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十年:1968-1977:一对知青的437封情书精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0649848
  • 作      者:
    崔积宝,李桂茹著
  • 出 版 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第一章 初经风雨
第1封 积宝:我被分到六队
第2封 积宝:我常常一顿吃一斤二两(三个大馒头),体重增长得惊人
第3封 桂茹:我们的作息时间是这样安排的
第9封 桂茹:我很想当一个拖拉机手或康拜因手
第10封 积宝:我是因父病重请假回家的
第11封 积宝:我总觉得青年人应珍惜友谊,没有友谊就没有真正的青春
第14封 积宝:沙场当战场,铁锹当钢枪,修筑反修路,迎着困难上
第15封 桂茹:最近我们连出现了一股偷着看别人信的歪风
第19封 积宝:毛主席在“九大”指示:“准备打仗”
第20封 桂茹:通过这半年多的实践,我才真正认识到了社会的复杂,而且认识了社会上的各种人
第25封 积宝:劳动使富于幻想的年轻人知道了“果实”是一滴滴汗水浇灌生长,辛勤劳作得来的
第31封 积宝:一到晚上蚊子把人团团围住,一打就是一大把。吃饭时菜里、汤里都是蚊子
第32封 积宝:我们团政委来看我们来了,我团宣传队代表四师来工区宣传来了
第33封 桂茹:我回家的希望一点也没有了
第35封 积宝:我现在总在想得到几大条透彻理解社会和各种问题的原则
第37封 桂茹:我们连集体宿舍里都安上了电灯
第38封 桂茹:据说你们三十五团是一线团,我们三十九团是三线团(后勤团)
第39封 积宝:我本来是个快快乐乐的人,可是高中的钻书本,“文化革命”的受压都改变着我的情感和性格
第42封 桂茹:请你快把心放下来吧!你要表态,难道我的态度你还不清楚吗
第43封 积宝:一位同志说我是个“识大体无私心,豪情满怀的人”
第44封 桂茹:我们离开家,到边疆来,已经整整一年多了
第45封 积宝:若问我一年多的变化,就是俩字:实际
第46封 积宝:作为一个人既是“品质纯真”,又能“多策略”才叫完美,才能成功
第47封 桂茹:以前我总是把什么问题都看得那么简单
第48封 积宝:你又以为我是夸你了吧

第二章 人有彷徨
第51封 积宝:鲁迅和他的夫人许广平有本通信集叫《两地书》……你看过吗
第55封 桂茹:会议中揭发了我连会计的贪污行为和事实
第57封 积宝:你们连为什么总有人偷别人的信呢?……我给你的信已丢三封了
第59封 桂茹:为彻底埋葬帝、修、反,实现世界一片红而贡献力量
第60封 积宝:脑子里别总记着自己是个副排长,随便就管别人,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第61封 桂茹:青年人就应该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敢于冲锋陷阵
第64封 桂茹:扑火伤亡很大,全团共伤亡76名
第65封 积宝:我完全没有想到她们会烧成这个样子
第67封 桂茹:我已经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交给了支部,不知你写了没有
第69封 积宝:韩琦说:“我觉得你们都没能好好谈一谈”,我想这“好好”包括“态度”
第70封 积宝:我在想这次回哈事情没处理好,原因在哪里
第71封 桂茹:希望你能够完全忘掉这件事,把它抛到九霄云外
第72封 桂茹:我希望我们还能恢复和保持以前的那种正常的通信联系
第73封 积宝:我终于得到了你的来信。近一年了
第74封 桂茹:起码应该在近几年之内解决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入党问题

