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北宋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53723
  • 作      者:
    孙虹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此书原为孙虹博士的学位论文,较为详细地介绍和论述了北宋词风从唐五代词转变为“宋调”的整个过程。作者提出了词中“宋调”这一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外延和内涵,在具体论述中,把北宋词的发展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探讨又分为哲学、文学观(主要是词学观),宋代士大夫意识和个体研究三个板块。其中个体研究重点以柳永、秦关、周邦彦等词作家为例证。
展开
精彩书摘
  时代的文学思想,蕴含于这个时代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创作中,相对于文学创作或理论批评,它属于更为内在的层次。如果不以了解文学思想作为前提,研究这个时代的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会因为缺乏内在的理论支撑,而流于表面化和分散化;研究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尤其是如此。在我们学术视野以内的研究文学思潮以及词风嬗变两类著作中,后者一般很少或根本不涉及文学思想的问题;研究宋代文学思潮的相关著作中,对文学思想的问题或多或少要有所涉及。其中特别是张毅的《宋代文学思想史》和马茂军、张海沙的《困境与超越——宋代文人心态史》,对这一问题涉笔最多。但是,这两本专著的着眼点是勾勒宋代文学思想或文人心态的发展轨迹,以诗文作为依据来描述宋代的文学思想和文人心态。现在要想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宋词研究的疆域,并有所创见的话,透过宋人纷繁复杂的文学创作现象和散见于宋人各类文章中的理论与批评,抽绎出其中的文学思想,并以此为统驭,整体观照宋代词体研究与其他文学样式的研究显然是非常必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在文学流变的大视野中词风嬗变研究成为可能。
  第二,前人在研究宋词对唐五代词的传承关系时,过分注目于创作个体之间的传承关系,而忽略了把宋词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在宋代文学思想的支配下,对唐五代词在文学功用的观念上,以及在审美时尚、题材倾向等方面作出了哪些取合,从而使宋词在文体特质与总体风貌上与唐五代词相比显现出哪些同中之异。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古代点评式批评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古代洋洋大观的理论典籍中,体大思深的文学理论著作指不多屈;并且,即使是体大思深的文学理论著作也几乎没有不涉及文学批评的,所以我国古代词学论著也主要由对创作个体的文学批评构成。受这种批评模式的影响,论者在研究个体传承关系时,很容易流于创作个体之间的传承关系研究。前文所引或认为晏殊、欧阳修传承南唐冯延巳,或认为二人传承温庭筠、韦庄,明显是传统批评模式的延续。
展开
目录
序(杨海明)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忽视文学思潮的北宋词研究
第三节 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述略
第一章 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中的理论问题评述
第一节 宋代儒学复兴的进程以及宋代文学思想
第二节 宋词是词中“唐音”的承韵流响
第三节 词中“宋调”——词体在宋代历史条件下的新变

第二章 北宋前期——词中“宋调”之椎轮草创
第一节 北宋前期哲学、士风影响下的文学创作与观念
第二节 柳永雅词对传统士大夫意识的回归
第三节 柳永雅词艺术形式中的“宋调”新质
第四节 小令倚声家初祖晏殊词的哲思化与写意性
第五节 在俗艳与高雅、豪放与沉着中重组的欧阳修词

第三章 北宋中期——苏门文人对词统的颠覆与重建
第一节 宋型文化成熟期苏门文人的哲学观、美学观与词学观
第二节 宋代士大夫意识对苏门文人词的全面渗透
第三节 在诗词合流中趋向成熟期宋型文化的苏轼词
第四节 诗化与词化澄波共扬的黄庭坚词
第五节 秦观词:北宋中期词统重新建成的标帜

第四章 北宋后期——词中“宋调”的完成型态
第一节 “王学”变异背景下的士风与文艺观——兼论北宋后期“洛学”对词体形式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北宋后期士大夫人格分裂之透视——论周邦彦压抑情欲的表象与放纵情欲的内质
第三节 词中“宋调”艺术范型探讨之一——周邦彦词富艳精工的语言特色
第四节 词中“宋调”艺术范型探讨之二——周邦彦词浑厚和雅的美学风貌
结语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