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革命战争纪实.解放战争.东北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42619
  • 作      者:
    侯树栋,范震江,刘统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革命战争,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英雄辈出的伟大军队。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朱德同志等10人被授予元帅军衔,粟裕同志等10人被授予大将军衔;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7名,被授予中将军衔的175名,被授予少将军衔的800名。这一千多名将帅,无不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沙场猛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诞生
  的第一天起,便具有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不仅在战略战术上高敌一筹,而且能以高昂的士气压倒一切敌人,从而创造出无数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些战争奇迹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坚强正确的领导,是人民军队广大官兵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崇高信念,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优秀品格。人民军队这种不怕牺牲、视死如归、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是激励新一代军人建功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展开
精彩书摘
    11月下旬苏军强迫中共中央东北局和所属部队退出沈阳、长春和哈尔 滨三大城市后,自己却按兵不动,毫无撤走的意思。12月4日蒋经国、张嘉 墩乘飞机返回长春,与苏方交涉国民党政府的接收问题。他们会见马林诺 夫斯基元帅,通报国民党政府将向长春和沈阳空运部队,建立政府机构, 要苏方给予协助,特别是解除“非法武装”。马林诺夫斯基元帅表示同意 后,就提出了条件:如果要求苏军在1946年1月3日撤退,国民党政府方面 必须将东北接收完毕。否则,苏军就必须有军队驻在东北。苏方明知国民 党当局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接收东北,便以此要挟,延缓撤军。 话题一转,马林诺夫斯基与张嘉墩谈起东北经济合作问题。张嘉墩说 :根据中国外交部1945年9月18日给苏联政府的照会,日本在东北的一切工 矿资产都要作为战争赔偿交给中国。苏军撤退以后,两国政府可以签订贸 易协议,苏方可以派技术人员,可以在东北投资。马林诺夫斯基没有表态 ,但脸上很不高兴。后来苏方的经济顾问斯拉德考夫斯基向张嘉墩摊牌说 :东北的工矿企业都是苏军对日作战的战利品。东北最重要的154个工矿应 由中苏共管。考虑到中国的主权,苏联可以让出50%的股份给中国,作为 中国与苏联合作经营的资本。张嘉墩大怒,回答苏联顾问说:中国对于战 利品的解释与苏方不同。动产可以作战利品,不动产不是战利品;实物可 以作战利品,权利不能作战利品。双方谈判不欢而散。 但是在苏联撤军问题上,国民党政府却改变了立场,从要求苏军尽快 撤走变为挽留苏军。国民党代表向苏方说明:他们的军队在向东北进军过 程中,由于非政府军队的出现(指共产党军队)而受到很大困难。如果苏军 按规定时间从东北撤退,国民党政府就要面对极为困难的局势。既不能把 军队运到东北,也无法组织政府机构。所以请求苏军缓撤一个月,到1946 年1月再走。这正是苏方求之不得的事,所以很痛快地答应了。 中国的内战和苏军在东北延期撤军,引起美国政府的强烈关注。在雅 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之所以牺牲中国的利益,向斯大林作出重大让步,就 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保证美国在远东的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 三个多月,但中国的和平不但没有到来,还有爆发全面内战的危险。中国 不和平,美国的利益就得不到保证。如果美国卷入中国内战,美国朝野是 不会答应的。前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站在蒋介石一边压制共产党,把事情 搞得一团糟,被迫辞职。1945年年底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修改对华政策, 他认为,现在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中国帮助维持和平。在政治、经济和 有限的军事方面支持蒋介石,但不直接介入中国的内战。他任命德高望重 的五星上将马歇尔为特使,来中国重建和平。在临行前的密谈中,杜鲁门 和马歇尔一致认为,如果中国的内战继续下去,中国将出现分裂,苏联可 能重新霸占满洲。