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续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184132
  • 作      者:
    新华社总编室编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续集)》从新华社记者采写、拍摄的大量新闻作品、照片中遴选出部分精品。为悼念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为颂扬参加抗震救灾斗争的英雄,新华出版社及时组织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抗震救灾纪实图书《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应读者的要求,该社又从新华社记者采写、拍摄的大量新闻作品、照片中遴选出部分精品,汇编成《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续集)》出版发行。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续集)》分为“以人为本情系灾区”、“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救援抢险惊天动地”、“人间真情爱心传递”、“恢复重建生生不息”五个部分,共收辑了130余篇报道精品和100余幅现场照片,真实再现了抗震救灾中的一幕幕让人刻骨铭心的场景,展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团结互助的独特优势和灾区人民不等不靠、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强大生命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废墟上筑起民族精神新的长城
    新华社记者徐京跃、曲志红、孙闻
    公元2008年,对中华民族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之后,百年不遇的汶川大地震又一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那一刻起,中华民族充分展现了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英雄气概。在德阳市汉旺镇那永远停在5月12日14时28分的大钟不远处,废墟上的危房正在拆除,一顶顶帐篷和一栋栋简易房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一望无际的田垄上,黄透了的麦子已经收获,绿油油的水稻正在成长;临时市场上,粽叶、糯米、红枣、香包等端午时令物品丰富,灾区群众在帐篷里过了一个特殊的端午节;孩子们聚集在帐篷小学里,重新拿起崭新的课本。
    劫后余生的汶川作证: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凝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筑起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长城,坚不可摧。
    在灾难中毁灭还是在灾难中重生,是对一个民族精神和意志力最严峻的考验。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让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迎接各种挑战
    5000年中华文明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与天灾人祸抗争的历史。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不仅仅是远古传说,也是对我们祖先无所畏惧抗击自然灾害的生动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遭遇过多次大的自然灾难,如1966年的河北邢台地震,1976年的河北唐山大地震,1998年的洪涝灾害……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孕育、发展和传承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在突如其来的巨大灾害面前,在似乎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面前,从不低头,勇于抗争。”长期从事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研究的北京大学教授王东说。“众志成城,不屈不挠,以大智大勇,战胜大灾大难,是中华民族精神早在自己的生成期就已确立的固有品格。”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光大,熠熠生辉。每个特定年代,每次特殊事件,中华儿女都会为民族精神书写新的内容——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遇难人数、失踪人数、受灾人数、受灾地区、经济损失,都是30年来罕见的。截至6月10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46人遇难,374072人受伤,失踪17516人,累计受灾人数超过4624万人。截至8日,工矿业企业因灾损失达2065.1亿元,已有4003个规模以上企业恢复生产,仍有1482个规模以上企业停工。
    在惊心动魄的抗震救灾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中华民族数千年丰厚历史所形成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而且看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生成了一种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巨大力量。
    撼山易,撼中华民族难。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紧急号令!不到一个月,中共中央政治局4次召开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一次政治局会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召开18次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号召全国人民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地震对百姓来说是一场灾难,对国家来说是一场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我们不仅反应十分迅速,动员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前所未有,海内外的捐助也是巨大的,这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也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开放环境。改革开放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让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迎接挑战。截至6月10日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345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89.09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5.49亿元。
    更令人欣慰的是,30年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综合国力的增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进步,惠及了13亿中国人民,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日益成为团结全国人民的思想基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大力弘扬,中国人的精神境界与物质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弘扬、公民意识的成长、开放观念的增强,为伟大的抗震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
展开
目录
第1辑  以人为本  情系灾区
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要求继续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胡锦涛对《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
胡锦涛在浙江湖州考察救灾帐篷生产情况
胡锦涛在河北廊坊考察救灾过渡安置房生产情况
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研究部署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工作
胡锦涛温家宝对堰塞湖排危抢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胡锦涛向全国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祝福
“灾区的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勇敢”
胡锦涛在甘肃陇南看望巴基斯坦国际医疗队
“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胡锦涛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建对口支持机制:一省帮一重灾县
吴邦国主持委员会长会议指出
调整预算支出  支持抗震救灾
吴邦国赴四川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吴邦国在映秀等地察看灾情
吴邦国在汉旺、平通等地震重灾区察看灾情
吴邦国在四川地震灾区强调
把抗震救灾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
一手毫不松懈抓抗震救灾,一手坚定不移抓经济发展
“再造新北川”
——温家宝重返四川重灾区北川考察纪实
温家宝在四川灾区指出
把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重建摆在抗震救灾更突出位置
“同学们,加油!”
——温家宝看望灾区复课学生纪实
温家宝重返映秀,勉励汶川站起来
温家宝在震中汶川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一次不同寻常的会面”
——温家宝总理在地震灾区现场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面侧记
“我总惦记着你”
——温家宝看望地震中幸存的两名小学生
“绝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
——温家宝察看唐家山堰塞湖
温家宝:采取果断措施尽快解除唐家山堰塞湖威胁
“灾难终将过去  友爱精神永存”
——温家宝看望绵阳转移群众纪实
贾庆林赴四川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贾庆林在北川、青川等重灾区察看灾情
李长春看望四川灾区少年,转达胡锦涛问候
李长春慰问奋战在四川震灾一线新闻工作者
习近平在陕西略阳强调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习近平在陕西宝鸡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
李克强在陕西宝鸡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
李克强在四川指导协调抗震救灾工作
李克强在甘肃陕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时强调
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着力抓好恢复重建
贺国强深入重庆地震灾区指导重庆抗震救灾和支援四川灾区工作
贺国强到重庆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抗震救灾人员
贺国强在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工作汇报会上要求
确保救灾款物及时足额拨付灾区和受灾群众
对贪污截留挪用行为坚决查处严惩不贷
周永康主持中央政法委员会会议要求
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和社会稳定工作
周永康在会见女民警蒋敏时说
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周永康在四川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时强调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提供有力保障

