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又厚又黑红楼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33152
  • 作      者:
    王小山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厚黑学有三境界: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贾赦、贾蓉是也;二、厚而硬,黑而亮。贾雨村当仁不让;最高境界:厚而无形,黑而无色。唯“厚黑教主”薛宝钗一人而已。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小山,曾用网名:黑心杀手、大家乐、白雪皑皑、打伞和尚等数十个。其人如游侠,好酒,重义,侠气重,邪气也重,不为体制所驯服,干过的职业相当于寻常人有点儿找不到北;教过中学,卖过珠宝,当过营业员,还在瑞得在线主编过最早的网刊。之后陆续为《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京华时报》等数十家报刊和新浪网撰写专栏、文章,现为《体育画报》主笔兼首席记者,出版有《亲爱的死鬼》、《大话明星》、《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红楼梦》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宁、荣二府以及美女集散地的大观园,但单是大观园一处,就危机四伏,凶险连连,暗算、陷阱充斥其间;正如探春所言:“一个个不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为争得一隅容身之地,美人们不惜撕破脸皮,演出了一场场鲜血淋漓的活剧。“厚黑教主”薛宝钗、“厚黑护法”花袭人在其中自然是长袖善舞,游刃有余,而单纯任性如林妹妹之流,则注定将一败涂地。事实也的确如此。故事中如此,那么现实中呢?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红楼大讲坛
  小僧也伸伸脚
  不夸张地说,《红楼梦》大概是被最多中国人了解的书了。我没那么傻,像某些人那样跑到媒体上把自己不着四六的幻想发布出来。我的想法是:既然《红楼梦》是百科全书,所有的现实都能在《红楼梦》中找到影子,不妨就找找看,向另一方向胡说一番也罢。
  《红楼梦》就是生活。
  话说回来,到现在为止,花纳税人钱养着的红学家们对《红楼梦》的考证也不见得就比业余的刘心武靠谱很多。从这一点上来说,和尚摸得,刘心武当然也摸得。
  反正都不靠谱,干脆都不靠谱算了。
  对《红楼梦》文学上评价比较靠谱的是王蒙,具体可以参考《红楼梦》(王蒙评点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增补版);对红学考证看上去比较让人信服的是陈林,可以参考《破译红楼时间密码》(陈林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
  对于所谓红学家来说,这两个人也都是业余的。我对职业红学家也没甚偏见,只不过觉得花了纳税人数十年的钱,却只知道评教授出风头,就让人有些不那么齿了。红学家中,毁师谤道、欺师灭祖有其人,假造(曹雪芹)墓碑指鹿为马有其事,当事人人五人六,居然一路风光到今天。欺师灭祖的,天瞽其双目;指鹿为马的,地减其生年,不值一论。而红学家们的成果呢?几十年下来,似乎只考证出一件事:曹雪芹其人确实存在。而曹雪芹到底是谁的儿子、脂砚斋又是谁、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是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这些基本问题当然一问三不知。至于《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天知道,地知道,你我不知道,其实职业红学家也不知道。
  既如此,小僧也伸伸脚。
  三人行
  孔老二说,三人行必有他师。这话大概是想让人多看别人的长处,放在今天看来,越发有道理了。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现在学科越分越细,想什么都知道确实很难。
  有些“学问”,可以作为谈资,我就经常拿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考别人,骗酒喝,比如“冒”字到底怎么写啦,空穴来风、万人空巷这些成语到底什么意思啦,为什么CCTV-5所有的节目都把“问鼎”的意思搞拧啦,等等。我读错别字的时候也难免被人笑话,天地这么大,谁还没有点不知道的事呢。错了,承认,改正,别像朱军那样把别人的爹叫家父,被指出了还嘴硬也就是了。
  最近周岭、何东、陆川三人行,在“您”字到底出现在元朝还是清朝较劲,这种学问,对搞学术之外的人意思实在不大。即使参加“红楼梦中人”的小姑娘真搞错了,周岭先生也没必要动那么大的肝火。学什么不好,非学余秋雨干吗?你说《红楼梦》时代的人怎么说话?要能完全搞清楚才怪。
  过程中,何东质疑周岭,陆川反驳何东,都属正常,只有周岭先生的反应让人哑然失笑——“何东、陆川给我做学生我都不要。”
  第一,也没人要给你做学生;第二,如果你在大学招生,那二位按规定真去考,考上了的话,你不要也得要。
  周岭先生显然是有些红学功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找他做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编剧。何东做了些什么我不清楚,陆川是拍电影的,做导演,成绩还不错。如果周岭有心投在陆川门下学拍电影,我想陆川先生不至于不要,除非他太忙,没时间带学生——前面说了,术业有专攻嘛。
