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另类戒指:我的姐妹,我的新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629018
  • 作      者:
    (以)柯利尔.津萨贝尔(Klil Zisapel)著
  • 出 版 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柯利尔·津萨贝尔在她的小说《另类戒指》里,成功地塑造了两个既令人迷惑又十分可信的女主角……这是—部匠心独运、令人耳目—新、真正反映特拉维夫的小说。”
    ——哈亚·霍夫曼(Haya Hoffman Yediot Aharonot)
    “津萨贝尔富有敏锐的洞察力,毫无疑问,她虽年轻,却拥有一双敏感的、异常清醒的眼睛……她的勤奋、她的精益求精、她为捕捉情境与感情而付出的真诚努力,同时她大胆地逾越传统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多么震惊!”(Ha-Ir)
展开
作者简介
    柯利尔·津萨贝尔(Kill Zisapel),以色列人,1976年生,以色列H防军杂志Bamahaneh的新闻记者、编辑。她既是画家义是作家,评论家曾经把她比作享誉现当代犹太文坛的以色列著名作家亚科夫-沙伯太(Yaakov Shabtai,1934——1981)。 
    曾就读于伦敦大学的斯拉德美术学院,获艺术学士学位,发表《汗水与洞水》《m与肉的天使》和《另类戒指》等小说。《另类戒指》曾于2001和2003年被译成德语在柏林出版,于2002年被泽成荷兰语在阿姆斯特丹出版,此次以中泽本首次与国内读者见面。
展开
内容介绍
    《另类戒指:我的姐妹我的新娘》描述了两个女人之间编织的爱情故事,它既温柔敏感、大胆裸露而又发人深省。故事的叙述者,阿米特(Amit),只有二十来岁,在特拉维夫一所大学主修生物学。她与男友尤维尔(Yuval)保持着一种长期、稳定而稍微保守的关系。他们自从中学时就一直待在一起。丹妮(Dannie),一个年轻漂亮、违背传统、充满性感而野性十足的女孩,出乎意料地走进了她的生活。从此,震惊、痛苦、快乐、迷茫与恐惧塞满了阿米特的情感空间。丹妮与阿米特截然相反:阿米特过着传统的生活,为了学位、伴侣和未来的孩子紧张不安地忙碌着;丹妮却充分地、随意放松地享受生活,她喜欢尝试一切事物,把现实变成梦幻。她喜欢爱与被爱,她贪婪地生活着。可是,她也有自我毁灭的倾向,她吸食可卡因和“灵魂出窍”迷幻药,变得抑郁、沮丧并逃避责任。阿米特和丹妮坠入情网,中断了她们各自先前的关系,开始同居。“我是同性恋吗?”阿米特纳闷,“我不是同性恋,我只爱丹妮,不是爱女人。丹妮碰巧是个女人。”通过她对丹妮的爱,阿米特体验了她与尤维尔从未体验过的事情。她一方面对丹妮情不自禁,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不让自己忘乎所以,她集中精力,继续学习,准备考试。可是,丹妮对这种生活状态并不满足,为了填满空虚,她继续回应倾慕者,寻求新的体验。阿米特心生嫉妒。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自杀企图后,丹妮与阿米特关系破裂,并搬出了她们租住的公寓。阿米特回到了尤维尔的身边。几个月之后,她得知丹妮在印度的死讯。阿米特踏上了飞往印度的旅程,追寻情人的足迹,找寻事情的答案,最后一次地将自己全部奉献给丹妮。她最终来到喇嘛寺庙,在这里她听到一个关于以色列尼姑于一个寒冷而残酷的夜晚,在山顶寻求孤独受冻而死的故事。
展开
精彩书摘
    她的头一直伏在桌上,仿佛一朵凋谢的花。若不是她抬起光光的头,我根本就不会知道她竟是一个女人。尼姑坐在临窗的桌边,背对着窗外,玻璃上泪一般的小雨滴闪闪发光。绿色的地平线上没有欢乐,唯有苍凉。树上的叶子细得像针。我绝对猜不出她会是一个女人,因为她的外表没有一丁点女性的东西,似乎自打变成了尼姑,她不仅抛弃了性欲。也抛弃了性别。
    即使是坐在那儿,缩成一团,还是能看得出来她长着一个小男孩的身体。她的手臂细长而单薄,胸部扁平,乳房或许是在长袍的褶皱下消失了。她曾经剃过头,裸露的脑袋看上去很荒凉,零星、柔软的发桩已经开始冒出来。
    在她抬头以前,我以为她是喇嘛的男弟子,我还一直纳闷为什么只有他独自坐着。其他的桌子都围着三五成群的小和尚,他们穿着橘黄色的长袍,一边窃窃私语,一边飞快地咀嚼着食物。
