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虎出南亚:太平洋战争之中国远征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55425
  • 作      者:
    无住著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虎出南亚》被《愤怒的子弹》作者周健良、《雪高军刀》作者张磊陪衬推荐:
  这是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的中国军队!历同古保卫战、仁安羌之战,后又攻胡康洒谷,穿孟拱河谷,围密支那,渡怒江,战腾冲,克松山,占龙陵,最后解放滇西,反攻北,中国远征军痛击日寇,壮我国威!
展开
作者简介
  无住,云南省玉溪市人。自小生活在中缅边境云南小镇畹町。潜心十余年,始成此书。此书于新浪网读书频道连载时为《国军行动——中国远征军入缅战记》。
展开
内容介绍
  1942年1月,驻泰日军越过泰缅边境发动了侵缅战争。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请求,遂以第5、第6、第66军共十万余人组成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从1942年3月开始,中国远征军先后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战役的胜利,这是南进日军自太平洋战争以来遭到的最为顽强的抵抗。中国军队这次远征作战,是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然而,缅甸失守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一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以至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的空中航线。退入英属印度的中国远征军,则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指导下进行整训,并于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在滇西组建并整训第二批远征军,为盟军在南亚地区的战略反攻作准备。
  1943年10月,为配合盟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攻势,贯通中印公路,中国驻印军于缅北开始实施反攻作战计划。1944年3月,我驻印军先后攻占孟关和孟拱,逐渐包围密支那。5~6月间,中国远征军在怒江地区全线反攻,战腾冲,攻松山,克龙陵,将入侵日军赶出国门。与此同时,我驻印军占八莫,克南坎,在芒友与南下的远征军胜利会师,中印公路全线打通。我驻印军新1军旋即南下,于1945年3月8日攻克腊戍,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缅北反攻作战圆满结束。
  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海外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主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个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三十余万多人,伤亡十余万人。
展开
精彩书评
  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同古……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
  ——戴安澜
  物资胜于精神,此次我军缅北作战之所以成功者,实以我军装备较敌为优。我之火力完全可以压倒敌人,敌日埋头于工事中,坐受我炮火之轰击。而空军又绝对优势,我昼夜自由活动,敌则昼伏夜动,彼我情青势实与我上海战役相反此足以证明我军只要有好装备,即可战胜敌人……盖我军精神条件早经具备,所缺者物质条件耳如能以物资上之充实,精到之训练,则可战胜一切也。
  ——赵学渊
  蒋介石认为,中国军队刚刚进入缅甸,立足未稳,应该首先把脚站稳,然后才能考虑进攻的问题史迪威不听蒋介石的,结果中国远征军最初的惨败,败得很十参所以,中国有的学者认为史迪威是个笨蛋,完全否认史迪威的军事才能我认为他看得不全面,史迪威在后面的作战里,特别是指挥从印度进攻缅甸的那支部队打了很多胜仗,所以,应该说史迪威是对中国抗战有功的国际友人但他看不起国民政府,看不起蒋介石,而且曾经想夺取中国的军权,甚至曾经计划要暗杀蒋介石。
  ——杨天石
  1942年夏季,中国远征军是在失败不可抗拒的情况下浴血奋战,以自己的悲壮失败,换回英军在北非决定性会战的胜利,并通过西西里登陆、库尔斯克会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朝胜利方向转变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大环节,这就足以证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重大军事贡献。
  ——倪乐雄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军暂17师代理师长钟进山上校,身负重任,带着副官范一林要去云南昆明走一趟。
  昨天傍晚,范一林中校刚刚回到营地,悄悄地告诉钟进山,据重庆方面可靠消息,国军在中缅边境将有一场大的军事行动,很可能是围绕保卫滇缅国际公路而进行的。听说有大仗要打,钟进山仿佛渴望搏击的斗牛士进到了斗牛场一样兴奋,遂将去广西南部战场参战的念头暂时掐灭了;得先到昆明探听一个究竟,然后再作别的打算。
  天才蒙蒙亮,范一林便自己驾车陪着钟进山,悄悄驶出了营地。
  峰高天矮,崇山峻岭,天空飘着细雨小雪,道路泥泞不堪。吉普车颠簸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不时碰到沿路开往湖南前线的部队。第二次长沙会战刚刚结束,小日本吃亏不小。中日双方均不甘心,暗自纷纷调兵遣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帷幕悄然地拉开了,战局再度吃紧,国民政府不得不面对战场离重庆愈来愈近的现实,调集国军后方预备队日夜兼程地往湖南集结,为薛岳统兵的第9战区补充有生力量。
  “一林呀,”钟进山拍了一下范一林的胳膊,没有外人的时候,钟进山总是这样亲切地称呼自己的副官,“你说说,云南可是大后方,真的会有大仗打啊?”
