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星期一的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788226
  • 作      者:
    (法)亚尔丰斯.都德(A. Daudet)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陆达成、陆谷孙父子跨越半个世纪的“十指联弹”。
  《最后一课》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名篇之一,因收入我国中小学课本而家喻户晓。《星期一的故事》收入陆达成、陆谷孙所译都德作品四十篇,分“遐思与历史篇”和“情性与忆旧篇”,真实地描写了普法战争时期法国的社会风貌,同时也是陆氏父子两代在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上薪尽火传、成就斐然的生动写照。
展开
内容介绍
  都德是法国19世纪的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由于经常被选入我国中小学课本,知名度甚高,其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给青少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小说就包含在都德短篇小说集《星期一的故事》中,小说集真实地描写了普法战争时期法国的社会风貌人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部  遐思与历史篇
  最后一课
  那一天早上,时间已经很晚,我才去上学,心里非常害怕,怕因为迟到而受责罚;同时又记起了雅美尔老师已告诉过我们,这一课要测验分词,而我却一点点的知识也没有。一时,我想索性逃一次学,到野外去游玩吧。天气是这样晴明,和暖,林中的小鸟在飞鸣,锯木厂后面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在上操。这一切对我的吸引力实在超过了分词的使用规则。但是,我居然有力量抗拒了,便急急赶往学校。
  经过市政厅门前,我看到有一群人站在告示牌的面前。两年以来,就是这块牌子给我们带来了种种不幸的消息:吃败仗,征用,动员;我不像别人那样停下看告示,而是径直走过,可是一面在想:“又出什么花样了呀?”
  我跑步穿过广场时,铁匠瓦克德正同他的徒弟站在那里专心读告示,他对我喊道:
  “不要这么着急,孩子,你到学校还是够早的。”
  我想他是在讥笑我,气急呼呼地跑进了雅美尔老师的小庭院。在平时,上课以前,总有嘈杂的声音一直传到外面马路上,桌板的开阖声,学生们的温书声,大家合在一起高声朗读而又各自掩着耳朵以便悟解,还有老师用大戒尺在桌上敲击的声音:安静!
  我希望利用这惯常的情况,使我走到座位而不受注意,可是这一天却一切很安静,如同礼拜天的早上。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我看到同学们已坐在他们的位置上,雅美尔老师挟着那根可怕的铁戒尺在走来走去。必须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拉开门走进去,我不由得心惊肉跳,面红耳赤了。但是,出乎我的意料,雅美尔老师没有怒意地看看我,并且很温和地对我说:
  “快到你的座位上去,我的小法朗士,我们正准备不等你来就开始了。”
  我跨过长凳,在书桌旁坐定;这时,我的恐惧心才渐渐平静了下来,就看到我们的老师穿着漂亮的绿色外衣,整洁的镶边衬衫,头上还戴着黑色绣花的便帽,这些他只在督学来巡视的时候,或者学校发奖品的时候才穿戴的。而且整个课堂有着特殊的肃穆气氛。最使我惊奇的是:在课堂角落,几排凳子平时总是空着的,今天却坐着村子里的人,同我们一样地态度严肃,其中有奥赛老伯伯,戴着三角帽,还有前市长,前邮政员,以及其他的人,这些人好像都很忧郁;奥赛老伯伯还带着一本四周都已磨损了的初级课本,摊开在他的膝盖上,书上放着他的老花眼镜。
  我正在为这一切而惊奇的时候,雅美尔老师已走上讲台,用他刚才对我讲话时同样温和而郑重的语气,对我们说:
  “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为你们上课;由柏林传来了命令,阿尔萨司及罗兰纳西省所有的学校,以后只能讲授德文……新教师将于明天到来,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的法文课,我要求你们好好注意。”
  这几句话使我惊惶失措。唔!可恶的东西,这就是市政厅前的告白。我的最后一课法文!我还只刚刚会写呢,从此就不再学习了吗,就停留在这里算了吗?我开始怪自己荒废了许多光阴,旷了课去寻找鸟窝或者去滑冰。我的书本,刚才我还觉得它们这样可厌,拿着这样沉重,现在我的文法读本、修身书,好像都成为我的老朋友了,离开它们有多么痛苦。就说雅美尔老师吧,一想到他将要离开,我将永远见不到他,我立刻忘记了受过的责罚,戒尺的打击。
  可怜的人啊!原来为了讲授这最后一课他才穿起节日的服装;现在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些村中的老人来坐在我们的课堂里。这好像在说明他们也在懊悔以前不曾多来几次,也好像这是一种对老师的感谢方式,感谢他四十年的服务,还好像是对这个将要离去的祖国行一个告别礼!
