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不断变化的,文学也是不断变化的,变化中的文学不是忽略人性、经验、立场等重要的文学范畴,而是赋予这些范畴以新的内涵,使其获得新的美学生命力,从而使文学获得感受世界的统一性。如果脱离对变化中世界统一性的整体把握,仅仅把这些范畴当做静止的概念来理解,它就会成为单调的、贫乏的、缺乏生机和活力的名词。
如果说“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是正确的,那么“人性”自然是文学不变的主题,但是文学中的“人性”不是抽象的,在文学作品中所谓的“内部因素”(人性)与“外部因素”(社会生活)是共存于人性的呈现形态中的,因为人终究是社会的人。只有人自身的现实存在,还有他周围的外部世界和日常生活,同时进入作家的意识视野,共存于作家发现的统一世界中,人性呈现的因果因素和发生学因素才能得以理解,艺术的审美力量和生活深度才能得以呈现。
与作家的精神承担能力联系在一起的是作家的批判能力,影响到作家精神承担能力的因素也同样影响到了作家的批判能力。所谓作家的批判能力主要体现的不是简单地认同或者肯定现有的生活状态,不是让自己的灵魂在世俗的物质层面获得满足,也不是仅仅宣泄那点欲望的苦闷,而是以自己独立的思考,穿透生活虚假的表象,去寻找生活的美与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