那么美国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目的就没有达到,美国在中 国做过的一切努力也是白费力气。12月15日,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 表示希望中国停止武装冲突,协商解决内部的分歧,扩大政府的基础,同 时保证美国不会使用武力干涉的方式影响中国的内争过程。16日,苏美英 三国外长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公报表示一致支持中 国的“统一与民主”,赞成国民政府中应有“民主党派之广泛参与”,要 求中国停止内部冲突。苏美两国外长还宣布:双方军队在完成各自的任务 后,将尽早撤离中国。由于国际形势的这些变化,饱经战火的中国大地再 次露出了和平的曙光。当马歇尔特使来到中国时,受到国共双方的共同欢 迎。 从中共中央来说,在重庆谈判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刘少奇就都希望 能与国民党达成协议,实现和平。尽管毛泽东提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的口号,但中共领袖们清楚,以我军现有的实力,还无法与国民党军队 抗衡。解放区经过八年抗战,搞得很苦,急需一个和平时期休养生息。再 打,人民也受不了。重庆谈判时,刘少奇等在9月26日给毛泽东、周恩来的 电报中就说过:“我们真愿和平。”毛泽东在与蒋介石会见时也说:“和 为贵”。蒋介石也对毛泽东表达了这种愿望。据当年与毛泽东一起到重庆 的胡乔木同志回忆,蒋对毛泽东说:我们二人能合作,世界就好办。国共 两党,不可缺一,党都有缺点,都有专长。我们都是五六十的人了,十年 之内总要搞个名堂,否则对不起人民。他还对毛泽东说:共产党最好不搞 军队,如你们专在政治上竞争,那你们就可以被接受。毛泽东回答说:完 全赞成军队国家化,军队应变为国防军,只为国防服务,不为党派服务, 党则全力办政治。但是,毛泽东心里完全明白,离开了军队和武装斗争, 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所以当美国大使赫尔利强 迫毛泽东答应蒋介石提出的缩编共产党军队的方案时,毛泽东忍耐着与他 周旋。回到延安后愤怒地说:“美国政府、魏德迈、赫尔利对我们很坏!” 但毛泽东对蒋介石倒抱有乐观态度,回到延安后毛泽东对中央领导人说: 我看蒋介石凶得很,又怕事得很。我看现在是有蒋以来,从未有之弱。兵 散了,新闻检查取消了,这是18年来未有之事。说他坚决反革命,不见得 。但是这些小范围内的谈话,毛泽东从未在党内公开说过。 国民党军队从山海关步步进逼,我军又退出沈阳等大城市,中央就已 经承认,东北已经无我独占局面。但是,退而求其次,我们能在东北据有 一定的地盘,也是好的。12月10日,任弼时代表中央书记处致电彭真,指 示东北局改变宣传方针。提出“不是表示完全拒绝国民党进东北,而是要 求民主,实行地方自治,并主张建立地方联合政府。”“要求八路军也有 驻东北之权。” 当中共中央得知杜鲁门12月15日的对华政策声明和赫尔利辞职的消息 后,对马歇尔使华表示了明确的欢迎。12月19日刘少奇代表中央给各解放 区发出指示说:“由于我三个月的坚决自卫斗争,已使赫尔利在美国倒台 ,使杜鲁门在本月15日发表对华政策的声明,宣布中国内战要停止,国民 党一党专政要结束,并约束在华美军的行动,使不影响中国内争的过程。 这就是说美国已决定不直接参加中国内战,不援助蒋介石武力统一中国, 而援助中国的和平统一。所有美国政策的这些变动,对中国人民要求和平 民主的当前斗争是有利的。虽然美国政策在基本上仍然是扶助蒋介石的(这 是美国一贯政策,罗斯福亦如此,我们不可存幻想),在美国对华政策这种 新的变动下,马歇尔即将来华,政治协商会议即将开幕,恩来、剑英同志 等已到重庆,我们准备利用杜鲁门的声明,在政治协商会议上向国民党展 开和平政治攻势,以配合解放区的自卫战争。”指示要求各解放区注意:1 、对国民党军队暂时不作大的进攻;2、在政协会议上宣传我党主张;3、 对在华美军和记者采取友善态度。 P88-91
展开
目录
总序
引子 “大时代展开了!”
第1章 重庆谈判
第2章 捷足先登进沈阳
第3章 十万大军闯关东
第4章 万事开头难
第5章 接收碰壁
第6章 初战山海关
第7章 锦州战役计划未能执行!
第8章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第9章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第10章 和平的烟雾
第11章 秀水河子和沙岭战斗
第12章 平息通化叛乱
第13章 张莘夫事件与反苏浪潮
第14章 从和谈到破裂
第15章 夺取回平、长春
第16章 四平保卫战
第17章 退过松花江
第18章 《七七决议》指明方向
第19章 林海雪原剿匪记(一)
第20章 林海雪原剿匪记(二)
第21章 夜幕下的哈尔滨
第22章 清理内部,重整旗鼓
第23章 新开岭战役
第24章 际云来到七道江
第25章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一)
第26章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二)
第27章 拾破烂建炮兵
第28章 暴风骤雨(一)反奸清算和“煮夹生饭”
第29章 暴风骤雨(二)砍大树挖财宝
第30章 暴风骤雨(三)反“左”纠偏,平分土地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