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19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的当代性:以贾平凹、阎连科和陈应松为个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68950
  • 作      者:
    陈国和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关注乡村小说当代性的研究——序陈国和《19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的当代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乡村小说的概念
一  自足——乡土小说
二  革命——农村题材小说
三  多元——乡村小说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
一  研究对象
二 代表作家
第三节 乡村小说的当代性
一 介入却无奈
二 批判又同情
三  复杂而混沌
第二章 乡村生态的颓败
第一节 文化的溃散:贾平凹的乡村书写
一  《土门》:双重批判与矛盾心结
 二  《高老庄》:乡村文化的挣扎与救赎
三  《秦腔》:乡村文化的溃败
 四  乡村颓败叙事的决绝和感伤
第二节 想象的终结:阎连科的乡村反思
 一  《日光流年》:向死而生的悲剧宿命
二  《受活》:乡村乌托邦的破灭
 三  《丁庄梦》:身体的消殒与人性的堕落
四  乡村终结叙事的绝望与悲悯
第三节  整体的破败:陈应松乡村小说的社会学叙事
一  城市挤压下的乡村
 二  乡村自然生态的破败
三  乡村伦理的堕落
 四  底层关怀的复杂情感——当代性的应有主义
第三章 乡村政治的剖析
第一节 贾平凹:乡村文化政治秩序的重组
一  本土与外来力量的冲突
二  乡村文化权力的嬗变
三  分裂而决绝的文化选择
第二节 阎连科:乡村权力政治的反思
一 写实:批判与同情
二 荒诞:反思与狂欢
三  疼痛:绝望与救赎
第三节 陈应松:乡村政治体制的失范
一  基层政权组织的涣散
二  干群关系的尖锐对立
三 乡村干部的无奈和尴尬
第四章 乡村寓言的叙述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英文目录

内容摘要

  《19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的当代性》从贾平凹、阎连科和陈应松的作品比较研究切入,将19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作为话语资源,分别从乡村生态、乡村政治以及乡村寓言的角度对乡村小说所显示的当代性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其特征是:面对现实问题介入却无奈、批判又同情以及情感状态的混沌和创作方法上的复杂多样。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这种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层次地把握中国现当代乡村小说文化内涵的嬗变和文学特征的变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