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088617
  • 作      者:
    刘捷,邱美英,王逢振编著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内容基本涵盖了20世纪的主要理论思潮和流派,适合文科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使用。书稿在成书之前曾在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试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因此被列入西南科技大学“十一五”规划教材。
    当然,这《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不可能对20世纪所有的批评理论进行深入阐述,但它提供了基本的脉络,有志者可以以此为基础,阅读每篇后面提供的阅读书目,进一步深入探索。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俄国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发展:两个阶段
    一般认为,形式主义的发展大致分两个阶段。1916至1921年为俄国形式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其主要标志是艾亨鲍姆的“讲说”概念,什克洛夫斯基的奇特化和情节构成理论,以及雅各布森对诗歌语言和实用语言的区分。用艾亨鲍姆的话说,这是“斗争和争论”的五年,在这段时间里,年轻的形式主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和想法。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成就是使文学批评摆脱了对其他学科的依赖,把焦点从文学过程的外部条件转到文学作品的内部组织。文学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话语方式,它有自己的规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发展。
    但是,早期形式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有三个方面的缺陷。首先,其文学作品的概念过于机械,只是把作品简单地归纳为它所使用的方法。其次,尽管他们在理论上坚持要不断恢复文学形式的活力,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实际分析却是非历史的,倾向于确立一种静止的规则系统,仿佛它们只在一个时间点上存在。第三,他们过于绝对地使文学与生活分离,拒绝考虑文学与文学之外种种现象的相互作用。
    不过,在形式主义的第二阶段,即从1921年到l926年,这些缺陷基本上得到了克服。在特尼亚诺夫的指导下,形式主义逐渐接近于结构主义,不仅拓展、深化了理论问题,而且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于是,静止的文学概念被能动的结构概念取代——在这种结构里,诸因素的统一不是平等地加在一起,而是通过能动的相互联系结合在一起。同时,共时性的文学研究方式也让位于历时性的方式,开始探讨历史变化和文学形式演变的问题。最终,他们改变了艺术完全自治的概念,承认艺术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联系。
展开
目录
导言 20世纪文论的背景
第一章 俄国形式主义
第二章 英美新批评
第三章 现象学和阐释学
第四章 精神分析理论
第五章 读者反应批评
第六章 结构主义
第七章 后结构主义
第八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
第十一章 女性主义批评
第十二章 新历史主义
第十三章 文化研究
第十四章 同性恋批评理论
第十五章 全球化和文化
第十六章 民族一国家、民族主义和身份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