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外漫游:汪大波旅行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442974
  • 作      者:
    汪大波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汪大波,重庆市长寿区人,老新闻记者、作家。 <br>    1949年4月在重庆市第一中学读书时参加中国新民主丰义青年社。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从事报纸、广播电视工作50余年。1987年以来,他先后出版了《绿叶集》《新闻漫谈——育仡集》《老记新篇》《友情集》《寄情山水间》《宽松集》等9本著作。本书是他的第十部作品选集。作为资深记者,他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非凡的勤奋和敬业精神。 <br>    无论顺境、逆境,也无论担任专业记者或担任新闻单位领导人,他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始终如一,始终坚持采访写作。作为作家,他义能以饱满的热情,捕捉和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用清新的笔触予以歌颂和赞美。汪大波是一位“全能”的新闻工作者,他编采的新闻作品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通讯、消息、评论等各类新闻体裁以及散义、随笔,都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具有深厚的功力。 <br>    汪大波于1994年离职休养,今年已进入75岁,但离而不休,仍坚持笔耕不懈。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外漫游》编为十个部分:一、西南奇观,二、西北新貌,三、中南秀色,四、华东美景,五、华北画卷,六、东北风光,七、北京览胜,八、港澳之旅,九、边贸博览,十、异国掠影。全书总计选入旅行通讯220篇,还配有旅行照片。旅游地区包括了中国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50多万字的旅行通讯选集,既是具有文学色彩的通讯,又是具有新闻特点的游记;既是新闻写作上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又是作者漫游天下写出的新篇章,也是旅游文化结出的新果。
展开
精彩书摘
    05.再游大理<br>    早在1991年秋天,我曾经去过一次大理。因为忙于工作,来去匆匆,在我所写《大理行》游记中,仅重点记叙了“游蝴蝶泉”和“大理三塔”,还写了我在洱海公园和蝴蝶泉后的神摩山眺望洱海的“洱海镜头”。那次,我走到洱海岸边,却未乘舟游洱海,深为遗憾。<br>    时光如流水,转瞬间,12年过去了,我已由中年进入老年。今年秋天,我随旅游团一起,重览大理风光,目睹大理10余年来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旅游景点也锦上添花,显示出大理的发展正进入朝气蓬勃的青年时期!<br>    洱海泛舟<br>    由新建的“桃源古渡”码头登上游船,我开始了洱海环湖游。今天的游船,已不是昔日只能乘坐4人的小机动船了。我们所乘的海星号大型游船,近似长江客轮,上下4层,可载游客500人。船体彩绘雕嵌,装饰豪华,船上还有包厢、歌舞表演厅、茶座、观景台等设施,算是这个位于海拔l972米、面积252平方公里的高原淡水湖中之庞然大物啦!导游员告诉我们,采用这样的大型游轮做洱海环湖游,已经有好几年了。可见大理旅游建设发展之快。<br>    我站在船头,但见洱海水清如明镜,水平似绿毯,阳光照射下,湖光融融,闪金耀银。清风徐来,凉气拂面,心旷神怡。洱海四周,环山青翠,在蓝天白云映掩下,美丽极了,宁静极了!洱海,真不愧是“高原明珠”!