  范一林略微侧过脸,对钟进山说:“师座,听说过滇缅公路,也就是现在讲的中缅公路吗?”
  钟进山摇了摇头,他只是略有一点点儿模糊的印象。
  范一林深知师长钟进山的为人。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职业军人,以带兵打仗为天职,每天心里只是想知道某一个战区谁赢了,谁跑了,为什么僵在那里。至于什么欧洲时局、太平洋战局和重庆上层方面的消息传闻,钟进山总是漠不关心的,自然也没有更多的人向他提及。
  范一林接着说:“四年前,委座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云南省府主席龙云在一起探讨局势走向,他们都担心中国大后方的出海口。龙云在会上提出:上海一失,我即无国际港口。日军南进政策付诸实施,南方战区可能会扩大,连接香港和越南的铁路也成问题。建议国民政府修筑中缅公路,从昆明出发,经云南大理、保山、畹町到缅甸北部重镇腊戍,再连接腊戍至仰光的缅甸铁路。蒋委员长欣然同意,确定了中央补贴、地方筹款的原则,指派交通部一位次长亲自督办筑路事宜。”
  “哦,原来是这样的。”钟进山佩服范一林学识渊博,怎么知道那么多,可转眼一想,不禁问道,“范副官,你在大学里,应该不是教筑路的吧?”
  “师座说哪儿去了!”想起当年在家乡当县长的父亲,由二哥搀扶着亲自率领两万民工,背着口粮,携带一些刀斧、锤镐、炮杆等简易工具,不分昼夜地奋战在悬崖绝壁和高山峡谷之中,最后活活累死在筑路工地上,范一林情绪有点儿激动,“滇缅公路东起昆明西至畹町,境内全长959.2公里,二十万民众九个月就建成通车,眼下是中国西南大后方唯一的海外交通线。”
  下午四点多钟,终于到了昆明。这里是云南省的省会,也是大后方。抗战以来,从华北、华东一带撤退的大批学校和工厂,纷纷到昆明安家落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国内几所一流名校联合,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云集了方方面面的精英。美国空军退役上校陈纳德领导的美国志愿航空队,进驻昆明巫家坝机场,将指挥部设在昆明城西一幢三层楼房里,引来大批美国军人,喧闹的昆明由此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城南一个不怎么起眼的旅店,清清静静;俩人落了脚,擦了擦满脸汗水,范一林便陪钟进山来到护国路上。找到以滇味出名的鸿来饭馆,范一林要了一个雅间,点了三七气锅鸡、蒸肉饼、回锅肉等几道云南菜。钟进山是山东人,口淡怕辣,范一林特意交代伙计少放辣椒,另外准备几根大葱和面酱。俩人喝着茶,一边等着上菜,一边等人。
  不一会儿,一个伙计悄然掀起帘子:“哪一位是范先生,有人找。”
  紧接着走进一位看上去二十六七岁的女人,她身着军装,穿黑色高筒靴,腹部一根皮带恰到好处收紧腰,隆起高耸的胸部,亭亭玉立。她恭恭敬敬地朝范一林微微颔首:“范老师好,你们来得这么早呀。”
  范一林连忙起身,向钟进山介绍说:“师座,这位就是我的学生肖娜,中央通讯社记者。”
  钟进山伸出手,与肖娜主动伸出的手握了握,客气地说:“幸会,肖记者,幸会。”
  “欢迎两位长官到昆明,走了很长时间吧?”
