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在水里唤了我一声,裸体的男子,除了一条短裤,没有任何衣服、背景可以帮助我回忆起他是谁。那张脸像显影液里的图片,拼命要浮出来,但似乎早已显影过度,只是一片黑暗。他是谁?我肯定不是在他游泳的时候认识他的,那时他穿着衣服,是哪一类的衣服,暗示的是哪一类人物?是在什么环境中,某人家里?商场?医院?单位?我无法想像,这个男人现在只穿着一条游泳的裤衩,没有任何背景暗示的肉体,脱光了衣服,他一点身份的迹象都没有,而那身体是那么平庸,就是一块肉,像吊挂在屠宰场的猪肉那样。没有什么特征,如果另一个人唤我一声,情况还是如此。这个人,我不能通过身体回忆出他,他和我的身体没有丝毫关系,我们是在衣服中认识的。西装?休闲装?但他是怎么认出我来的,我也是只有一条裤衩。他显然并不确定,企图进一步确认,他从水里缓缓地游过来,渴望和我交谈,渴望通过一些词语继续试探。但我毫无把这张底片冲出来的兴趣,眼看他的身体越来越近了,我把脸转向别处去,他改变了方向,他并不确定他是否真的认识我。游泳池忽然变小了,我尽量绕开他,拖延那尴尬的时刻。他也在远处注意着我,我感觉我正像一张放在显影液里的相纸,被他翻来翻去,也许他已经知道我是谁,认出了记忆中那个裹在某套衣服中的裸体,但我从未裸体出现在此人眼前呀,和我有过裸体经历的人,我是不会忘记的,那印象总是会刻骨铭心。我终于没有能把关于这个男人的记忆从黑暗里调出来。我乘他不注意,悄悄地从一个梯子爬上岸,飞快地离开,但我还是在最后的时候把目光投向游泳池,立即再次与他迟疑的目光相遇,他咕噜了一句,好像是说,再游一下嘛,要走啦?我点点头,离开了,心里一阵轻松。我穿好衣服,来到街上,一个穿丝绸夹克的人经过我身边,我忽然想起来还在那游泳池里泡着的男子是谁,他是何群的朋友,某年的夏天,我们曾经在一起打过网球。他穿着这种丝绸的夹克来到网球场,头发上抹着油,皮鞋锃亮。我以为他不是来打网球的,但他脱掉衣服和皮鞋,换上运动短裤和鞋,握着拍子走了进来。
2
他正在换衣服的时候,手机响了,解裤子的手就停下来,换了一个方向,伸到手包里拿出一块手机,打开,是哪个?他的脸于是慢慢出现了一种办公室的表情,我觉得那是一个副主任的表情。刚才他的身份难以捉摸,六十岁上下,提着一个塑料袋,灰色的棉布夹克,运动鞋,打扮在民工和机关干部之间,拿出一块手机就不一样了,看起来不再像民工。说起话来就更清楚了,慢的,听不出口气,听不出是肯定还是否定,没有立场。那边有人在嘀嘀咕咕,他听了好一阵,只说了两句话:你莫听他乱说,明天我过来再说。然后他重新穿好衣服,干脆地走掉了。3
游泳池有洗澡的地方。许多人进来,把身上的那条裤衩也脱掉,拧开热水,冲洗起来。同时也亮起嗓子,开始唱歌。有的人真是唱得好,嘹亮,全浴室都可以听到。有的人嗓子不太好,也要小声地哼着,一边叉开大腿根,往那些毛上抹肥皂;或者把毛巾搭在脊背上,一边唱,一边上下拉着。这种情况是经常的,裸体,在澡堂里歌唱,没有人觉得不对。但在其他的公共场所,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例如在超级市场、在邮电局、在银行、在大街上、在其他必须衣冠楚楚的场合,如果你那么做,旁边的人就会惊讶、愕然、夸张地望着你,你只有疯掉,才能继续这么做。
8
我在热气朦胧中恍惚看到游泳池边上站着一个穿黑袍的人。仔细看,才看出是一个救生员。他穿着冬天的长衣服,他怎么救生?他在池子周围缓缓地移动,令我想起中世纪的修道院,那时候有游泳池吗?游泳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游泳池在我的世界里出现,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情。一个白瓷砖的露天游泳池,在翠湖的旁
边建起来了,它成为昆明的一件大事。我记得在夏天的一个下午,老师带我们去了里面。所有男孩都穿着红布做的游泳裤,女孩子则穿着内衣和短裤,那时候没有游泳衣。水非常清,碧蓝色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白色瓷砖,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游泳成了一件事情,游泳证,买票,一小时一场。经常买不到票,每次去买票都要排队,在开场前一小时就要去排队。而在此以前,游泳是在河流上、池塘和滇池中。在那边,我们几乎不说“游泳”这种话,我们把游泳叫做“洗澡”。我相信人类先是要洗澡,然后才开始游起来的。在洗澡的时代,游泳是一种“洗”和“玩”,而不是体育活动,不是自由泳、蛙泳。我是在玩水的时候
