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宋代词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898548
  • 作      者:
    陈彤,陈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宋词渊源有自。作为文学史上载誉甚高、与唐诗并列为姊妹双葩的一种新型的文学艺术形式,宋词曾经以声乐文学而存在、而饷世、而发展。这种优美轩昂的审美艺术形式的诞生,可以上溯乎于前代的歌曲之辞,特别是隋唐以来依其时兴起的“燕乐”新声之各种乐调而填写的歌辞。对于宋词渊源众说纷纭,或以宋词之出现,上承了汉魏时代的“雅乐”或“清乐”,要皆谓之“新声”;乃或认为词体之出现,可追溯于先秦“句读不葺”之诗和尔后之楚辞了。
展开
精彩书摘
    宋代词话<br>    一、“词”与“词”的由来<br>    宋词渊源有自。作为文学史上载誉甚高、与唐诗并列为姊妹双葩的一种新型的文学艺术形式,宋词曾经作为声乐文学而存在、而饷世、而发展。这种优美而轩昂的审美艺术形式的诞生,可以上溯于前代的歌曲之辞,特别是隋唐以来依其时兴起的“燕乐”新声之各种乐调而填写的歌辞。或以宋词之出现,上承了汉魏时代的“雅乐”或“清乐”,要皆谓之“新声”;因而对于宋词之渊源众说纷纭,乃或认为词体之出现,或可追溯于先秦“句读不葺”之诗和尔后之楚辞了。<br>    宋词的渊源,事牵中国诗词理论的重大问题,举凡文学史家、诗词评家和习宋词者,要皆不可掉以轻心。以故,《两宋名人绝妙词疏》一书,将“宋词的渊源与若干理论问题辨析”一题列为编首,分若干章节加以阐释,务求将此“要眇宜修”(精微美好)的词体的来龙去脉廓清,以便习词者掌握这种文学体裁的要领。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异军突起的奇葩。《文镜秘府论》的作者、著名的诗僧弘法大师(即遍照金刚),在论诗时曾引述过这样的话:“凡诗者,虽以敌古为上,不以写古为能”。词之所以异于诗,“斯盖未当拟古”也(《论文意》)。……
展开
目录
    献词<br>    宋代词话<br>    一、“词”与“词”的由来<br>    二、倚声填词兴于隋唐之前说<br>    三、关于词的特质问题之商榷<br>    四、驳“词为艳体别格”说<br>    五、苏轼诗词思想之我探——“水清石凿、珠琲的(白乐)”的卓见<br>    六、《沧浪诗话》之正名与论辩——严羽诗词思想要义之发硎<br>    七、“倚声”的前提与原则<br>    八、谈词的构成、基本要求和以理为词之谬<br>    九、刘辰翁论诗词的“形象感发”<br>    十、倚声填词方法之探赜(一)——论词的立意和词调选择等事<br>    十一、倚声填词方法之探赜(二)——论词的布局结构、起结和过渡<br>    十二、梅溪词之正本例谈——宋末史达祖词艺之重探<br>    十三、关于诗词的妙悟与思考<br>    十四、唐宋词调略考<br>    十五、《词话》在宋代之著作<br>    <br>    读宋代词<br>    十六、北宋前期的贵臣宰相词<br>    十七、晏殊、欧阳修的婉约闲适词说<br>    十八、以靡曼雅腻著称的张先、宋祁、柳永词<br>    十九、王安石、苏轼的豪放感慨词<br>    二十、黄庭坚、陈师道、晁补之、毛滂飘逸潇洒之作<br>    二十一、晏几道、李之仪、秦观、张耒清隽婉约词<br>    二十二、婉豪兼具、工于格律的贺铸、周邦彦等家词<br>    二十三、宋末宋江、赵佶等人的清隽词<br>    二十四、北南过渡时期的两位女词家——朱淑真、李清照词说<br>    二十五、叶梦得、张元干、岳飞、张孝祥激昂踔厉词<br>    二十六、朱敦儒、吕本中、陈与义的清疏俊丽词<br>    二十七、范成大、杨万里的清新疏隽词<br>    二十八、中兴时期陆游、辛弃疾的豪壮词疏<br>    二十九、陈亮、刘过、刘克庄的豪迈悲慨词<br>    三十、骚雅三宗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的清峭婉美词疏<br>    三十一、严羽、戴复古、黄升苍秀潇洒的江湖词疏<br>    三十二、方岳、刘辰翁、文天祥的爱国悲慨词<br>    三十三、周密、王沂孙、蒋捷、张炎四家格律词疏<br>    三十四、两宋词艺的小结<br>    《宋代词话》之后语<br>    附录<br>    敦煌民间词和唐五代文人词之简说<br>    诗词鉴赏之典言<br>    《宋代词话》释词篇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