<br>    洱海湖内有金梭、玉玑、赤文三岛,还有鸳鸯、马帘等四洲。游船在玉玑岛停靠后,我们登临岛上。随着旅游景点的开发,这个洱海中的大岛已改名为“南诏风情岛”,成为云南精品旅游景区之一。大理,是历史上南诏国和大理国的所在地,洱海中的这个大岛的景点建设均以反映南诏和白族风情为主。那神秘的“沙壹母”广场(“沙壹母”是大理神话传说中,被尊崇为白族始祖的妇女);那耸立着世界上最高的汉白玉观音雕塑像的“云南福星广场”;那以唐代建筑风格为基调,融南诏、吐蕃建筑风格为一体,显现南诏时期多民族文化特征的“南诏行宫”;以及体现白族文化精华的“本主广场”等新景点;加之岛上古榕成荫,林木依依和四周湖水环抱、碧波掩映,构成了优美迷人的风光,令人流连不舍。<br>    我们还观赏了湖中一个小岛——小普陀岛。这个小岛,实际上是湖中一块巨大的礁石。传说是当年观音菩萨开辟大理坝时留下的镇海之印。有了它,海水不成灾,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岛上的小庙为阁式建筑,始建于明朝,主要供奉的是观音,原名观音阁,后名小普陀。岛小而美,尤其是那一米多高的仙人掌丛,生机蓬勃,气势不凡,十分引人注目,我觉得小普陀好像洱海中的一颗钻石。<br>    我回到船舱,在表演厅观赏优美的白族歌舞表演,同时品尝闻名遐迩的白族“三道茶”。第一道是苦茶,味苦,能止渴生津;第二道是甜茶,能提神补气;第三道是回味茶,满口清香,很有回味。这神奇的苦、甜、回味三道茶,不但很富情趣,口感极佳,而且富有“人生先苦后甜”“甜从苦来”的哲理。<br>    3个多小时的环湖游快结束时,秋风骤发,水波兴起,继而风大,波涛汹涌。一阵阵的洱海涛声,好似欢乐的乐曲,送我们上岸返程,祝我们旅途平安。<br>    苍山神思<br>    雄伟的苍山濒临洱海,南北长45公里,宽20公里,共有十九峰,最高峰海拔4122米。两峰之问夹一溪,形成十八溪,潺潺溪水,流人洱海。苍山洱海是大理奇丽风光的主体。我站在大理城楼,那峰峦叠翠的苍山历历在目,那碧波万顷的洱海犹在脚下。苍山洱海,风光灿烂,互相衬托辉映,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两颗珍贵的明珠。<br>    今日登苍山(又名点苍山),已经有了两条索道。一条是由山脚一塔寺附近至中和峰中和寺的苍山索道,另一条是由山脚感通寺至马龙峰的感通大索道。这两条索道的建成,也展示了大理旅游事业的新面貌。我坐在缓缓行进的索道上,那葱茏的点苍山,碧蓝的洱海湖,悠久的大理城,一览无余。我仿佛看到了山里的一处处山花和一层层大理石,它的青翠挺拔,令我倾倒;我似乎瞧着了湖中的一群群游鱼和一艘艘旅游船,它的秀丽妩媚,叫我喜爱;我真切望见了在青山碧海和古塔遗碑映衬下的大理古城,引发我悄然神思。<br>    ——那不是外貌与北京天安门城楼相似,城门墙上有着“大理”二字的大理古城楼吗?那翘檐红瓦、画栋雕梁以及城楼前小广场上的丛丛鲜花是多么艳丽、光彩夺人!我知道,历史上的大理古城始建于公元779年(唐大历十四年),曾经是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元朝灭大理国后,旧城毁弃。现今的大理城建于公元1882年(明洪武十五年),有四座城楼和四座角楼。清代又两次重修。今天我们看到的城楼,是近年来修复的。它标志着大理悠久的历史和唐宋时期曾经是云南地区的政治中心。<br>    ——那不是大理古城的纵横街道吗?用碎石铺成的“三月街”,一平如砥的复兴路及10多条里、坊,展示着昔日古城的风貌。历史上,大理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大理石制品和工艺美术品等进入国际市场,这里曾被辟为英国商埠,著名的“洋人街”至今尚存。我见到大理城郊包括喜州一带的平坦而巨大的坝子,一马平川,平畴沃土,农田相连,稻香袭人,使我感觉到好像进入了四川的成都平原,又好像来到了江南的鱼米之乡……这一切告诉我们,大理也曾经是云南地区的经济中心。<br>    ——那不是翘檐画脊、古色古香的“文献楼”吗?那不是悬于楼上的“文献名邦”匾额吗?它字如斗大,绿字黑底,苍劲醒目,是清康熙王朝为大理颁发的著名匾额。