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是著名的动物标本制作师,而他的母亲罗丝却是国家动物保护协会的忠实会员。母子俩的关系一向非常紧张,平时很少往来。
这年夏天,查尔斯爱上了一个名叫索菲娅的金发女郎。索菲娅的父亲是个大房地产商,酷爰珍藏各种动物标本。他告诉查尔斯,若想娶到他女儿,必须用一件特殊的礼物——印度白虎的标本作聘礼,那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为了心中的美人,查尔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就在查尔斯准备停当,整装待发时,多日未曾联系的母亲罗丝忽然出现在他面前。罗丝一进门就沉着脸质问儿子:“你是不是要去印度捕杀白虎?”
查尔斯奇怪母亲的消息怎么会如此灵通,他冷冷地答了句:“不错!”背起沉重的行囊就要走。
“站住,你知不知道印度白虎有多么珍贵?”罗丝拉住儿子的胳膊质问。
“我知道,可是跟索菲娅比起来,一只畜牲也算不了什么。”查尔斯去掰母亲的手,但罗丝死死地抓住他不放。情急之下,查尔斯一咬牙,把母亲推倒在地。罗丝没想到儿子会这样,又急又气,心脏病顿时发作了,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查尔斯有些内疚,但看看表,离飞机起飞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于是他为母亲拨通了急救电话,就匆匆离开了。
来到印度,查尔斯雇了一个当地向导,然后直奔传说中印度白虎出没的地方。那是一个荒凉的原始森林,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查尔斯端着猎枪,向导握着砍刀,小心翼翼地在山林中搜索着。然后,一连几天,都不见白虎的影子,他们所带的口粮却已不多了。这天早晨,查尔斯让向导去最近的村庄买些食物,自己则继续搜索。
中午,天气炎热异常,查尔斯正准备在帐篷里休息一会,忽然听到树林里有动静。他以为是向导回来了,大声问:“你带了什么好吃的回来了?”
外面无人应答,查尔斯顿时警觉起来,他迅速拿起猎枪,出去查看。刚走出帐篷,就听见一声闷雷般的虎吼,紧接着一只体壮如牛、毛色如雪的白虎猛扑过来,张着血盆大口,冲查尔斯的脑袋一口咬去。
慌乱之中,查尔斯也顾不上开枪了,就地一滚,想避开这致命的一击。但白虎异常灵活,脖子一偏,正咬住查尔斯的右臂。剧裂的疼痛令查尔斯差点昏厥,他倒在地上,眼看白虎向自己扑来,却连躲闪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好闭目等死。
千钧一发之际,白虎却抛开查尔斯这个即将到口的美味,转身向山林深处猛冲过去。查尔斯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向导回来了,从远处射了白虎一箭。此刻,受了伤的白虎正朝向导发起疯狂的进攻,向导边退边挥舞着砍刀与之周旋。
查尔斯强忍疼痛,挣扎着爬起来,拾起猎枪大吼:“小心别划破了虎皮!”向导一愣,手中的砍刀慢了下来,白虎乘机将他扑倒在地,随即又叼着他的腰部,向森林深处拖去。
传说中的印度白虎是个嗜血猛兽,见血发狂,曾有连伤十几人的纪录。但眼下这只却似乎无心恋战,竟毫不理睬紧追其后的查尔斯。由于它拖着一个人,所以行动有些迟缓,查尔斯拼命追赶,很快离这只猛兽只有十几米的距离了。他调整了一下呼吸,瞄准白虎的肛门连开两枪,白虎一声哀鸣,瘫在地上。
查尔斯抑制着内心的狂喜,慢慢地走到白虎身边。白虎昂着硕大的脑袋,默默地注视着用枪指着自己的查尔斯,目光中不仅没有了杀气,甚至还透出一丝乞求。为保险起见,查尔斯把枪口伸进白虎的喉咙,又开了一枪。白虎这才软软的贴在地上,但那两只鸡蛋般大的眼睛里仍闪着微弱而奇异的光芒。
查尔斯松了口气,他已经没有力气来处理这只林中之王和死去的向导了。他先回到帐篷里,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又休息了片刻,然后带上滑轮车,回头去找那只白虎。
谁知,等查尔斯回到原地后,却只看到向导的尸体和一滩鲜血,白虎竟不翼而飞。
查尔斯仔细地观察四周,发现地上有一条隐约的血带,断断续续地向左前方延伸过去,于是他顺着血迹慢慢向前搜索。
大约走了两公里,查尔斯发现了一个荒草遮掩的石洞。他俯身过去,大胆地探头望去,顿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如遭雷击——他看到一只刚出生的小虎正偎在那只已死的白虎怀里,起劲地吮吸着奶头,不时还发出“吱吱”的声音。
查尔斯明白了,这只白虎刚做了妈妈,所以垂死的它苦苦挣扎,终于回到了嗷嗷待哺的孩子身边……
不知过了多久,虎崽终于吃饱了肚子,满足地趴在妈妈怀里,呼呼睡去。查尔斯这才感到满脸是泪。他想起小时候,寡居的母亲是怎样含辛茹苦地把自己抚养成人。母亲生性善良,收养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小动物,但有一次,一条狗突然狂性大发,咬伤了查尔斯,还在他身上留下了许多处伤痕,使他与生俱来的自卑感更加强烈。从此查尔斯特別痛恨动物,并逐渐和母亲产生了隔阂,尤其是母亲在自己都吃不饱时,还要省下食物来喂养那些动物,查尔斯总觉得母亲爱动物胜过爱自己。直到此刻,看到眼前这一幕,他才顿悟了母爱的深沉和伟大……
两个月后,国家动物园收到了查尔斯赠送的印度小白虎。而那位可敬的白虎妈妈,则被他制成漂亮的动物标本,送给了动物保护协会。随后,查尔斯带着病重的母亲罗丝一起归隐山林,不知所终。
一晃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那只白虎的标本依然留在动物保护协会的展览大厅里,在它的标牌上写着这样一行字,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身中三枪的情况下,她竟爬了2000米的距离回到自己的巢穴,因为那里有它刚刚出生等待哺育的孩子,因为它是一位母亲……”
——摘自《教师博览》2008年第6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