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豪放词赏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25404
  • 作      者:
    陈芝国,邓丹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豪放词赏读》涉盛唐至民初七十余位词人,计一百五十余首词。对前哲时贤的研究成果多有参考,不及一一注出,特此申明致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谁共我,醉明月。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展开
作者简介
  陈芝国,男,湖北江陵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高校教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文学研究,尤喜古典诗词,先后在各类刊物发表诗歌研究论文多篇,与人合著有《李商隐诗赏读》。当下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精神的现代转换问题。
  邓丹,女,湖北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曾任报社记者和大学老师,发表过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多篇,与人合著古典诗词、小说、戏曲赏析集数部。从诗词曲的赏读和研究中获得不少智慧和快乐。
展开
内容介绍
  《豪放词赏读》涉盛唐至民初七十余位词人,计一百五十余首词。对前哲时贤的研究成果多有参考,不及一一注出,特此申明致谢。原词文字择善而从,不作校记。贩目稗耳,谬误之处当自尸其咎,静候方家指教。词又名曲子词,乃配乐的唱词。曲调有刚柔之别,唱词当然亦呈刚柔之分。刚则呈豪放之风,柔则显婉约之姿。故词之产生,便有豪放、婉约之别。早期的词,如盛唐时期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箫声咽),中唐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戴叔伦的《调笑令》(边草),以及敦煌曲子词中的《生查子》(三尺龙泉剑),皆属风格豪放之作。此时,作为新文体的词,还没有确立自己的文类地位,更无所谓“豪放”、“婉约”之说。北宋初期词人步花间派词人之踵武,遂给人一种“婉约”为词坛正宗之印象。虽然豪放词的写作在此之前一直如涓涓细流,却从未断绝。南唐后主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北宋初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都是风格豪放的名篇。但要想撼动婉约风格之正宗地位,必赖于文学天才的出现。唯有划时代的大师方能解除文学形式秩序对于题材的限制,创新词格,为词这一文类拓展出爱情温室之外的生存空间。这时,苏轼——宋代文学天空中最耀眼的明星——出现了。苏轼天才纵放,不屑婉约词风之束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胡寅《酒边词?序》)在表现手法上,苏轼“以诗为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晁补之语)自此以后,不仅词人不再局限于离恨别绪,“弄笔者始知自振”,词在文人的心中也终于获得和传统诗歌一样的地位。在苏轼这颗明星的周围,还点缀着其他的星辰,黄庭坚、晁补之、贺铸便是其中颇有亮度者,他们也写出了不少风格豪放之词。如果说北宋之前的词之豪放,主要体现为封建体制下受压抑个体的心灵解放,那么南宋的豪放词创作则将词人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拓展了词的表现领域,提升了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靖康之变以后,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社会现实,给南渡词人以极大的刺激,词的题材与风格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词人纷纷吟出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南渡之初,不仅岳飞、李纲、张孝祥、张元等人写出壮怀激烈、刚健有力的词作,原先一些以婉约而名世者,如朱敦儒、李清照等亦无法忍受沉痛的现实,写出了不少激昂慷慨的词作。虽然陆游的《放翁词》中也有不少令人热血沸腾之作,然而,如果我们要为豪放词在南宋寻找最杰出的典范,则非辛弃疾莫属。徐《词苑丛谈》卷四引黄梨庄的话说:“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父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在艺术表现上,辛弃疾以文为词,以古写今,不仅进一步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也极大地拓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在辛弃疾的周围,也不乏同声同气之辈。韩元吉、陈亮、刘过等人与稼轩一起,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辛派词风。宋末爱国人士刘克庄、文天祥面对更加深重的民族矛盾,继承辛派词风,实属自然。金元时代,民族纷争迭起,元好问、萨都剌等人继承辛派词风,多有感时伤怀之作传世。明清之际,豪放词的创作形成又一高潮,夏完淳、陈子龙等都借词寄托故国之思,清初的思想钳制则使得不少知识分子只有在词中才能一吐怨气,如郑燮、黄景仁等。晚清民初,西方列强纷纷以坚船利炮将中国逼至崩溃灭亡之边缘,中华民族遇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先的觉醒者,如龚自珍、谭嗣同、秋瑾、李叔同等,豪放之作迭出,词中满怀感时忧国的壮怀深情。
展开
精彩书摘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其先祖于隋末流徙到西域。李白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五岁时随父到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在蜀中读书漫游,二十五岁出蜀。天宝初经道士昊筠推荐入长安,供奉翰林,不足两年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后,入永王李璘幕府,璘起兵事败后,李白被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后死在当涂(今属安徽省)。李白诗风既浪漫奇诡又清新俊逸,有《李太白全集》。他的词《菩萨蛮》和《忆秦娥》艺术水准高超入妙,冠绝古今。
