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安娜.玛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66755
  • 作      者:
    (法)吕西安.博达尔(Lucien Bodard)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她原本是法国昂斯尼的一个穷女人,漂亮迷人、贪婪自私、精明而虚荣。他嫁给了一个在亚洲奔波的无名小卒,那人后来竟成了法国驻云南的领事先生。她终于厌弃了丈夫,带着儿子回到巴黎,令人赞叹地扮演着贵妇人的角色,构筑着自己理想的王国……她的名字叫安娜·玛丽。   本书获19·1年龚古尔奖!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直接把读者引入“我”跟随母亲出入上流社会的各种场景。作者善于在平淡的叙述中渲染气氛,细致入微地描摹女性心理,使得书中人物的风貌跃然纸上,上流社会的虚伪也展露无余。
展开
作者简介
  吕西安·博达尔(Lucien Bodard,1914-1998),法国当代著名作家、记者。生于中国重庆,在中国度过了他尤为与众不同的童年。其父时任法兰西驻广州、成都、云南府领事等职。1924年,他随母亲回到巴黎。1944年开始其记者生涯,并在印度战争期间成为战地常驻记者。1973年,他发表第一部小说《领事先生》,获同年的联合文学奖,随后接连创作《领事之子》、《侮辱》(获当代奖)、《玫瑰山谷》、《公爵夫人》等作品。1981年,“领事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安娜·玛丽》刚一问世,就夺得龚古尔文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安娜·玛丽》写的是作家母亲的故事,它跟《领事先生》、《领事之子》组成了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带有自传性质的三部曲。1925年,法国驻云南府领事阿尔贝·博达尔的夫人安娜·玛丽以孩子的教育为名,带领10岁的儿子吕西安离开貌合神离的丈夫,回到巴黎。她一回国就把儿子送进远离巴黎的贵族学校,而自己沉湎于上流社会的交际,一头扎进前外交事务总局局长安德烈的怀抱,幻想依傍这位权贵跻身上流社会,成为名躁一时的贵妇人。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直接把读者引入“我”跟随母亲出入上流社会的各种场景。作者善于在平淡的叙述中渲染气氛,细致入微地描摹女性心理,使得书中人物的风貌跃然纸上,上流社会的虚伪也展露无余。
展开
精彩书评
  我欣赏这部作品中的另一种才气,一种对女性心理的不动声色、洞察入微的细致分析的才气。   ——弗朗索尼·莱热
展开
精彩书摘
  然而,我内心又感到一阵忧伤。巴黎的美是冷酷的,没有心灵的搏动,没有奔放的热情,而由一种严厉的庄重主宰着。著名的林阴大道;名扬天下的纪念性建筑物,久经岁月的磨蚀而变得光滑;豪华的巨石;封住了生活气息的铁门铁窗;布满花坛的公园里,孤零零地立着的塑像。这些画面在我眼前匆匆掠过,而我却只看见灰蒙蒙的一片。没有直通云霄的天桥,没有求神拜佛的香火,没有红光闪闪的火焰,也没有任何奇形怪状的东西,没有任何气味,只有轻微的声响。   母亲向我惊呼:“看那开花的栗树,真美极了。”可我看见的只是一些披着绿衣、十分粗壮的树木,人们给它们挂了不少玫瑰色的绒球。安娜·玛丽愈来愈兴奋,给我背诵起一连串在我看来是至高无上的名字:埃菲尔铁塔,香榭丽舍大街,和平大街,星形广场。可我仿佛感到置身于荒无人烟的旷野,这里种植着人工制作的植物,一些人在奔走,他们衣着不同,相貌各异,有的满脸皱纹,有的长着大胡子,有的戴着面纱,一个个举止庸俗不堪。尽管城市里一片喧嚣,行人熙熙攘攘,行车道上水泄不通,挤满了汽车,我仍然觉得这个城市是一个死气沉沉的世界。我这时好像特别地郁闷,深深地感觉到那些最热闹的地方——咖啡馆,露天咖啡馆,大商店,剧院,公园——既布满人群,又空寂无人。难道巴黎是一座坟墓?难道人们徒具形骸,幸存在这座大公墓里?我已经预感到不幸,但是我的母亲却容光焕发,嘴角挂着难以捉摸的无限幸福的微笑,清澈的双眸闪烁着火一般的激情。她忽然发出了几乎是心醉神迷的低声赞叹: “巴黎圣母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