  我正在这样思忖着,忽然听见喊到我的名字,原来是轮到我背书了;这时我愿意忍受任何牺牲,只要能背出这分词的规则,高声地,清晰地,没有一点错误。可是一开头我就搅糊涂了,我只好站在课凳旁边,摇晃着身体,心中难过,不敢抬起头来。我听见雅美尔老师对我说话了:
  “我不再来责备你了,我的小法朗士,你已经受到足够的责罚了……这就是了。每一天,人们总是说:嘿,我有的是时间,明天再学习吧。到后来呢?你现在已看到了。这是我们阿尔萨司的不幸,把对自己的教育总是放在明天。现在那边的人就有权利对我们说:怎么!你们自以为是法兰西人,你们却不会写不会讲你们自己的语言!在这一切里面,我的可怜的法朗士,你还不算是一个最大的罪犯,我们大家都有很多值得自责的地方。你们的家长没有很好坚持对你们的教育,他们宁愿叫你们到田地里或者工厂里去工作,为了多挣几个钱。讲到我自己,就没有对我自己的责备吗?我不是常常叫你们放弃了学习去花园浇花吗?当我想到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很随便地就给你们放一天假吗?”
  接着,雅美尔老师对我们讲解法文,他说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最清晰,最最强有力的。我们必须牢牢记住,不可忘记,因为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只要他们掌握住祖国的语言,就如同一个囚犯掌握着监狱门的钥匙一般……最后他拿起文法课本向我们上生课了。我奇怪我竟然很领会,他所讲的一切似乎很容易懂;我也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专心听讲,而老师呢,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地讲解。我几乎可以说这个可敬的人,在离开之前,想把他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我们,一下子就装到我们的头脑里去。
  上书完毕,就是习字,这一天雅美尔老师替我们准备了新的习字帖,上面写着:法兰西,阿尔萨司,法兰西,阿尔萨司。这些字帖悬挂在书桌架上好似许多小旗子在整个教室内飘扬。同时也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工作,而且是在如何深沉的静默之中,除了笔尖触纸的声音之外,听不到其他声息。忽然,一只金虫飞了进来,但是没有人去注意它,即使是年龄最小的学生,他们正在专心致志地描写着一竖一横,好似这就是法文。在学校的屋顶上,鸽子在低声咕鸣,我一面听着一面在想:“是不是它们也将被迫用德国话来歌唱呢?”
  我偶尔抬起头来,看见雅美尔老师木然坐在讲台上,眼睛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像是要把这间小学校的一切摄入他的目光中把它们带了一起去似的……请想想吧,四十年来,他一直在同一的位置,面对着课堂及庭院,只是书桌、凳子因经久使用的摩擦而发亮了。庭院里的核桃树长大了,他手植的葡萄藤缠绕着窗户一直到达屋顶了。这个可怜的人因为要离开这些东西,如何会不觉心碎呢!他也听到他的妹妹在楼上房间里走来走去,收拾着行囊,他们明天就要动身,离开这个地方而永不回来了!他可仍有勇气把课上完。习字以后,是历史课;再往后,小学生们齐声学诵拼音:Ba Be Bi Bo Bu。在那边课堂角落里,奥赛老伯伯已戴上了眼镜,双手捧着书,与小学生一齐念着拼音,可以看出他是很专心的,声音有些发颤,听起来是很可笑的,我们大家都觉得又要笑又要哭。啊!这最后一课,我会永远记忆着的!
  忽然,教堂的钟声报了正午,接着是午祷的钟声,同时,普鲁士兵操演完毕回营的军号声在我们的窗下响起。雅美尔老师站了起来,面色煞白,在我的眼目中,他从来没有像这时候那么高大。
  “朋友们,”他说:“朋友们,我……我……”
  有什么东西哽住了他的嗓子,他没法再说下去;他回身向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用了全部的气力,尽可能大地写出了:法兰西万岁!