忽然学会了游水的,我最初学会在水上扑打,但是可以前进的动作,被上过游泳课的孩子叫做“排澡”,狗刨式。我先已经通了水性,慢慢才被蛙式、海豚式驯服。我们只是偶尔去游泳池游泳,那是一个要买票的正式地方。而在我童年时代的习惯中,游水只不过是一件脱了衣服就跳下去的事情,我们并不重视游泳池,那是一个
时髦的学校。我从未想到的是,二十年后,这个世界已经不能随便脱掉衣服游泳了,池塘消失了,河流上漂满垃圾,滇池成为脏水。身体惟一可以和水发生关系的地方,只有沐浴室和游泳池。而且,温水游泳池一个个出现,连冷水都渐渐消失了。对我来说,游泳是冷的而不是热的。是夏天而不是冬天。是室外,是蓝天和白云,而不是光线阴暗的室内。“世界变了,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叶芝说这话的时候,他大约想到的是一些巨大的运动,例如工业革命、蒸汽机什么的,他恐怕想不到“可怕的美”将从游泳池里诞生。昆明几乎所有的游泳池都成为温水的,不仅是在冬天,也在夏天。如果要像过去那样在湖泊里游泳的话,你必须离开这个城市一
百公里。经常有烤肉的香味从雾气里飘过,使人觉得是在肉汤里游泳。现在游泳池不仅游泳,也卖烧烤油煎的各种食物,围着池边还有许多靠椅、圆桌,出租麻将、扑克。最后还剩下两三个冷水的游泳池,里面空空如也,生意清淡。有一天我发现一个,进去,忽然想起奥登的诗来:“他在严寒的冬天消失了;小溪已经冻结,飞机场几无人迹……”长这么大,我还是一个人在如此巨大的游泳池里游泳。冰冷,安静。就像一个热闹的时代结束了,只有我留下来,孤独地站在巨大的广场上。
展开
你可以一眼看见他,奔向检票口的人群中晃晃悠悠的那位;走了一个小时去赴宴,然后再走两小时回家,喝多了也不坐车。他总是和正常差半拍,天塌到他跟前也会慢下来。他遭到朋友批评的次数最多,可酒过三巡,他是唯一一个大家都羡慕的人。相信你也认识这样的人。于坚的散文集《相遇了几分钟》中有篇叫《多依河水车》,里面的马云被于坚定义为生活的情人,症状是在十分钟里输掉回程的票钱,但经过他身边的漂亮的布依族姑娘立刻使他忘记了如何回家的难题。没心没肺,他的父母肯定这么说。我恰恰是不太彻底的这么一种人,所以看于坚不疾不徐的散掉的文字,好像看着一颗颗失去绳线束缚的珍珠,心思随之滚动,一时半晌竟收不回来。
国人受秩序森严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最大,奇怪的是国人历来崇尚散人、并且创造了散仙这种三不管的黑户神仙。散人斜睨着眼在规矩的边缘散步,他多多少少有些异类,却又面带笑容易于接近;他叫人羡慕却叫人难以模仿,因为若真的像他那样,你会失去很多你难以舍弃的东西。于坚把这类人叫“生活的情人”,对生活永远充满激情,对生活从不要求永远。在正常人眼里,这类人要是再慢下半拍,就彻底歇菜,无药可救了。
《相遇了几分钟》就是一个慢了半拍的情人写给生活的情书。游泳池菜市场羊肉泡馍店,西南方的中国塞纳河上的巴黎……于坚懒散地踱着步,这个抚摸世界的作家(散文是散步,是个是跳跃,小说是策划。但我的散文是爬,匍匐前进,抚摸。于坚如是说。)目光怜悯,动作轻柔,他带泥巴的手指滑过日常器物,他的文字滴着唐宋的墨汁,他在后工业社会的角落,怀念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农家生活。慢下来,当然会欣赏到更多更好的风景,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这样想这样做的话。牛车上吟诵陌上花发可以缓缓归矣的句子固然风雅,难免不被火车带起的罡风,吹得七零八落———撞过来,就有性命之虞了。于坚兜转了一圈,发现唐僧仍在悟空划定的安全圈子里,他默诵的佛经,对通往西天途中的荆棘和妖魔毫无感化作用。于坚尴尬地挤在这样的悖论瓶颈:落后就要挨打,不愿被打就要拥有自己鄙视的“有机事必有机心”;南山采菊孤芳自赏的悠然心境,时不时地被绝尘而去的现代轿车溅上一身泥点;水墨画展门可罗雀,人们都争着去看杜尚的小便器了,即使他们是严重的前列腺肥大患者。若人类都能慢下来,世界就不会这么麻烦;只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去反省去回归,那么此民族此国家就该有麻烦了。于是大伙都比着快,如你所见,麻烦越来越大……慢,还是快?这真是个麻烦问题。
我还是在阅读上慢半拍吧,容我走会儿神,在楼高月小的都市里,按照于坚的指点,寻一眼没贴瓷砖的温泉,熨烫熨烫我的开始发皱的皮肤。
要看完时,我发现书的篇目安排得杂乱无章,不分时间、不分内容。仿佛在检字房,于坚偷摸搅和了一下工人排好的铅字,然后露出顽皮的微笑。于坚的这本集子,最适合雕版印刷了,虽然实际上连铅字印刷都已踪迹无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