  顺嘴说一句,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大体过得去,就是编剧太烂,结局部分抛弃了流传几百年的百二十回版本,另搞一套,看上去是想学金圣叹腰斩《水浒》,但空有金圣叹的勇气,没有金圣叹的才力,非驴非马,惨不忍睹。
  “下肢大者”
  武侠小说看了不少,“大说”,最大的就是郭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出现在《神雕侠侣》中。神雕的故事发生在宋末元初,宋朝的文字,我能记住最吓人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上套呢,如果每个人真按照这个说法做事,“进亦忧,退亦忧”,则没人快乐得起来。这话最多可以算作士大夫的个人守则吧——当然啊,范仲淹在士大夫里是个“强手”,不算口是心非。
  即使范仲淹,在同一篇文章中,也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的话。什么意思?意思就是,那个时候的“国”就是“君”,“民”固然是“民”,但都是“臣民”,而不是“人民”。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但再奇也奇不到时代前面去。武侠小说故事可看,但不能认真对待,原因之一就是里面充满了时代的不可能。《红楼梦》中,如果让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些姑娘说出黄蓉“宋室南渡之后,词人墨客,无一不有家国之悲”这样的话来,老曹就跟金庸一样了。
  《红楼梦》中,没人有什么“国”的概念,最大的也和范仲淹一样,不过是“君”,连最“清白”的贾宝玉说出来的也不过是这样的话:“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将来置君于何地……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这里的“君”和“国”是互文,实际上都是“君”,咱们这儿向来只有“家”,并无什么“国”。
  因此,到了顾炎武提出了“天下”的概念,他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君”、“国”、“天下”这些概念才有了分别,“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所以,武侠小说最大的词“侠之大者”,不过是像网友阿村所说,乃“下肢大者”,四肢发达而百无一用。
  ×者见×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论〈红楼梦〉》
  经学家看到《易》。这就不用多说了,那些宿命的话,书里确实不少。近些年还有《易》学家用太极八卦解析《红楼梦》,结论是:薛宝钗男扮女装,林黛玉没死,王夫人不是宝玉的生母,贾宝玉和林黛玉有个私生子。
  道学家见到淫。说法举不胜举,连原书有一章“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种荒诞不经的说法都有人相信,还拿去写论文。有谁见来?可见淫者见淫后的力量。他们所依据的甲戌本的批语“命芹溪删去”、“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叶”也是靠不住的。
  才子看见缠绵。王小波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不见得都是伟大事业的起点。鲁迅先生的杂文里提到有这样的人,他梦想的最高境界是在雪天,呕上半口血,由丫鬟扶着,懒懒地到院子里去看梅花。我看了以后着实生气:人怎么能想这样的事!同时我还想:假如这位先生不那么考究,不要下雪、梅花、丫鬟搀着等等,光要呕血的话,这件事我倒能帮上忙。——才子多愁善感,看见什么都不新鲜,何止缠绵。
  鲁迅所说的革命家,指的还是搞“反清复明”的那些人,不包括当代话语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去得早,不知道这些。至于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红楼梦》的看法,毛泽东曾经说过:“贾宝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革命家。”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期间,毛泽东说:“中国有三部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然后问徐海东:“海东,你看过这三部小说没有?”徐海东说:“《三国》看过,《水浒》也看过,这《红楼梦》嘛,不知是什么意思,没看过。”毛泽东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后来,徐海东奉旨看书,说:“《红楼梦》这部书,写得确实好,特别对封建社会揭露得很深刻。”
  至于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个这个,我不说了,还是请某些人上百家讲坛继续开讲吧。
  穿越之怡红院
  我BIU、BIU两声,蹿到了《红楼梦》的年代,看到了贾宝玉们可怜的生活。
  出家前,贾宝玉去过最远的地方,大概就算是蒋玉菡家(肯定去过)了,算算他出的几次门吧,不过是冯紫英家、北静王府、袭人家、晴雯家、考场、祖庙……蒋玉菡家最远吧,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想想都替他委屈。宝玉因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被委派管理家务,他哥贾琏好得多,南下北上很是出了几次门。
