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听钱钟书讲文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343401
  • 作      者:
    阿涂著
  • 出 版 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如果读者在说读《听钱钟书讲文学》对钱先生著作中零星片段的撷取时,能用心去鉴赏、去体悟,不只是要知识,而是要进入到一个智者活泼的心灵中去,进入到一个生气氤氲的人文世界中去,那么《听钱钟书讲文学》的目的就真正达到了。
展开
作者简介
  钱钟书,(197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号槐聚,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他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因此也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主要作品有:《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围城》、《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槐聚诗存》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钱先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体系性的建构,而是从幽微处发端,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时空中纵兴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现在与传统相向时那会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脱中。这种独到的悟性是理解中国文化精髓的关键,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别于西方理性思维的高妙和独特之处。如果读者在说读本书对钱先生著作中零星片段的撷取时,能用心去鉴赏、去体悟,不只是要知识,而是要进入到一个智者活泼的心灵中去,进入到一个生气氤氲的人文世界中去,那么本书的目的就真正达到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读书的智慧   热读与冷读   读书,要讲技法。这里将钱先生的读书心得总结为“热读”和“冷读”。热读,就是快读,但快不同于马虎,快读也要抓住文章的精髓和大意。冷读是逐字逐句地慢读。热读和冷读不是机械的规定,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宜。这实际上是要告诉我们读书也有技巧,不能平均用力,要掌握灵活的方法。   书籍,是整个人类的记忆。还是在茹毛饮血的年代里,人们就开始结绳记事或者以图记事。正是这种保留种族经验的强烈愿望,使得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富有智慧的一个物种。随着文字的诞生,书籍出现了。每当在博物馆走过,看到那些该满文字的散落的竹简、残破的丝帛和坚固的碑石,我们不得不慨叹祖先们传承人类文明的苦心。   没有书,我们的头脑将是一片空白;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徘徊;没有书,人类的一切创造将会缺乏根基,我们也不会拥有现代生活的一发便利。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身后耸立起人类文化的巨石;读书,让几千年来积淀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着。钱钟书先生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化巨匠,除了天赋和才气的原因,还在于他的博闻强记,无论诸子百家、文艺小说、哲学理论、国文西文,全在他的阅读之列,古雅《古文辞类纂》,通俗如侦探小说,钱先生读来都兴致盎然。只要看看他的《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七缀集》等书,便可以发现钱先生读书之多。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读书的智慧 热读与冷读 读书“消纳”说 读书的心法 读书的境界 第二章 作文的品质 立身与文章 驳“文如其人” 论“文德” 第三章 读书的精神 怀疑的精神 文史不分家 不尽信“名” 第四章 文学鉴赏 景物的描写 美女的描写 唐宋诗歌的迥异风格 南北文学的风格之别 宋诗的艺术风格 第五章 文学创作 得心应手的关键—创作三部曲 飘起来的思绪——比喻 能听香的耳朵——通感 艰辛的寻觅——炼字 第六章 文学评论 论圆 论镜花水月 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论“诗有别才别趣” 论文体的变化 第七章 文学艺术与悲剧精神 艺术中的几种悲剧情境 诗可以怨 诗歌情境与人生情怀 第八章 文学中的艺术辩证法 说文解字 和而不同 有无生相 第九章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十章 中西方文学比较 钱钟书小传 附录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