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那一年,我们出川抗战(关河五十州亲笔签名版)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4378139
  • 作      者:
    关河五十州
  • 出 版 社 :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比《八佰》更壮烈、更真实、更热血的抗战史诗!句句是抗战意志的坚定,字字是为国舍身的决然。壮士许国,不必相送!

 

☆关河五十州继《一寸河山一寸血》《虎部队》之后,再次开说正面抗日战场!无川不成军!川军抗战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伤亡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

抗战期间四川出兵总计约340万人,平均每17个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线,抗日军队中平均每5人就有一名川军。揭秘这支抗日铁军的必读书!

☆真正地把“一寸河山一寸血”演绎到了.川军参加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娘子关战役、滕县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等正面抗日战场几乎所有的大会战,本书进行了忠实的记录和解说。

☆不仅有全局性的视野,也有基层官兵、外国记者等的微观视角,揭秘正面抗日战场的细节和真相。

——一个伤兵静静地靠着墙坐着,头上裹着大绷带,脸色煞白。他的情况引起了史沫特莱的注意,史沫特莱尽量用温和的语气问他:“你给我讲讲,你是怎样负的伤?”伤兵艰难地张了张嘴,似乎想说话,可是却发不出声音。旁边有人替他回答:“他是一个机枪手。”在做了很大的努力之后,伤兵才费力地说了一句:“这算得什么——一点子小事,为了国家。”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弱,随后脑袋垂了下来。

——在队伍快要出发时,王建堂的父亲王者成通过邮局给县政府寄来一份包裹。包裹里是用一块大白布做成的旗帜,旗的正中写着一个斗大的“死”字,左右两侧分别写着几行小字,右边是“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上尽忠”,左边是“……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晚上赵步云钻在山林里,天亮后,他决定下山寻找大部队。路过昨天的战场时,横尸遍野的景象重新呈现在眼前,他慢慢地走过去,看到战友们伤口全都在胸前,可见全都是向前冲锋时倒下去的,没有一个逃兵。

——村民李劦上山捡炮弹壳,发现一个士兵还没断气,就把他背到山上一个窑里安置。这个士兵年纪很小,才十六岁。李劦每天悄悄送汤面上山给他吃,小兵活了下来,但是过了二十多天后还是无法下床。“大叔,你明天别送饭了,我晓得我哥也死了,我这辈子是回不了四川了。”李劦也没多想,便随口安慰了一下小兵便离开了。没有想到当他第二天上山送饭时,却发现小兵已经自杀了。

——王超奎是川军奋勇顽强精神的一个代表。宋美龄在重庆发表广播讲话,说:“中国只有断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守长沙的王超奎就是例子。”此后她在赴美国争取外援时,仍一再拿王超奎举例:“像王超奎少校这样战至最后一弹,最后一人,在中国士兵中是极寻常的,算不得稀罕的事情。

 

 


 



展开
作者简介

关河五十州,畅销历史纪实作家,其作品立论客观严谨,史学基础扎实,史料运用力求丰富和全面,注重采用口述史料等第一手资料,同时兼以文学笔法,行文简洁明快,注重阅读体验,条分缕析而又富有历史的思辨性,读者面极广。

代表作有《一寸河山一寸血》《虎部队》《四川王和他的天下》《战神粟裕》《彭大将军》《谋帅刘伯承》《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张作霖大传》《中原大战》《晚清帝国风云系列》《康熙大帝》等;今日头条的签约作者,开设的历史自媒体栏目阅读量近亿计。

 

与作者互动

新浪微博:@关河五十州围脖

QQ读者群:142742771

“今日头条”入驻号:八千里路云和月

百度贴吧:关河五十州吧


展开
内容介绍

“无川不成军”,抗战期间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战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

在七七事变后的八年拯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中,300余万川军将士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战争的第一线。他们在刘湘、邓锡侯、李家钰、杨森、王陵基、唐式遵、王缵绪等将领率领下,凭着简陋的装备、贫瘠的补给,奋勇抗战,为国战喋血。

他们参加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娘子关战役、滕县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等正面抗日战场几乎所有的大会战,真正地把“一寸河山一寸血”演绎。

本书以丰富的中外历史资料参照,激昂而真实地再现了川军在正面抗日战场上的悲壮征程。不仅有全局性的视野,也有基层官兵、外国记者等的微观视角,对川军的装备、战法、高中层将领与基层士兵,川军与国民党其他派系及共产党武装的关系,中日军队战力对比等真实情况都有着细节丰富的刻画和解读。句句是抗战意志的坚定,字字是为国舍身的决然。