  假使宝玉最后没有出家,中了举人后,一定有贾政那样外派的机会,还能到各地走走,体验一下不同的人生,但他的姐妹们就没这样的机会了。贾府的姑娘们,出嫁前,守着父母,出嫁后,守着老公,转来转去不过是45度角仰望天井上那四方的天空罢了,像薛宝琴那样能够四处游荡一番,写些怀古诗的,少之又少。
  世界很小,心却远大。
  秀才不出门,却知天下事。贾宝玉至少知道远方有个俄罗斯,他的孔雀裘就是俄罗斯来的。虽然我们知道俄罗斯不产孔雀,但至少产孔雀毛做的衣服,就像NIKE没有工厂,但不耽误生产最畅销的鞋子一样,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他还知道有个暹罗国,薛蟠请他吃生日宴的时候说:“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古董行的程日兴,他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
  他居然还知道法兰西——“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还用过洋烟、西洋药“依弗那”——王蒙评点说,“用起来却是狗皮膏药的路子,西体中用一例”。
  他还知道“真真国”,那里有个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
  可惜的是哥伦布比贾宝玉早生了几百年,不然新大陆的发现就轮不着他了,一叹。
  叹息完毕,我BIU、BIU两声,又回来了。
  都是浮云
  立场不同,观点也不同,这是通俗哲学的说法。
  在己群与他群的冲突中,情绪会影响你的思维,这是王溢嘉先生的说法。
  火烧圆明园有两大说法:一是说在反映英法两国一向的野蛮侵略,然后以放火灭迹来掩盖他们在园中的劫掠(中国的说法);一是说在停火谈判时,清廷将英法的39名谈判人员悉数羁押于圆明园,并将其中26人折磨致死,英法联军遂火烧圆明园作为报复(英、法两国的说法)。
  贾迎春之死,也有两大说法:一是说在反映孙绍祖一向的野蛮待人,淫欲无度,搞死了弱不禁风的贾迎春(贾家的说法);一是说贾迎春是个醋罐子老婆,因为贪夫,见着老公多纳了几房妻妾,又把带去的丫鬟尽数淫遍,自己郁闷死了(孙家的说法)。
  圆明园,是皇帝的,不是农民的,也不是英格兰法兰西的,所以皇帝衰了,农民和英法都不珍惜,拿了,烧了;贾迎春,是贾赦的女儿,不是王夫人所生,甚至不是邢夫人所生,王夫人也不在乎,有了“命”的说法。
  贾迎春嫁给孙绍祖,也有两大说法:一是说世交子侄,门当户对(贾赦的说法);一是说贾赦欠了孙绍祖五千两银子,拿贾迎春抵债(孙绍祖的说法)。不过贾赦的说法靠不住,想那孙绍祖不过是个游击,也就跟《鹿鼎记》中的风际中相当,比韦小宝还差着很多呢,怎么比得上贾家这种世家呢——这是我的说法,算小说法。
  贾宝玉和贾迎春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尚好,关心则乱,才会和王夫人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昨儿夜里倒想了一个主意:咱们索性回明了老太太,把二姐姐接回来,还叫他紫菱洲住着,仍旧我们姐妹弟兄们一块儿吃,一块儿顽,省得受孙家那混帐行子的气。等他来接,咱们硬不叫他去。由他接一百回,咱们留一百回,只说是老太太的主意。这个岂不好呢!”
  宝玉还是跳不出来啊。
  姽婳将军林四
  那天,林四召集兵士们说话。
  林四手下的兵士都是女人,林四自己也是个女人,而且是个美丽的女人。
  林四说:“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王既殒身国患,我意亦当殒身于下。尔等有愿随者,即同我前往;不愿者,亦早自散去。”
  众女将听说,都齐说“愿意”。
  林四所说的王,就是恒王。
  贾宝玉对恒王的评价是:恒王好武兼好色,遂教美女习骑射。
  林四和林四手下的兵士,就是贾宝玉诗中的“美女”,她们都是恒王选来学习武事的,自然,也都是恒王的姬妾。
  贾宝玉吟道:明年流寇走山东,强屯虎豹势如蜂。王率天兵思剿灭,一战再战不成功。
  不成功之后,恒王死了,据说死前怒目圆睁,骂不绝口。按照南美人马尔克斯的说法,当行刑队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一定想起了几年前第一次见到林四的那个下午。
  那个时候天地显得如此之新,天空似乎都被清水洗过,又擦了一遍大宝SOD蜜。
  从那天起,恒王就像变了一个人,不再自高自大,而是与人同乐。
  听到恒王的死讯,林四没哭,体会了一下贴身亵衣残留着的恒王体温,然后穿了铠甲,戴了铁盔,挽了宝刀,跨了战马,召了同伴,连夜出发,直杀到贼营里头。众贼不防,也被斩首若干。后来贼众见不过是些女人,便回戈倒兵……林四带来的女兵士们,尽数殁了。
  士大夫一阵欷,无不羡慕恒王,居然有如此红颜知己,死也值了。
  贾政也让家中的三个读书人写诗纪念。贾宝玉写了长歌古风,贾兰写的是七言绝句,贾环写的是五言律诗,贾政身边的清客读了三个人的诗后,一个劲地夸奖和赞美,都说写得好。
  贾政看上去也心满意足,让叔侄三个走了。
  三个孩子走了之后,清客们说了实话:能让这么多女子为自己卖命,恒王的性能力一定很强。
  谁当真谁有病
  十几岁开始看《红楼梦》,到现在,它依然是我的枕边厕所书。说到红学,相关书籍读了不少,但依然看不出所谓的主流红学家有谁解决了红学的基本问题。
  所谓主流“红学”,死结有三个:曹雪芹是谁的儿子?脂砚斋是什么人?续书的作者是谁?这是刘梦溪提出来的。
展开
目录
序:关于“黑心杀手”王小山的黑材料
第一篇 红楼大讲坛
小僧也伸伸脚
三人行
“下肢大者”
X者见X
穿越之怡红院
都是浮云
妮嫗将军林四
谁当真谁有病
曹氏父子诗词秀
遍地都是老妈妈