还有那象征着人民智慧的大理三塔,那祟圣寺、感通寺、宝林寺、佛图寺、灵塔、南诏德化碑等文物古迹……所有这些,都标志着一千多年前,大理曾是云南地区的文化发祥地,不愧享有“文献名邦”的称号。<br>    ——那不是苍山脚下的观音塘(又名大石庵)吗?殿宇巍峨,树木森森,供奉着观音菩萨嘛。庵内观音“负石阻兵”的传说,更令我神思悄然:传说古代有兵侵犯大理,观音为解救人民,化为老妇,用草绳拴着一尊巨石,背负身上,行于路中。士兵们见了十分惊恐,认为大理老妇威力尚且如此巨大,何况青少年呢?于是不攻自退。庵内观音老母像前楹联日:“菩萨慈悲心寻声救苦,解危千百姓;观音化老母身负巨石,惊退万重兵。”难怪大理各族人民对观音有特殊的感激之情!许多寺庙、景点都有观音的塑像和传说。无论古今中外,广大人民总是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br>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西南奇观<br>西藏<br>拉萨的魅力<br>云南<br>1.又一个“女儿国”——泸沽湖记游<br>2.香格里拉探秘<br>3.走马丽江<br>4.大理行<br>5.再游大理<br>6.“莺歌燕舞”在何处<br>7.九乡奇观<br>8.夜游建水城<br>9.石头森林——路南石林见闻<br>lO.绿色之梦——走进西双版纳<br>11.重上大观楼<br>12.滇池记趣<br>13.登龙门<br>14.金马与碧鸡<br>15.昆明金殿<br>贵州<br>1.水帘洞和大瀑布<br>2.神奇的龙宫<br>3.地下仙境——白龙洞<br>4.甲秀楼长联<br>5.黔灵枫叶红<br>6.天星盆景<br>7.花溪山水<br>8.“史无前例”的地方<br>9.赤水四题<br>四川<br>1.雪山冰川行<br>2.再上峨眉山<br>3.青城山探幽<br>4.车海奇观——成都街头速写<br>5.竹林公园——望江楼<br>6.森森柏下人如流——武侯祠速写<br>7.伟大的人——都江堰散记<br>8.成都杜甫草堂游<br>9.观梓州杜甫草堂<br>lO.李白故里展新姿<br>11.奇峰古刹话窦圌<br>12.七神柏与风流树<br>13.七曲山记行<br>14.邓小平旧居的楹联<br>15.谒“儒将”故居<br>16.白璧微瑕——三苏祠观光记<br>17.则天庙和黑龙潭<br>18.乐山情<br>19.四进绵阳<br>20.攀枝花<br>21.香城风景<br>22.盐都记游<br>23.初访月亮城<br>24.绿色的海——长宁竹海速写<br>25.峰奇洞异石海宽——兴文石林剪影<br>26.戎州新貌<br>27.九寨路<br>28.黄龙吟<br>29.中国死海漂浮<br>30.大邑游<br>31.古城、古国、古文化的缩影——三星堆、金沙博物馆参观记<br>重庆<br>1.重庆林园的谈判桌<br>2.小峨眉——缙云山<br>3.峡谷中的泉园——北温泉<br>4.南泉新景<br>5.统景温泉<br>6.佛图·鹅峰·枇杷<br>7.长寿湖秋声<br>8.龙水湖掠影<br>9.古艺术画廊——大足石刻<br>10.二进“鬼城”<br>11.雪玉洞<br>12.贴在石壁上的彩楼<br>13.长江三碑林<br>14.三峡抒怀<br>15.奇美的小三峡<br>16.探奇·访奇·赏奇——石柱旅行三题<br>17.无声的竖琴<br>18.江水滔滔<br>19.春游钓鱼城<br>20.第二次到乌江<br>21.桃花源今昔<br>22.武隆美<br>23.泛舟小南海<br>24.秀山行<br>25.重上四面山<br>26.罕见的黑石林<br>27.廊坊式古镇<br>28.三上金佛山<br>29.金刀峡<br>30.黑山谷<br>31.水溶洞<br>32.鸟语林<br>33.野生动物世界<br>34.双桂堂散记<br>35.重庆的榕树<br>36.重庆观夜景<br>37.重庆三花<br>38.喜乘农村夜班车<br>第二部分  西北新貌<br>新疆<br>1.乌鲁木齐赞——新疆纪行之一<br>2.火焰山今昔——新疆纪行之二<br>3.妩媚的天池——新疆纪行之三<br>4.石河子新图——新疆纪行之四<br>宁夏<br>今日银川<br>陕西<br>1.华山路<br>2.续《华山路》<br>3.“三黄一圣”游记<br>4.