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两面镜子看世界:刘江国际通讯评论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185283
  • 作      者:
    刘江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江,笔名春江,高级编辑。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中国外交学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新华社首届国际新闻“十佳”记者等称号获中组部等六部委联合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
    1993年初,在索马里战地采访时遭武装分子袭击腿部受重伤,受到新华社通报表彰和嘉奖。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撰写发表了近百万字的消息,通讯、特写、评论以及调研文章和业务论文,其中一些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国际新闻奖以及新华社和其他省部级优秀新闻作品奖。参与翻译出版了《权力的转移》(托夫勒)、《90年代大趋势预测》(奈斯比特)、《挑战与机会——从现在到2001年》(迪孜伯格),《太阳也会西沉》(埃莫特)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两面镜子看世界》收录了作者十几年来发表的一些通讯评论作品,包括1992年末至1993年初作者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战地采访录,随同我国领导人出访时采写的一些通讯和特写以及对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思考和评论。
展开
精彩书评
    “刘江是越南战争后第一位在国外战地采访中负重伤的中国记者。他受伤后,法新社、美联社等国际大通讯社立即发出快讯。国内更是十分惦念刘江。我当时在外交部分管新闻司和非洲司工作,参加了中央研究如何处理此事的会议。会上,许多同志被刘江不怕牺牲的敬业精神感动得流泪。”

    “不管哪行哪业的人,翻翻这本凝聚了刘江半辈子心血的书,一定会有利于滋润内心追求美好未来的梦想,有利于开阔和深化对外部世界的观察,有利于增加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多做些实事的信息和知识。”

    ——李肇星
展开
精彩书摘
    国际通讯选
    一、战地通讯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摩加迪沙战地采访录
    摩加迪沙,“非洲之角”索马里的首都,自90年代初以来一直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
    1992年12月18日,在多国部队于索马里登陆后不到10天,我和摄影记者阿雨乘坐国际救援组织的飞机,来到了位于印度洋之滨的摩加迪沙。
    一个月的采访生活我终生难忘。因为在摩城,我不仅耳闻目睹了战争给索马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且亲身经受了它所造成的创痛:1993年1月20日,在一次采访归途中,我遭到一伙持枪歹徒的袭击,双腿受伤。3天后,我被朋友们用担架抬上了飞离摩城的运输机……
    在此后的一年里,索马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艾迪德派武装发动了一场“城市游击战”,使美国政府在军事和外交上陷入困境,被迫宣布在1994年3月底前从索马里全部撤军。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给索马里危机的解决带来令人欣喜的曙光。部族战争的火种没有熄灭,饱经蹂躏的摩加迪沙依然在痉挛、在痛哭、在流血……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每当我的思绪飞回战乱频仍的索马里,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这些剖肝泣血的诗句就浮现在眼前,我的心也便止不住地痉挛、痛哭、流血……
    印度洋上的一颗“银珠”
    摩加迪沙是索马里的政治经济中心和重要港口,也是一座曾经以绮丽的风光与和平安宁著称于世的历史名城。她现有人口100多万,城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由于她靠近赤道,气候炎热干燥,常受旱魃的威胁。
    摩加迪沙建城于公元9至10世纪,曾是西亚和东非一带过往频繁的通商口岸。该城原名“哈玛”,索马里语“赤红色”的意思,可能与当地多赤土有关。后来,波斯人一度入侵,将其改名“摩加迪沙”,波斯语的意思是“国王所在地”。
    摩加迪沙与中国的商业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当地一些考古学家曾在一所位于海滨的破旧的清真寺里发现过中国唐、宋两朝的钱币,并挖出中国古代陶器碎片。早在公元15世纪,著名的明代航海家郑和在远下“西洋”时就两次到过“木骨都束”(摩加迪沙)。当时陪同郑和访问的费信在一首描写“木骨都束”的诗中写道:
    木骨名题异,山红土色黄。
    久晴天不雨,历岁地无粮。
    宝石连珠索,龙涎及乳香。
    遥看风景异,得句喜成章。
    摩加迪沙的居民基本上都是穆斯林,可是妇女不戴面纱,且服饰艳丽。全市共有150多所清真寺,其中最古老的一所始建于1182年。1960年索马里独立后,市内又建立起议会大厦、人民会堂、团结清真寺、体育场、国家剧院以及多座纪念碑。城内多处绿荫蔽日,杂花生树,香气漫溢,沁人心脾。
    摩加迪沙市内楼房一般不高,多为平顶,具有阿拉伯和波斯风格,有的顶层饰有盾形护沿。一般建筑物都以纯白为基调。从飞机上俯瞰,摩加迪沙城是一片银色的世界,在蔚蓝色海水的映衬下晶莹夺目。为此,她被誉为“印度洋上的一颗‘银珠”’。
    在摩城期间,我曾采访过索马里著名诗人穆罕默德·阿里·卡利耶。当我问及内战前市内的景色时,诗人的眼睛湿润了。他没有多说,只是递给我他写于1986年的一首诗歌:
    呵,摩加迪沙,你是索马里花园中最鲜艳的一朵奇葩,呵,摩加迪沙,你那漂亮的容颜闻名于海角天涯。
    纵横的街道构成你头巾上的花格,洁玉般的楼房点缀着你肩披的彩纱;碧蓝的大海与你喃喃细语,浓绿的棕榈为你曼舞婆娑……
    呵,摩加迪沙,你的丽质天姿令我陶醉。
    我愿,我愿永远长眠在你的脚下!
