化阐释<br>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审美理想比较<br>第三节 中西审美情感比较<br>第四节 中西文化的审美认识论比较<br>第五节 中西语言观比较<br>第六节 文化翻译的原则和方法<br>参考文献<br>第八章 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客体<br>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音美和形美<br>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意象美<br>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br>第四节 文学作品语言的情感美<br>第五节 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美<br>第六节 文学作品语言的风格美<br>第七节 文学作品语言的结构美<br>第八节 文学作品语言的简洁美<br>第九节 文学作品语言的意境美<br>参考文献内容摘要
本书从审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审美规律,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相比,有自己的特色和理论创新,深度和广度相结合,既有理论,也有实例,学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读者对象包括翻译理论研究者和文学翻译爱好者,也可作为翻译学研究生教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