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首诗是写秦州名胜南郭寺的。南郭寺位于秦州城南面的山头上,寺内有泉水一眼,泉水清澈,四时不竭,此即“北流泉”,其名是因泉水流向北面而得。诗人写寺先写泉,将“北流泉”放在突出的位置,可见对这眼泉水的重视。紧承第二句,以“老树空庭得”宕开一笔之后,马上又将笔锋收回,继续写北流泉的“清渠一邑传”,赞美泉水的旺盛,说它流遍了秦州全城。诗人对泉水的喜爱之情和赞美之意都蕴含在这五个字之中了。后一首是描写仇池山的。仇池山在秦州的西南面,山上多水泉。据《水经注》载:“仇池绝壁,峭峙孤险,其高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山上丰水泉。”诗的前四句写仇池山的神秘,后四句则写自己的向往之情,突出地表达了对“十九泉”的怀想:“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据古籍记载,仇池山上有良田百顷,泉水九十九眼。诗中写为“十九泉”,是省字之法。杜甫对仇池山上众多的水泉长怀向往之念,正表现出他对泉水的万分喜爱之情。结句“何当一茅屋,送老白云边”,更把这种向往之意与喜爱之情推到了极致。老杜要在仇池山上、“十九泉”边建座茅屋安度晚年了。尤其是在秦州诗《太平寺泉眼》中,他称颂这眼泉水:“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上句写水量之充足,可供十方僧人饮用;下句用一个巧妙的比喻,赞美其水质纯美,香甜胜过了牛乳。由此可以想见,这里的泉水没有任何污染,香甜可口,妙不可言。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于水质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之,杜甫笔下的秦州,有良好的草木植被和清澈纯美的水体,而人与动物则和谐相处。这三者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秦州的自然生态美。而我们从诗人对此三者的描绘与赞颂中,亦能够感受到杜甫期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