    然而,就在卡利耶写下这脍炙人口的诗句不到5年,一场内战的腥风血雨便横扫“非洲之角”。1991年元月,以哈维耶部族为基础而组建的索马里联合大会在摩城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原总统西亚德长达21年的统治。同年11月,索马里联合大会发生内讧,该组织主席艾迪德的支持者与“临时总统”迈赫迪的武装为争取权力和地盘而兵戎相见,在摩加迪沙摆下战场,展开了一场长达一年之久的“屠城战”。
    历史,用烈火、鲜血和泪水,在这座古老的名城写下了令人悲叹而又发人深省的一页!
    满目疮痍的”废都”(上)
    对于经过战火洗劫的摩加迪沙,一些外国通讯社曾这样报道:这里“好像曾经扔过一颗原子弹”,“这里发生过的一切是人类最惨烈的悲剧之一”。我去摩城之前,对此将信将疑;来过之后,方感上述描述确非耸人之谈。
    在摩加迪沙,我曾乘车四处采访,跑过不少大街小巷,所到之处都能看到一堆堆残垣断壁,一根根被炮火熏燎成黑色的水泥房梁。大街上散乱地僵卧着坦克和汽车的残骸,道路旁杂乱地排列着用树枝、铁皮和麻袋拼凑起来的棚屋。在有的地段,地下管道漏出的污水在大街上汩汩流淌,臭气四溢,往来行人不得不掩鼻而过。市内几乎所有的街道都因黄沙的吞噬而变得狭窄,一阵车辆过后,便卷起漫天黄尘,数米之外难以见人。
    城内破坏最严重的是位于市中心的滨海地区,战前这里曾是全市最繁华的商贸金融区。占领城南的艾迪德派与控制城北的迈赫迪派为争夺这一地区展开了一次次的拉锯战,用成百上千发炮弹将这块面积约两平方公里的建筑群变成了一片焦土和废墟。
    从我下榻的“麦地那旅馆”5楼餐厅向北望去,只见大约400米远的地方有一大片被炮火掀掉了屋顶的白色建筑,这就是战前市内最大的“哈玛·乌埃维”商业中心。它由上千家小货栈组成,其中不少专门经营丝绸、钟表、眼镜、化妆品、皮鞋和各类中高档服装。据说,这里当年从早到晚门庭若市,人流不断,可是如今却瓦砾遍地,人迹难寻。
    在闹市区中心十字路口的东北角,矗立着原索马里国家银行。这座6层大厦虽然没有坍塌,但是白色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布满碗口大的弹孔,两扇正门和70多扇窗户全都变成了黑咕隆咚的空洞。街口西南角原有一座漂亮舒适的电影院,内战中被炸成了一堆废砖乱石。
    银行大厦东面是背倚大海的“乌鲁巴旅馆”。据介绍,它是战前摩加迪沙最豪华优雅的旅馆之一。那时,来自世界各地的绅士淑女常常在宽敞的大厅里一边品尝咖啡,一边观看妙龄女郎的“肚皮舞”,或是到离客房仅有几十米的海滩去享受温暖的海水和阳光。然而,这座具有阿拉伯风格的四层建筑已被炮火崩炸得千疮百孔,平顶晒台上的盾形护沿已残破不全;院内弹坑遍地,野草丛生,一派凄凉的景象。
    满目疮痍的“废都”(中)
    内战的炮火不仅无情地吞噬了繁华的商业区,而且将各种行政和经济管理机构以及绝大多数基础设施摧毁殆尽。