第2辑  万众一心  共克时艰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献给顽强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中国共产党人
万众一心,托起生命的希望——献给英勇抗击汶川地震灾害的中国人民
惊天动地战汶川——写在军队和武警部队抗震救灾向纵深推进之际
是“白衣天使”也是“白衣战士”——献给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
一切为了人民——中央出台各项政策措施保障抗震救灾顺利进行纪实
共克时艰:国家意志与灾难的较量——全国人民支援抗震救灾全记录
风雨中挺起坚强的脊梁
阳光下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
向每个生命宣誓,我们决不放弃——写在抗震救灾最危急的时刻
这一刻,“80后”让我们动容
灾难中我们更加坚强
泪光里的100小时
与死神抢时间的决策
生者不朽的爱是死者不朽的名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这一刻,我们用泪水浇灌希望
这一刻,我们将泪水化为力量!——写在全国哀悼日第二天
举国三日之悼彰告国家“视民如伤”
超越灾难,我们的步伐更加沉着有力
大震后,世界关注中国的表情
十个“第一次”的背后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军徽闪耀:聚焦奋战在地震灾区的人民子弟兵
让我们铭记——军徽闪耀:人民子弟兵抗震救灾启示录
胜利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一月全景记录

第3辑  救援抢险  惊天动地
将军突击——记挺进震中映秀镇的某集团军军长许勇
在生死之间,他选择永恒——映秀镇小学教师张米亚追记
穿越死亡线的守护——还原地震前后北川中学教师群体
79岁院士:仁心仁术救伤员
“没有人想放弃,没有人会放弃”——消防医师写抗震日记记录救灾心路
是他开辟了救灾“信息生命线”
英雄归来,此刻她只是一个肝肠寸断的女子
两人极限生还,鼓舞救援人员
超越生命的极限——映秀虞锦华被埋150小时获救纪实
“以爱的名义,我们坚守生命战胜死亡”——安县矿工彭国华被埋170小时获救纪实
何翠青:被救出的“救人英雄”
100分钟,延续生命奇迹
山像开花,随后他们和死神耗了20天
献给北川的橘子
每一朵花都是你生命的守望
回望在北川的七个昼夜
高一男生最后的字迹
为抢救生命,“天下第一旅”鏖战废墟
废墟上绽开的“花朵”——汶川地震中孩子们的表现令人动容
不屈的脊梁:迎战震后二十四小时
悲壮北川,一个县痛失三分之一干部之后
把你的生命托在我的手心——张建波和他所在的中国国际救援队
震撼人心的国际大救援——中国外交官回忆国际救援队汶川地震救灾
敬礼,向着天空
搜救失事直升机全记录
“一定要把他们接回家!”——接送直升机遇难人员行动纪实
雄鹰,与青山同在——追记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邱光华机组
生死飞行英雄无悔——记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的成都军区某陆航团
挺进悬顶之湖——唐家山堰塞湖勘查纪实
唐家山大突破——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全记录
艰难的抉择——聚焦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最新方案
滔滔洪水过绵阳——新华社记者亲历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全过程
四将军坐镇唐家山
一切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写在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洪之际
唐家山:我们最后一批撤离——新华社记者亲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部队撤离全过程

第4辑  人间真情  爱心传递
突然间,有太多的中国人叫“无名”
爱,在这里传递——绵阳九洲体育馆志愿者传播人间挚爱
空前的生死大转移,倾举国之力
危难中,我们并肩挺立——救灾现场再现军民鱼水深情
唐山举城感恩,传递的不仅是爱
陕川情深:一个灾区对另一个灾区的牵挂
台湾医生说再见,灾区民众舍不得
压不碎亲人爱砸不断同胞情
抗震救灾,世界与中国同在
“天使来到身边”——记活跃在地震灾区的外国医疗队员
平静的笑脸纯真的歌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为四川震区儿童心理服务纪实
爱的守望——直击地震灾区万人大寻亲

第5辑  恢复重建  生生不息
废墟上筑起民族精神新的长城
故乡,让我轻轻擦去你的泪
挺起胸膛,废墟上希望在生长
擦干眼泪,撑起这个家
灾区重建:重写新生活
双腿截肢姑娘:“没有了双腿,但我心中充满希望!”
给我救济,不如发我一张自强奖状
大山深处又见炊烟看重建家园的倔强
开始有精神头下地了,灾区每天都有新变化
看到庄稼在长就没那么愁了
不能让油菜籽烂地里,因为我们是农民
“娃娃的课耽误不得!”——兰州军区在陇南灾区创办帐篷学校记事
咱不能光等着政府来救济——广元灾区群众不等不靠自建过渡房见闻
都江堰万人安置点见闻
我有一个家——北川帐篷村记事
映秀:最后大锅饭炖着腊肉土豆鸡肉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献给四川灾区的父老乡亲
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献给坚强的灾区人民
信念·勇气·希望——献给大震灾中的灾区人民
忧患中警醒灾难中奋起——抗震救灾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汶川抗震救灾一月大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