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水浒》原是作者为"百家讲坛"和"网上大讲堂"写的讲稿,现在经过补充润饰,汇编成两册出版,每册50篇:一册着重人物的分析和评论,称为《品人篇》;一册着重于故事及史地的分析和考证,称为《品事篇》。本册为《吴越品水浒·品人篇》。书中文章,观点鲜明,论据确凿,分析细致入微,讲解鞭辟入理,语言通俗流畅,文字犀利尖锐,具有振聋发聩、拨乱反正、指点迷津、帮助思考的作用,最适合非文史专业的白领阶层阅读。《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它产生于元末,初版于明代嘉靖年间,是我国第一部“供阅读”的白话长篇小说。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非常黑暗,民族矛盾突出,统治阶级残暴凶狠,作者从民族励志出发,呼唤强悍,鼓励反抗,以小说的形式美化杀人放火,暗示“善杀人者即英雄”,提倡“霸意识”,鼓吹聚众造反,因此《水浒传》自从明代出版以来,一方面受到“造反派”的推崇吹捧,一方面受到政府的强烈禁止,一方面又受到文人评论的干扰,出现了误读、误解、误导现象。因此,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必须说明作者当时的环境和写作的动机,才不至于被误导所影响。《品水浒》以“是非善恶”为品评基础,一扫前人的腐见,指出《水浒传》一百零八条好汉虽然有部分人是被逼上梁山的,但实质上最终都是为非作歹的强盗,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并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