在西安古城墙上漫步<br>5.西安古今<br>6.世界奇迹——秦兵马俑<br>7.大雁塔<br>8.访乾陵无字碑<br>9.重游骊山<br>10.寒窑与马嵬坡<br>青海<br>1.西宁新姿<br>2.祁连三题<br>甘肃<br>1.从敦煌到嘉峪关<br>2.兰州滨河公园观光<br>第三部分  中南秀色<br>湖南<br>1.南岳独秀<br>2.和谐凤凰<br>3.赏美的天堂——张家界旅游札记<br>4.名楼巨湖不朽篇章——岳阳楼记游<br>5.君山半日<br>6.香浓绿翠见长沙<br>河南<br>嵩山行<br>海南<br>1.海口散记<br>2.夏城——三亚<br>广东<br>1.神奇的“天堂”<br>2.雨洒黄花岗<br>3.越秀层楼<br>4.从深圳到珠海<br>5.“金三角”印象记<br>6.斗门行<br>7.南海风<br>8.花城花塔<br>广西<br>1.桂林冬游记<br>2.柳侯祭<br>3.鱼峰山<br>4.龙潭趣<br>5.半城绿树半城楼——南宁印象<br>湖北<br>1.武当之巅<br>2.江城一瞥——武汉观景之一<br>3.东湖泛舟——武汉观景之二<br>4.黄鹤新楼——武汉观景之三<br>5.峡东“三游洞”<br>6.夜过葛洲坝<br>第四部分  华东美景<br>山东<br>1.泰山忆<br>2.再登泰山之顶<br>3.喜游“三孔一城”<br>4.泉城之夏<br>5.大明湖半日<br>6.“神仙宅”与“神仙阁”<br>江苏<br>1.重游南京<br>2.园林之城——苏州<br>3.鼋头渚观光<br>4.美哉,扬州<br>5.秦淮河<br>6.玄武湖<br>浙江<br>1.喜观钱江潮<br>2.何日再重游——西子湖之忆<br>福建<br>1.福州的山<br>2.鼓浪屿<br>3.闽南佛国——泉州<br>安徽<br>黄山松<br>江西<br>1.庐山梦<br>2.登滕王阁<br>上海<br>!.浦东的春天<br>2.旅沪札记<br>3.大海情缘<br>第五部分  华北画卷<br>山西<br>1.北岳览胜<br>2.踏着秋风访晋祠<br>3.太原双塔<br>4.造神与信神——五台山随想之一<br>5.智慧与法力——五台山随想之二<br>6.人性与百姓——五台山随想之三<br>内蒙古<br>1.海拉尔松<br>2.内蒙古情结<br>天津<br>天津行<br>河北<br>1.保定“苦莲池”考<br>2.秦皇岛<br>3.姜女庙和秦始皇<br>4.大海的路<br>5.观海上日出<br>6.承德春色<br>7.皑皑冬雪<br>第六部分  东北风光<br>辽宁<br>1.双色海<br>2.丹东行旅<br>吉林<br>叫“皇帝梦”灰飞烟灭——看长春伪满<br>皇宫<br>黑龙江<br>1.太阳岛<br>2.鹤乡美<br>3.望大庆<br>第七部分  北京览胜<br>l.登长城<br>2.长城之忆<br>3.啊,卢沟桥!<br>4.东交民巷散记<br>5.春霄颐和园<br>6.万幅彩画廊<br>7.圆明园漫步<br>8.北京的“坛”<br>9.楠木殿和神路<br>10.年轻的白广路<br>11.红楼大观<br>12.猎人之乡<br>13.北京头发胡同闲步<br>14.谒文天祥祠<br>15.清明旅途想清明诗<br>第八部分  港澳之旅<br>1.初到香港<br>2.走进澳门<br>第九部分  边贸博览<br>1.从黑河到海兰泡——中俄边贸目睹记<br>2.南疆孔雀飞——中缅边贸见闻之一<br>3.跨过畹町河一一中缅边贸见闻之二<br>4.情满瑞丽江——中缅边贸见闻之三<br>5.西南沙头角——中缅边贸见闻之四<br>6.人类呼唤“三和、三少”——世界园艺博览园散记<br>第十部分  异国掠影<br>1.扩大开放的新课题——赴越考察纪行之一<br>2.新奇的“丝绸之路”——赴越考察纪行之二<br>3.河内市场一瞥——赴越考察纪行之三<br>4.开放互补促互利——赴越考察纪行之四<br>5.“希望像中国人民一样幸福”——赴越考察纪行之五<br>6.访越拾趣<br>7.老街走马游<br>8.泰国旅行札记<br>9.海上花园之国——新加坡<br>10.缅甸一日游<br>11.欧洲八国漫游记<br>代后记<br>我的新闻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