  菩萨蛮
  音萨蛮
  平林1漠漠2烟如织,寒山3一带伤心碧4。暝色人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5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6。
  注释
  1 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2 漠漠:烟雾迷蒙广远、看不清之貌。
  3 寒山:冷落寂静的山。
  4 伤心碧:伤心,蜀中方言,与“极”同义。伤心碧,即极碧,碧绿极了。杜甫《滕王亭子》诗有“清锦石伤心丽”之句。
  5 玉阶:用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为阶石的美称。
  6 长亭、短亭:古代设在大道旁供行人休息或饯行的亭舍。北周诗人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赏析
  这首《菩萨蛮》,宋黄升推为“百代词曲之祖”(《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清刘熙载亦赞曰:“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两阕,足抵少陵《秋兴》八首。”(《艺概》)自明代胡应麟起,不断有人就作者问题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假托李白之名而作的。这场争议至今仍无定论,但两词风骨之高却为众家所认同。
  这首词抒写的是羁旅行役者的归乡思愁。这种愁绪如同延伸向天边的广袤森林上笼罩着的迷茫烟雾,浓重得拉不开、扯不断,如同夕阳西下后那无边无际的暮色,黑沉沉地压在人的心头。所以词的上片,表面上看是写景,但作者的主观情感已浑然化入景物中,而使人不觉。上片结句由写景引出人物,下片又由人的描写重归于景。“宿鸟归飞急”“长亭更短亭”这样的句子。将作者永远漂泊、永是离别而不知生命归宿的痛苦人生感受,与眼前景物水乳相融地糅合在一起,从而使景物的描写达到了化境。尤其是词中归鸟的意象,把词人倦于人生跋涉、渴望灵魂止栖的痛苦情怀,非常生动地衬托出来。
  此词题材虽常见,但意境阔大,感情深沉,从声律、语言神采上看,也都称得上高度成熟的第一流作品,它不但远远超过中晚唐的文人词作,就是放在宋词同类题材的作品中,也是出类拔萃的。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展开
目录
李  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1
忆秦娥(箫声咽) 3
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5
戴叔伦
调笑令(边草) 7
韦应物
调笑令(胡马) 9
敦煌曲子词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10
李  煜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12
潘  阆
酒泉子(长忆观潮) 15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17
柳  永
鹤冲天(黄金榜上) 20
望海潮(东南形胜) 22
八声甘州(对潇潇) 25
双声子(晚天萧索) 27
戚 氏(晚秋天) 28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31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 33
苏舜钦
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35
王安石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38
桂枝香(登临送目) 39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41
苏  轼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4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6
永遇乐(明月如霜) 48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50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51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53
念奴娇(大江东去) 55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58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60
八声甘州(有情风) 61
黄庭坚
念奴娇(断虹霁雨) 64
千秋岁(苑边花外) 66
贺  铸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68
小梅花(缚虎手) 70
晁补之
摸鱼儿(买陂塘) 73
洞仙歌(青烟幂处) 75
周邦彦
西 河(佳丽地) 77
叶梦得
八声甘州(故都迷岸草) 79
点绛唇(缥缈危亭) 81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82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83
陈  克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85
朱敦儒
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 87
念奴娇(插天翠柳) 88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90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92
李清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94
向子