  他站立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不发一言,只对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完了,下课了!
  将军在打落袋球
  战事已延续了两天,士兵们整夜未卸背囊,在倾盆大雨之下,他们实在是累坏了。但是,现在又是要命的三小时过去了,不知道为什么让他们这样无所事事地闲着,兵器放在脚边,在大道上的水潭里面,在野地的污泥里。负着沉重的疲劳,一夜一夜地过去,军服被雨水浸透,他们互相紧紧偎依着聊以取暖,并互相支撑。有些人站立着就靠在旁边人的背囊上睡熟了;疲劳及饥饿在睡着的人的松弛的面庞上更容易看得出来。雨水,污泥,没有火,没有饮食,低沉而黑暗的天幕,还有可以感觉到的周围的敌人,真是够惨的!
  人们在别处干些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炮的炮口对着树林,似乎在窥伺什么;机关枪手藏在隐蔽处,目不转睛瞄准着远方;攻击已一切准备就绪。但是,为什么不行动呢?在等待什么?
  人们在等待攻击令,而司令部还没有把命令下达。
  司令部离这里并不远,就是这座路易十三时代风格的大厦,掩映在树木丛中,红砖墙被雨水洗过更显鲜亮,走在半山腰就可看到。真是一座贵族的巨邸,够资格挂起法兰西元帅的旗号。一条深阔的沟和一道石围墙环绕着平直幽绿的草地,把宅第同外面的大道隔开,这些草地,每块的四周放着盆花,一直伸展到房子的石阶前。屋后,一座座的花棚内繁花似锦;一泓池塘,水平如镜,有鹅鸭等水禽在里面游泳;从一座圆顶的大禽棚里传出尖锐的鸣声,孔雀正在开屏,山雉在鼓翼。虽然屋里的人已经离开,人们在这里觉察不到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毁灭。军需官把这屋子照料得这样周到,甚至林地上的小花丛也不损一支。这是一件使人惊奇的事情,在离开战区这样近的地方,能够找到这么一个安静的环境:一切井井有条,花草整齐,步行道上阒无一人。
  外面,雨水溅起道路上的污秽的泥浆,造成一个一个的深水坑;但是在这里就变成风雅高尚的水帘,使墙砖更红艳,草地更绿润,橘子树的绿叶及鸭子的白羽都闪着光。一切都光鲜,一切都平静。真的,倘使屋顶上没有旗子在飘扬,铁栅门前没有两个站岗哨兵,人们绝不会想到这里就是司令部。马在棚厩里休息,这里,那里,会遇到几名马夫;着制服的传令兵在厨房旁边徘徊;穿红裤子的花匠在镇定地运用铁耙,把砂地耙平。
  餐厅的窗对着石阶,由此看到饭后的餐桌,开了口的酒瓶,沾湿而已空了的酒杯,凌乱地放在揉皱的台布上,表示席终人散。旁边的一个房间里传来笑语声、落袋球滚动声及碰杯声,元帅正在打落袋球,这就是为什么整支军队在等候命令的缘故。元帅一开始这个游戏,即使天塌下来也不能阻止他玩下去。
  玩落袋球!这是这个伟大的军人的一个弱点。这时,他的态度严肃认真,如同在战场上,全身披挂,胸前挂满了勋章,眼睛闪着光,两腮鼓起,一肚子的佳肴和美酒,还有游戏的兴奋。他的副官们围在四周,巴结他,尊敬他,对他的每一记球表示着赞美。每逢元帅得一分,他们全体就争着去记分;当元帅渴了,他们又抢着去为他端上饮料。置身在这间高大轩敞的橡木装饰的房间里,窗外就是大花园,耳听这些肩章帽饰的摩擦声,军功奖章的撞击声,目睹这些谄媚者幽雅的笑容及礼貌,令人回忆贡比埃涅的秋天,把在外面大道边淋雨的惨淡的一大群人淡忘了。
  陪元帅玩球的是一个个头矮小的参谋,佩带紧束着蜂腰,胡子剃得光光的,戴着洁白的手套;他是打落袋球的一等好手,实际上足可以打败全世界所有的元帅;但是他懂得如何对付他的上司,一则他不让自己赢,但也不让自己输得太容易;很明显,一个着眼于未来前途的军官!