第二篇 太虚影视基地
黛玉出家
贾樟柯迷茫记
被《暗算》了一把
色,还是戒
龄官的风骨
《笑傲江湖》在伊朗
听妈妈的话吧
百年疗妒汤
我看顶不住
棋高不止一着
上帝说:尼采死了
灵魂这玩意儿
圣贤的光芒

第三篇 贾府官方博客
突击提干
做领导的境界
外来的戏子
留下买路钱
信息遮蔽
捐款这件事
禁止施舍
考察OR旅游
悔过书抄袭案
领导带个头先
谁在养活谁
倒霉的孩子
祖宗的事
探春的新政
可卿是个明白人

第四篇 天香楼夜总会
谁是谁的人
如此“双黄蛋”
低人一等
寻找宝玉
样板戏又杀回来了
永远的恶搞
反三俗
红楼短信
80公斤?挺好

第五篇 大荒山奇闻
海选王妃
你也叫张超
冠军们的幸福生活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当惊世界殊
鹦鹉不说话
骂死人不偿命
人间地狱
生而知之者
舒服死了

第六篇 熙凤经济论坛
家贼是如何产生的
贾府大包干
80后的聪明之处
不同的只是结果
小额贷款
小额联保贷款
从城里到郊区
贾府富豪榜
关于当铺的预言
我人傻,你钱多
信用卡时代
末日的感觉
面子和里子

第七篇 青埂峰电视台
“家父”与“爱物
“戏子”
晴雯与星巴克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不如道歉
祝你长命百岁
狐假虎威
暴殄天物
谁上谁知道
早晚有“颠儿了”的时候
才花了20万

第八篇 贾政道德法庭
要不你道德一下试试?
抓贼记
舍“身”取义
打别人钱的主意
出丑在进步
万能的志愿者
下跪流行风
“保卫家乡”之战
一笔糊涂账
过过嘴瘾
谁也别笑话谁
强迫别人学好

第九篇 海棠诗社BBS
重走小波路
清客相公们
孔子PK芙蓉
丧家狗和古惑仔
大忽悠
艳若桃花的“知音体”
作协入会标准
黄药师终于爱上梅超风
“诺贝尔数学奖
“事儿逼”

第十篇 荣国府证券交易中心
最后一根稻草
有关预言之飞机失事
有关预言之股市风云
有关预言之白茫茫真干净
巴菲特的风范
桂花托拉斯
惨绿!

第十一篇 焦大工会
您老重如泰山
胳膊肘向外拐
残忍到消灭语言
换帅
我们怎么警惕?
早晚轮到你
高价包身奴
罢工问题研究
发钱不是硬道理

第十二篇 呆霸王私立学校
“学习防沉迷系统”
降龙十八掌
贾珍习射俱乐部
贾政附体
“伟大一跪”
谁想做贾宝玉?
观音未有世家传
教师的弱势地位
谁来了都得纳粮
X同学,你完了!
无所畏惧地作弊
红楼时代的性启蒙
丟了鼻子以后
“我们是从广州来的”

第十三篇 WWW.大观园.com
北京歌剧
真真国的女孩子
洒了再打就来不及了
放过“火星文”
一种叫“网瘾”的病
叫我如何不想她
死亡地图
像宝玉那样出家
取消货币?

第十四篇 贾府法制办
红楼钉子户
诽谤父母官
道路封锁
八股文难做
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火
道歉有用吗?
抄家进行时
妖精打架
散步的新用处
焉得不慌张
离柜概不负责
辛酸的城管

第十五篇 馒头庵女子公馆
女儿要出嫁
英雄嫁不得
愤怒的老太太
皇帝的老婆们
聚麀之乱
年度人物之节妇
智慧的姐姐
可怕的后妈
世上只有妈妈好

第十六篇 宝二爷拍砖自留地
奔驰车上看歌剧
率真的奥巴马
改名风波
复制圆明园
各得其所
高雅音乐与中国特色
潇湘牛肉馆
真相已经大白
找死的兔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