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 97
陈与义
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 100
张元
贺新郎(曳杖危楼去) 102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104
石州慢(雨急云飞) 106
岳  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108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110
满江红(遥望中原) 111
韩元吉
霜天晓角(倚天绝壁) 114
袁去华
水调歌头(雄跨洞庭野) 116
陆  游
鹊桥仙(茅檐人静) 119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20
汉宫春(羽箭雕弓) 122
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 124
谢池春(壮岁从戎) 125
水调歌头(江左占形胜) 126
范成大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29
朱  熹
水调歌头(江水浸云影) 131
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134
水调歌头(雪洗虏尘静) 136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138
念奴娇(洞庭青草) 139
水调歌头(江山自雄丽) 141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143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146
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147
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 150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151
清平乐(绕床饥鼠) 154
贺新郎(老大那堪说) 155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57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159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160
沁园春(叠嶂西驰) 162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164
贺新郎(绿树听鹈) 166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168
永遇乐(千古江山) 170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173
陈  亮
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175
念奴娇(危楼还望) 177
一丛花(冰轮斜辗镜天长) 179
刘  过
沁园春(斗酒彘肩) 181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83
崔与之
水调歌头(万里云间戍) 185
刘克庄
沁园春(何处相逢) 187
贺新郎(北望神州路) 189
吴文英
高阳台(帆落回潮) 191
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 192
陈人杰
沁园春(谁使神州) 195
刘辰翁
兰陵王(送春去) 198
永遇乐(璧月初晴) 200
周  密
一萼红(步深幽) 203
文天祥
满江红(燕子楼中) 205
酹江月(乾坤能大) 207
汪元量
莺啼序(金陵故都最好) 210
张  炎
高阳台(接叶巢莺) 214
解连环(楚江空晚) 216
徐君宝妻
满庭芳(汉上繁华) 219
无名氏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221
蔡松年
大江东去(离骚痛饮) 223
赵秉文
大江东去(秋光一片) 226
元好问
江月晃重山(塞上秋风鼓角) 228
水龙吟(少年射虎名豪) 229
水调歌头(牛羊散平楚) 231
临江仙(今古北邙山下路) 233
水调歌头(黄河九天上) 234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236
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237
段克己
满江红(塞马南来) 240
段成己
临江仙(走遍人间无一事) 242
赵孟
浪淘沙(今古几齐州) 244
萨都剌
满江红(六代繁华) 246
念奴娇(石头城上) 248
高  启
念奴娇(策勋万里) 251
文徵明
满江红(拂拭残碑) 253
杨  慎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255
陈子龙
点绛唇(满眼韶华) 257
夏完淳
一剪梅(无限伤心夕照中) 259
吴伟业
沁园春(八月奔涛) 261
贺新郎(万事催华发) 263
徐  灿
满江红(过眼韶华) 265
陈维崧
醉落魄(寒山几堵) 268
满江红(席帽聊萧) 270
沁园春(十万琼枝) 272
朱彝尊
卖花声(衰柳白门湾) 275
长亭怨慢(结多少) 277
纳兰性德
蝶恋花(今古河山无定据) 279
金缕曲(德也狂生耳) 281
郑  燮
沁园春(花亦无知) 284
黄景仁
贫也乐(一匹马) 287
贺新郎(何事催人老) 288
龚自珍
湘 月(天风吹我) 290
吴  藻
满江红(半壁江山) 292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293
金缕曲(生本青莲界) 295
顾  春
高山流水(群山万壑引长风) 298
蒋春霖
木兰花慢(泊秦淮雨霁) 300
王鹏运
念奴娇(登临纵目) 303
文廷式
水龙吟(落花飞絮茫茫) 306
谭嗣同
望海潮(曾经沧海) 308
梁启超
金缕曲(瀚海飘流燕) 310
秋  瑾
满江红(小住京华) 312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314
李叔同
金缕曲(披发佯狂走) 31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