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筑起民族精神新的长城
新华社记者徐京跃、曲志红、孙闻
公元2008年,对中华民族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之后,百年不遇的汶川大地震又一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那一刻起,中华民族充分展现了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英雄气概。在德阳市汉旺镇那永远停在5月12日14时28分的大钟不远处,废墟上的危房正在拆除,一顶顶帐篷和一栋栋简易房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一望无际的田垄上,黄透了的麦子已经收获,绿油油的水稻正在成长;临时市场上,粽叶、糯米、红枣、香包等端午时令物品丰富,灾区群众在帐篷里过了一个特殊的端午节;孩子们聚集在帐篷小学里,重新拿起崭新的课本。
劫后余生的汶川作证: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凝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筑起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长城,坚不可摧。
在灾难中毁灭还是在灾难中重生,是对一个民族精神和意志力最严峻的考验。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让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迎接各种挑战
5000年中华文明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与天灾人祸抗争的历史。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不仅仅是远古传说,也是对我们祖先无所畏惧抗击自然灾害的生动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遭遇过多次大的自然灾难,如1966年的河北邢台地震,1976年的河北唐山大地震,1998年的洪涝灾害……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孕育、发展和传承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在突如其来的巨大灾害面前,在似乎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面前,从不低头,勇于抗争。”长期从事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研究的北京大学教授王东说。“众志成城,不屈不挠,以大智大勇,战胜大灾大难,是中华民族精神早在自己的生成期就已确立的固有品格。”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光大,熠熠生辉。每个特定年代,每次特殊事件,中华儿女都会为民族精神书写新的内容——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遇难人数、失踪人数、受灾人数、受灾地区、经济损失,都是30年来罕见的。截至6月10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46人遇难,374072人受伤,失踪17516人,累计受灾人数超过4624万人。截至8日,工矿业企业因灾损失达2065.1亿元,已有4003个规模以上企业恢复生产,仍有1482个规模以上企业停工。
在惊心动魄的抗震救灾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中华民族数千年丰厚历史所形成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而且看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生成了一种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巨大力量。
撼山易,撼中华民族难。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紧急号令!不到一个月,中共中央政治局4次召开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一次政治局会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召开18次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号召全国人民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地震对百姓来说是一场灾难,对国家来说是一场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我们不仅反应十分迅速,动员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前所未有,海内外的捐助也是巨大的,这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也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开放环境。改革开放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让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迎接挑战。截至6月10日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345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89.09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5.49亿元。
更令人欣慰的是,30年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综合国力的增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进步,惠及了13亿中国人民,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日益成为团结全国人民的思想基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大力弘扬,中国人的精神境界与物质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弘扬、公民意识的成长、开放观念的增强,为伟大的抗震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