  “清早出门,一路跑了十多个小时啊。”钟进山爽爽一笑,似乎坐飞机来那么简单。
  三人礼让一番前后落了座,尽管前几天刚刚见过面,范一林依然客气地对肖娜说:“此次来昆明,师长和我担子不轻,你要多帮忙啊。”
  “老师要我做什么事呢?”肖娜微笑着问。
  范一林朝钟进山递一个眼色说:“师座,你想了解的问题,请肖娜告诉你吧。”
  山东大个儿钟进山面泛几丝腼腆,心想她是副官的学生没什么大不了的,脱口而出:“肖记者,范副官讲中缅边境要打大仗,可真有这么回事儿?”
  肖娜大学毕业后,直接进了中央通讯社,后来爱上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军队,一门心思做了战地记者。前些日子在重庆,整天和军政部、军委会办公厅参谋副官们打交道,自然了解许多军事方面的动态。有一天到昆明第5军采访,遇到了杜聿明将军,因为是同乡的缘故,肖娜知道了杜聿明可能要领军出国打仗的消息。正巧在昆明意外碰上几年未曾见面的大学老师范一林,是她悄悄告诉老师有关国军出国消息的。没想到范一林穷追不舍,终于叫上自己的师长一起到了昆明,大有刨根问底的架势。
  她看了一眼范一林,喝口茶抿了抿嘴唇,爽快地说:“是啊,钟师长。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后,日本南方军最高司令寺内寿一的部队席卷了太平洋诸国。目前,日军正在全力攻打菲律宾,麦克阿瑟将军率领驻守马尼拉的七万五千美军已经撤往巴丹半岛。要不了多久,寺内寿一就会腾出手来进攻缅甸和印度的。”
  “这和我们打仗有什么干系?”钟进山弄不明白。
  “当然有关系了,钟师长。”肖娜接着说,“日军进攻缅甸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切断中缅公路,从云南大后方夹击中国;二是打压英国在亚洲的势力,进一步夺取英属殖民地。因此,军政部正着手筹建一支部队,开赴中缅边境甚至进入缅甸,准备和日军作战。”肖娜不愧是战地记者,对亚洲战场的军事态势了如指掌。
  伙计把菜一一上齐了,钟进山兄长似的和蔼招手:“肖记者,咱们边吃边聊,中不中?”
  “请!”范一林冲肖娜点点头。
  三人拿起筷子,边吃边说。肖娜认认真真地向钟进山讲述东南亚战事,钟进山终于搞清楚了——军政部将从川滇黔三省交界一带进行整训的部队中,挑选一部分加入出国作战的国军序列,中央军第5军军长杜聿明很可能是这一支队伍的指挥官。肖娜的详细描述,撩拨着钟进山的心;他暗地里毅然决定,无论如何要搭上去缅甸的车,见识见识国外的战场。
  没有喝酒,晚饭吃得快。钟进山心满意足地起身说:“肖记者,我和一林不虚此行,谢谢你了。”
  “钟师长见外了,你要赶快把八字的另一撇写上,暂17师保准是远征军。”肖娜听钟进山说起与杜聿明不一般的交情,心想没准儿会撞运成了心愿的。
  范一林和肖娜陪着师长回到旅馆门前,钟进山转身告诉范一林:“你去吧,替我问候老人家。”
  范家是滇西的大户人家,范一林的父亲范舒珍为官,二叔范舒桂从军,三叔范舒经商。范一林的女儿范思欣从北平辗转接回昆明后,就由三叔范舒帮着照看,一晃几年光景了。大凡昆明方向有公干,钟进山总会照顾范一林跑单,目的就是让他回家看一看女儿,一个人又当爹又是娘的,真不落忍。肖娜心细知道宽慰人,顺路去杂货铺买了一袋好吃的糖果点心,跟着范一林去看女儿。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缅甸危机
第二章  风云突变
第三章  拯救英军
第四章  血溅日寇
第五章  魂断瓦城
第六章  野人山记
第七章  异国他乡
第八章  临危受命
第九章  初战失利
第十章  乱中打狗
第十一章  渴望胜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