    我知道丹妮在她生命中最后的三个月里是当尼姑的。我觉得这几个字眼听起来就令人十分的迷惑:丹妮?尼姑?我从丹妮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去顺其自然。
    我一直朝四周张望着。我在探索她的踪迹,找寻她曾走过的曲折道路。对于她这最后的旅程,我知之甚少,在追寻她的脚步中,只发现了一点点答案。
    尼姑抬起头的瞬间,我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我的目光又一次驻留在她的身上。服务员给我端来了一盘面条、煮烂的蔬菜和坚果。她抬起头,在她的脸上我发现了最后的一丝女人痕迹。细长而稀薄的睫毛,上面滚动着两滴大大的泪珠。尖尖的下巴,还有两个酒窝。
    她面前的饭桌上放着一封信,她的双眼盯着信,目光几乎不曾离开过。她眨了眨眼,动了动睫毛,眼泪还是没掉下来。她又重新开始读信。饭桌上,吃了一半的饭盘被推到一边。
    丹妮或许也教过她有关爱的知识。有时候,一些毫不相关的念头不断地侵袭着我,突然地涌入我的脑海。但这一次,我并不感到嫉妒,只是有那么一点点惊奇和一种与人分享的感觉。我很想站起来。拥抱她,看看丹妮的笔迹。丹妮或许最后也留给她一封信,就像她或许留给我的一样,有些人说她留过,有些人说没有。
    她或许也爱过丹妮,恨过她,或许她真正地爱过她,就像我爱过却不能也不愿意承认爱过。
    但是,即使这个尼姑没有爱过,她也打动了我的心,因为那封信,不管它是来自丹妮还是来自遥远的某一个人,它所唤起的眼泪向我证明,即使是在这幅我所看见的完美图画里--这或者是一种错觉。或者是一种幻想,画中的人找到了生活的目标,自信、沉着而安详--即使是在这幅图画里,也有一些不清楚的东西,小块小块模糊的地方,没有焦点,朦朦胧胧的。它向我证明,这里除此之外或许也有一个地方是留给过去的,留给记忆的,留给那些曾经存在的。或许不只是一个地方,而且饱含深意。若非如此,她是不会哭出来的。
    果真如此的话,在过去的一年里,丹妮或许仍然为我保留了一个地方,即使是她用褪色的带条纹的明信片给我写信,并寄到一个不再属于我的地址。即使是在她最后一次可能写给我的明信片上--常常都是没有日期的--写着:阿米特,我不再爱你了。我要告诉你一切都结束了。
    对那次打击的回忆所带来的痛苦几乎和那次打击本身一样深刻。那天,我第一次手捧着一捆明信片,一边抚摩着,阅读着,一边流着眼泪。沙哈跪在我面前,不知道该如何帮助我。无拘无束的小狗在公园里厮咬、尖叫,弄得小脚下的沙子四处飞扬。坐在我前方板凳上的一个人在听着随身听,不断地点着头。
    那次打击跟着飞机盘旋在好几个国家的上空,降落到特拉维夫,一直等到我来到曾经是丹妮和我的家中寻找到它,终于可以给我致命一击。谁知道这中间已经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
    我又一次全身发抖,我害怕她真的不再爱我了。而我,尽管自己否认,对她的爱却一分一秒也不曾停止过。
    我吃的很少、很慢。我曾想叫服务员送刀叉来,但又改变了主意。要刀叉干什么呢?用筷子吃饭确实很慢,而我又不急。丹妮写过,在印度,时间的概念不一样,熟悉的含义在这里消失了,时间突然与任何压力都无关了,不需要匆匆忙忙的。她在一张明信片的顶部用很大的字体写道:“和平,陋室。”然后字体开始变小,最后在明信片的底部用一堆很小的文字结束。她想要写出来的字都已经变了形。
    那个尼姑又一次抬起头,朝后仰着。在这阅读中休息的片刻,她咬起嘴唇。我又一次想起丹妮。她又曾写道:“渴望”,这个词已经不在我的词汇表中,我已经忘了,但是我感觉不到渴望。
    三点钟的时候,我站在喇嘛寺庙中的大院子里。铺平的小路四周是小树和篱笆。身着黄袍的光头和尚们蹦蹦跳跳地互相询问上课时的问题。他们讲得很快,一边大笑,一边拍手。一直到第二天我才从与一个路人闲谈中得知,拍一次手在这里代表一个问号。
    我们同意三点钟在这儿见面,因此我特别嘱咐自己不要迟到,而他已经站在我的面前了。他椭圆形的光头跟鸡蛋一样,细长的睫毛盖住了眼睛。他朝我笑了笑,但没有伸出手来。我虽然急不可待地想听他说说丹妮,但还是让他带我走进庙里。
展开
目录

译者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尾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