    走进原西亚德时期的总理府大院,只见别墅式的办公楼墙壁上弹洞遍布。院内蒿蓬没膝,野雀飞蹿;在一棵大树下,歪靠着几位衣衫破烂、无精打采的难民。
    在原国家计划部办公大厦二楼计算机中心,几部大型计算机被“开膛破肚”,各种零部件、资料储存磁盘、打印纸等撒满一地;在其他各层的办公室里,也都乱七八糟地扔放着文件、报表、办公用具和支离破碎的桌椅架柜,一片狼藉。
    位于市中心的白色通信大楼被炮火轰击得遍体鳞伤,周围一片废墟,空旷无人。它仿佛是倒卧在地上的一堆孤零零的白骨,巨大的弹洞和失去了棂框的窗户则像骷髅头上那深陷的眼窝,看上去黑幽幽地令人胆寒。
    摩加迪沙的大多数医院也毁于战火。该市历史最长久的“马尔费尼医院”于半个世纪前由意大利人创建。过去这里医务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有近千张病床。可是当我走进这所医院时,眼前竟然是一片令人难以置信的惨状:
    ——大院一角堆放着救护车和卡车的残骸,周围是断墙、碎石和垃圾;
    ——主楼走廊昏暗如晦,脏乱不堪,霉味冲鼻;廊角的天花板上挂着一片黑压压的蝙蝠。我们一走进,这群蝙蝠立即狂飞乱舞,发出刺耳的吱吱声;
    ——主楼手术室内的墙角有个笆斗大的弹洞,附近的墙土脱落,屋顶因受雨水和海风的侵蚀而发霉变黑,室内仅剩下一张弹痕累累的手术台和两张锈迹斑斑的铁架床。
    摩加迪沙的教育事业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一部分学校的校舍被全部炸毁;其余的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成为外地难民的栖身之所。
    索马里大学是全国唯一的一所高等学府,从1991年初便停课关闭。该大学的文科学院是80年代由我国援建而成,设在摩城南端的一个高坡地上。在这所学院里损害最严重的要数那座高大的礼堂,它的顶棚全被炸飞,只剩下一片徒壁空梁,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刺目。
    学院的主教学楼和附近的阶梯教室幸免于“灭顶”之灾,可是所有的门窗、桌椅和日光灯都不翼而飞。离教学楼不远有个圆形喷泉水池,里面砌着一座中国式的假山。池内水已经干涸,撒满了破碎的玻璃、石块和废纸。池边的花木枯萎凋零。
    阶梯教室外的走廊墙壁上乱涂着一些漫画。在一幅画着战车和各种枪支的漫画旁边,写着一首抨击那些挑动武斗的“老家伙们”的打油诗。还有人用碳笔在墙上留下了一行粗黑的大字:“警惕呵,当今的世界很不安宁”,后面重重地打上了三个惊叹号。
    文科学院占地面积很大,据说当初在校学生达千人以上;如今人去楼空,校园内荆棘遍野,一片悲凉。
    忽然,我们发现:在离教学楼不远的萋萋荒草之中,有三头肥壮的黄牛正在悠闲地溜达觅食,旁边站着一个消瘦的牧童。真没想到,昔日堂堂的高等学府,如今竟然变成了放牛的牧场!