第三章 爱在生长
第75封 积宝:你的片面的做法产生于片面的认识
第76封 积宝:我对友情(别人称爱情)的要求和原则,可以概括成两个词:一是“纯洁”,二是“忠实”
第77封 积宝:这个石灰窑是虎林附近几个团唯一的一座石灰窑
第81封 桂茹:半年时间连里发生了三起流氓事件
第82封 积宝:暂时进步受到影响也没什么了不起,人不可能走直线
第83封 桂茹:我们每天都是泡在泥水里割麦
第86封 桂茹:今年全团要亏损二十八万到三十万元。我们连也要亏损六万多
第89封 积宝:我的心深深地爱着你
第90封 桂茹:我是属于你的
第91封 桂茹:我发现你有两个缺点
第92封 积宝:你好像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石一样纯洁美丽
第99封 积宝:回想着我们之间的相识、了解、关怀、发展、波折、又发展和深入,激动和欢乐的浪花猛烈地冲击着我的胸怀
第100封 桂茹:这就是我这些天来经过思想斗争的新想法,你可能又要说我“左”了
第101封 积宝:四好连队九连全年亏近三十万元!极少有连队赢利
第102封 桂茹:还有一些衣服要补,就写到这儿吧

第四章 谋事在人
第103封 桂茹:今年的大学要在兵团大量招生
第104封 积宝:我承认我的思想有时“右”了些,可是你的“左”也确实应该引起重视了
第106封 积宝:这个事你别太心切,好多事太心切就会弄坏
第109封 积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110封 桂茹:我今年要攒钱买半导体
第112封 积宝:到砖厂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第113封 桂茹:每天晚上都有会,中午一点时间各个团小组还要组织积肥
第114封 积宝:许多青年不知厉害、深浅,往往轻易而死
第120封 积宝:什么叫好的动机?老百姓就看效果,讲实在的
第121封 积宝:谁不讲究实际谁必然失败
第122封 桂茹:我们这里下了一场特大冰雹
第123封 积宝:这些人让底下“斗私批修”,自己利用职权图谋私利
第125封 积宝:七一我填了一首《满江红》,抄在这里一阅
第126封 桂茹:今年的虫子很厉害,几乎每棵玉米苗上都有
第127封 积宝:罗更没脸没勇气揭肖了,以致自己上吊自杀
第129封 积宝:下午和姐夫谈了好多
第130封 桂茹:进场的麦子越来越多,晒场的工作量很大
第131封 积宝:《红楼梦》中的几个人物形象一直在我脑子里萦回
第133封 积宝:桂茹,我确实觉得看到了你的心,你看到了我的心了吗
第138封 桂茹:鹿场的人说,现在的鹿胎膏质量最差,等快到冬天的时候才好呢
第139封 积宝:我准备也给你邮一张,看看我那刚长起来的秃头
第143封 桂茹:进了女宿舍简直就像进了针织小组,没有一个
……
第五章 经历苦痛
第六章 命途多舛
第七章 金石为开
第八章 红了樱桃
后记

内容摘要

    哈尔滨学院退休教授崔积宝夫妇1968年“上山下乡”时开始书信传情。返城结婚后,二人又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写信是他们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1978年随着两地生活的结束,“两地书”才画上了句号,合到一起共有437封情书,43万字。那是一个“见字如面”的年代,更是羞于“谈情说爱”的年代,没有眉目传情和肌肤之亲,连握手都代表一定的含义。而书信自然是表达爱情唯一的形式……
    这里发表了纯粹私人的信件,是纯然真实的。有人说没有纯然真实的东西,那么,这可能是那个时代最接近真实的东西。我们追求真实!
    这些完完全全私人的东西,从来也没有想到要拿出来给别人看,今天竟拿出来了,为什么?大概是为了真实。
    不过,在这两地书中的第403封信中有这样的话:“从相识到结合整整十年。如果写一本小说《十年》,我相信会感动读者的。”
    所以,大概是因为三十年前信中的这么一句话吧。
    所以,才有《十年》这《十年》。
    所以,《十年》,你不妨当一本小说来读。
    读者朋友,你会看到:爱情,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爱情,是我们人生第一个关键词。你也会感到:每个时代的爱又是不大相同的,每个时代的爱都有它的历史规定性,而且每个人对爱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是以他的个性、他的全部文化背景和人文情感来爱的。
    亲爱的读者,我们在那个十年,辛勤浇灌的美丽的生命之花,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在尘封了三十年之后,当我们打开这坛酿造十年而成的美酒时,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欣慰,我们反复斟酌,又受到不少鼓动,决定拿出来,诚挚地捧献给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