  元帅这时得了十五分,青年军官得了十分。他就暗暗警告着自己:“小心呀,青年人,这局球戏就需要这样维持到底;这样你的升迁就有了保障,才不必到外面去和其他人一道,站在雨水底下,污损你的漂亮的军服及肩章上的金饰,去等候永不下达的命令。”
  这的确是一局扣人心弦的游戏,球在滚,互相碰撞,摩擦,交会;过后又弹回。比赛正越来越有趣……突然,一发炮弹的亮光在天空划过,一声沉重的滚雷似的爆炸声使窗框震动。每个人都为之一惊,恐惧地相互看了一眼。唯有元帅纹丝不动,什么也没有看到或听到;他俯身在台面上,在聚精会神地计划让主球击中目标后回缩的一击,这种回缩球正是他的拿手好戏!但是,又是一次闪光,接着再是一次,炮声接连响起,渐渐紧密起来。副官们跑向窗口。难道普鲁士人已在攻击了吗?
  “让他们去攻击好了,”元帅说,一面在球杆上擦白粉,“喂,上尉,轮到你了。”
  军官们钦羡得浑身战栗,看到元帅在这样紧急的时候还能从容不迫地玩球,当年笛来纳元帅在爆炸物上安睡真算不得一回事了呢。闹声渐增,炮声中又混杂了机关枪声和步枪声。一个四周墨黑的红火球在后花园腾起,火立刻延烧开了。孔雀、山雉惊惶地在棚内悲鸣。阿拉伯种战马闻到了火药味在厩内扬起前蹄。司令部开始骚动。传令兵快马跑来,一个接着一个,都说要见元帅。
  元帅不是随便可见的,不是早就说过吗,球赛一旦开始,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他玩下去。
  “上尉,轮到你了。”
  但上尉有些心不在焉了,到底是年轻人嘛!他昏了头,忘记了自己该做什么,居然接连得了好几分而几乎同元帅不分胜负了。这时,元帅发怒了,那男子汉的脸上显露出惊讶及恼怒。正在这时,一匹快马到了院子里,一头倒毙在地。一个副官满身污泥,不顾军令,冲到阶前,高叫:“元帅!元帅!”
  元帅的脸涨得通红,活像一只公鸡,在窗口出现,手中还执着球杆:
  “什么人?干什么?这里没有岗哨吗?”
  “但是,元帅……”
  “嗯,晓得,晓得……等一会……叫他们等候我的命令……妈的!”
  窗砰的一声关上了。让人们去等候命令吧!是的,人们在等候着。风把雨水及机关枪弹向他们的脸上泼洒。整营整营的部队被歼灭,而别的部队呢,抱着枪不动,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毫无办法,人们须等候命令……不过,士兵不必等候什么命令就会死去的,于是,成百上千的人死在树林边,死在堑壕里,死在那所静静的大厦的门前。他们虽然死了,机关枪还在撕裂他们的身体,由伤口里无声地流出法兰西慷慨的血
展开
目录
我的父亲
译者小序
第一部  遐思与历史篇
最后一课
将军在打落袋球
陶令齐法官的幻觉
小间谍
母亲——围城忆旧
柏林之围
佐阿夫易帜
布吉维尔的钟
保卫塔拉斯孔
贝利赛厄的普鲁士人
逃难
在前哨哨位上
暴动掠影
摆渡
旗手
沙文之死
忆阿尔萨司!
客栈
受勋于八月十五
我的军帽
公社的阿尔及利亚小兵
八连的音乐会
拉锡兹神甫公墓之役
小馅饼
舟中独自
法兰西巫女
第二部  情性与忆旧篇
记事员
三十万法郎
亚瑟
三读
首夜演出
奶酪浓汤
绝唱
有屋出售
圣诞故事
教皇驾崩
美食掠影
海边收获
小山鹑的告白
镜子
说明及鸣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