    满目疮痍的“废都”(下)
    在摩加迪沙的“屠城战”中,索马里许多无比珍贵的古迹和历史文物也遭到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在城东沿海一带,曾经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用礁石垒建起来的平顶房屋。这些造型拙朴的建筑大多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曾居住着从阿拉伯半岛移居此地的阿拉伯商人的后裔。然而,这些古屋如今大都已在暴雨般的炮火之下化为颓墙断瓦。一座屹立在海边的六角形塔楼据说建立于600多年之前,而今塔顶被炮火削去一半,塔体外皮剥落,面目全非。
    城东的香甘尼区是摩加迪沙最早的居民区和贸易据点。据说当年郑和一行来到摩城时,他的随行人中有的是上海人。当地索马里人经常与他们在城东地区做买卖,并统称他们为“香甘尼”(沪语“上海人”的谐音)。后来当地居民就以此为城东区命名。可是,香甘尼区的一部分古老建筑——这些中索商业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竞在枪炮的呼啸声中灰飞烟灭,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永恒的遗憾。摩城的许多新老清真寺也不同程度地被炮火损坏,其中包括已有近800年历史的“阿尔比·拉昆”清真寺。这所造型独特的四角建筑物的一部分因遭炮火轰击而坍塌。城东有一座建于800多年前的高台古塔,据说这里埋葬着索马里历史上一位出名的阿訇。现在塔顶已被炮火摧毁,塔底层被炸毁了一角,塔身也留下了数处巨大的弹坑。
    原索马里国家博物馆是一幢19世纪的建筑,当时为桑给巴尔苏丹代表居住的加勒萨宫。它的门前陈列着两尊粗短低矮的铁炮,据说是当年索马里人抗击殖民主义者的武器。现在,这幢淡黄色建筑的北楼三层已被炮火击毁,南面的二层顶部散布着近30个碗口大小的弹孔,楼顶平台的一些盾形护沿已破碎不堪。
    原索马里新闻部官员穆罕默德·哈桑·阿里先生告诉我,国家博物馆曾经珍藏着5万多件珍贵的文物,其中许多是价值连城的国宝。这里曾陈列展览过索马里抗英斗争的民族英雄哈桑穿戴过的战袍、头巾以及使用过的武器,当年桑给巴尔皇帝的宝座,还有古代的剑矛、盾牌、金银器、陶器和著作手稿等。令人痛心的是,自1991年以来,这些历史珍品有的毁于战火,有的被洗劫而去。如今,除了门口那两尊铁炮可能因为太重而无法搬走之外,国家博物馆内的所有物件都已荡然无存。
    凄风告雨的“准民城”
    索马里朋友告诉我,摩加迪沙最频繁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1991年11月至1992年3月之间,城内大部分建筑都是在这一期间被毁坏的。1992年3月双方停火协议生效后,随着大规模炮战的停止,索马里各地难民纷纷涌入首都,以逃避当地军阀混战和旱灾的威胁,从而使几近废墟的摩加迪沙又沦为凄风苦雨的“难民城”。
    据国际救援组织的粗略估计,摩加迪沙现有难民的数量在60万以上。他们中的一部分居住在那些曾遭一定程度损坏但仍能遮风挡雨的建筑物内。比如,在原教育部办公大楼的屋顶上,就飘扬着红十字会旗;在各楼层门窗俱失的房间里,可以看到人影晃动;大院里,一群脏兮兮的孩子在奔跑玩耍。据朋友说,红十字会及其他一些救援组织向这些难民免费提供食品和医疗服务,这里的难民们每天能领到200克左右食物。
    还有许多难民居住在临时搭建的“棚户区”。这些难民营一般建在城内的开阔地带,每个小区由20至40个左右极端简陋的窝棚组成。这些窝棚均成馒头状,由木棍、苇席和绿色塑料布拼凑而成,每个只有大半人高,勉强能挤下三四个人。由于风吹日晒,大多数窝棚上的塑料布变成了破旧的碎条块,苇席也成深褐色,而且“漏洞百出”。远远望去,这些绿褐相间、破烂不堪的圆窝棚仿佛是一座座坟茔,它们与四周的断墙废柱和荒荆野棘互相映衬,使摩加迪沙这座“废都”显得更加悲惨凄凉。
    一个炎热的中午,我走访了设在“绿线”附近的一个“棚户难民营”。刚进入棚区,我便被一阵臭味熏得头晕脑涨。几个瘦得皮包骨头、大脑袋、小细腿的孩子围拢过来,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我这个不速之客。
    难民中一位名叫哈桑的老人告诉我,住在这里的300多难民来自首都以西20公里的拜多阿市。当地的一些部族武装整天打仗,土匪把牲畜、粮食和种子抢得一干二净。老天又久旱不雨,庄稼都枯死在地里。乡亲们实在活不下去,只好背井离乡,步行前往摩加迪沙求条生路;有的人饿倒在途中,再也没能爬起来。
    这位瘦骨嶙峋的老人介绍说,这个棚区的难民每天只能从红十字会得到100克左右的粮食,主要是豆类和大米。为了填饱肚子,许多难民每天出去挖野菜,掺和着粮食煮粥吃。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提供的材料,自1991年以来,由于战乱和灾荒,仅有700多万人口的索马里竟有100多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其中逃到邻国肯尼亚东北部地区的难民就达40多万。
    险情四伏的“枪匪城”
    在摩加迪沙街头,我常常看到一堆堆无所事事的人群,有的在闲侃神聊,有的在追逐嬉闹。他们看上去气色还不错,虽然邋遢肮脏但没有褴褛不堪之状。我曾向我的翻译、原《谢贝利评论》总编辑奥斯曼·哈桑·维赫利先生询问,这些人是不是难民。他说,这些人都是本市失业居民,从广义上说,也可以算作“难民”吧。可是这些人与外来难民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几乎家家都有枪。
    “在索马里,”维赫利解释道,“有枪就有衣,有枪就有粮,有枪就有车,有枪就有房,有枪就能当‘草头王’。”
    据索马里“临时政府”国防委员会副主席阿布什·索达奥·阿布迪东估计,在仅有700万人口的索马里,竟有400多万支轻武器散落在民间;其中大多数集中在摩加迪沙等少数城市地区。
    ……
展开
目录
天下事繁寸心知——我的记者梦并序刘江《两面镜子看世界》
两面镜子看世界——自序
国际通讯选
一、战地通讯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摩加迪沙战地采访录
我们最需要的是和平
二、随访纪行
栉风沐雨应付裕如——记江泽民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会议
在古埃及历史长廊中漫步——记江主席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和金字塔
把友谊播撒在下一代的心田里——记江主席参观温得和克儿童活动中心
在青山碧水问相聚——苏比克会议开幕侧记
英灵永存玉兰常青——记江泽民主席向甘地陵献花圈和植树活动
民族文化灿烂友谊之树常青——记江泽民主席参观费萨尔清真寺和栽种友谊树
难忘的友情——记江泽民主席会见巴基斯坦老朋友
万米高空的欢聚——记江泽民主席关怀出访随团记者
五国元首的第二次握手
文豪故乡迎嘉宾——记江主席访问托尔斯泰故居
大洋彼岸迎贵宾中华领袖展风采——江泽民主席访美侧记
海萤岛上观“长龙”——记江泽民主席参观东京湾跨海高速公路
东瀛禹域谊相传——江泽民主席仙台纪行
朱镕基总理欧洲之行侧记
国际评论选
三、世界文明与多极化
世界文明:趋同与多样
文明与霸权
共商人类跨世纪的课题
加速走向多极化的世界
2002年的涛声
多极世界的安全反思
世界大舞台:2006
2007年的大国关系
2007:全球安全面面观
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
国家主权与国际关系民主化
亚欧合作再谱新篇
亚欧携手走向强盛
普京叫板美国的背后
关爱人类的未来
四、世纪之交的美国和北约
世纪之交的美国对外政策
北约新战略威胁国际安全
强权政治的恶性膨胀——评北约战略新概念
“团结”掩饰不住分歧
两场流血一条警示
美国科索沃政策的微妙变化及其原因
科索沃“维和”行动面临诸多挑战
“人道”画皮下的霸道嘴脸
粉饰霸权的“新闻自由”
美国的又一场人权悲剧
美国调整亚太政策
克林顿为何把“烫山芋”抛给后任?
美国大选凸显“第三条道路”
美国总统选举何时能有定局?
美国新总统面临四大挑战
美国力图促使“新经济”继续发展
华尔街股市寒流与美国“新经济”前景
五、美国:从“9·11”到伊战
“9·11”与美国安全
时代潮流与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的潮流奔腾向前——写在“9·11”事件一周年之际
山姆大叔“走钢丝”
师出无名后果堪忧
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窘境、困惑和寻觅——“9·11”两周年漫谈
“解放者”何时被“解放”
尴尬的“新中东”梦
新闻造假的“魔力”
中东热点炙烤白宫
布什的新大西洋主义
六、中美关系:在坎坷中前行
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
冷战思维霸权逻辑
新机遇又叩中美大门
中美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中美携手迈向21世纪
中美合作的潮流不可阻挡
美国舆论:克林顿访华促进了美中关系
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新动力
令人警觉的反华噪音
荒谬的指责危险的游戏——评考克斯报告
美国又一场反华闹剧的破产
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
一场意义深远的大辩论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脉络与走向
美国售台军火后果严重
中美关系进入新的磨合期
2001:中美关系在跌宕起伏中发展
“9·11”事件后的中美关系
常青藤生命泉长明灯
中美关系的中轴线
一个国家不可分裂
2003:中美关系升温
理性看待中美关系
冷眼看美中贸易报告
七、中国与亚非携手并进
面向未来携手并进
同舟共济渡难关
一曲嘹亮的新歌
对话与合作之旅
历史的鉴戒
朝核穿梭外交的信息
世界“核”去“核”从
危险的“历史自闭症”
上合组织的“大棋局”
媒体力量与和谐亚洲
走入希望的大陆
八、中国巨龙和平腾飞
让奥运唤醒世界
奥运政治与“去政治化”
爱国:从激情到理性
一堂面向世界的人权课
让人性和人道之光普照全球
中国巨龙和平腾飞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