 


展开
精彩书摘

死字旗

王缵绪组建第二十九集团军后,因兼任代理四川省主席,经报准蒋介石同意,遂由集团军副总司令许绍宗代理总司令职务并率军出川抗战。

虽然并非首批出川抗战部队,但集团军官兵杀敌卫国的情绪仍极为高昂。士兵王建堂参军前是四川安县的一名小学教员,武汉会战前,他组织了一支一百七十六人的队伍,向县政府请缨杀敌。县长成云章当时正接到任务,要派几百名“特征壮丁”参军,见王建堂等人自动请缨,自然是喜不自胜,当即表示欢迎,并将他们编成“安县特征义勇壮丁队”送往军营。

就在队伍快要出发时,王建堂的父亲王者成通过邮局给县政府寄来一份包裹,要求转交给将要出征的儿子。包裹里是用一块大白布做成的旗帜,旗的正中写着一个斗大的“死”字,左右两侧分别写着几行小字,右边是“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上尽忠”,左边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原来这是一面“死字旗”,王者成希望能够以此勉慰儿子:只需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而无须有后顾之忧!

县长成云章看到“死字旗”后如获至宝,认为是兵役宣传的上好资料,便没有马上转给王建堂。直到一个月后,县里为义勇壮丁队召开群众欢送大会,在会上,成云章对“死字旗”反复进行了宣扬,之后才将旗转发给王建堂。消息传开,新闻记者特地登门采访,采写了相关文章在报上刊登,文章标题为“模范父亲”,除此之外,四川军管区还给王家送去一道匾,匾上题“父义子忠”以及“义民王者成送子出征光荣”。王建堂参军后,被编入第二十九集团军四十四军,他在抗日前线作战七年,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负伤四次,每次都是用“死字旗”包裹伤口,真正实践了父亲“伤时拭血”的嘱托,这是后话。

1938 年5 月,集团军各部分别在成都、永川、万县三地集中,随后乘轮出川。部队在武汉休息了三天,本来据说五战区要派员来点验部队,对武器装备该补充的也要补充,但后来并没有人来点验,武器补充也成了画饼。

7 月上旬,集团军各部陆续抵达前线。他们头戴斗笠,脚蹬草鞋,行军前的草鞋也大多磨烂了,不少人来不及做新的草鞋,就干脆赤脚跋涉,弄得皮破血流,一路上都有人问他们:“你们是啥子部队,怎么还穿着草鞋?”

这些“草鞋兵”别看装备简陋,其实多数都是具备一定军事知识和经验的老兵。他们一到前线,便按照地形和火力的需要,构筑出多线线阵地,其中一线阵地供和日军作战时射击所用,二线阵地供在敌机轰炸和大炮轰击时部队隐蔽所用。阵地上要挖一米多深的战壕,每隔十几米还要挖一个两米深的掩蔽坑,上面用树枝架满,再盖上厚厚的泥土,各个阵地都以战壕相通,使之连成一片。

从当月中旬起,敌人便向集团军发起了进攻,战斗打响后,廖震军首先在太湖、宿松一带与敌人激战,接着许绍宗军(许绍宗兼任军长)也在黄梅、广济一带阻敌。

许集团主要由留川部队组成,武器装备即便放在川军中也算差的,步枪多为汉阳造或川造杂牌步枪,机枪是川造轻机枪,所辖两军没有一门高射炮,各师也没有一门山炮、野炮乃至重机枪,通信器材更是极度缺乏。可他们面对的敌人却是日军第六师团,后者号称是日本陆军中最强悍最具战斗力的部队,部队武器精良,从师团到联队、大队、中队,都有相应的山野炮和步兵炮配备,这决定了川军单单依靠饱满的抗战激情和在内战中积累起来的军事经验,根本无法取胜。截至8 月初,太湖、宿松、黄梅、广济等四县先后陷落,集团军被迫退守黄梅、广济以西山地。为了阻止日军继续西犯,杨勤安师急赴黄梅多云山附近布防,但当杨师先头部队赶到指定地点时,少部分日军已占领了多云山。趁敌立足未稳,杨师的一个加强营发起攻势,经过几小时的激战,终于将敌人击溃,占领了多云山。

黄梅以西至多云山脚下均系农田,许集团占领多云山给黄梅之敌造成了极大威胁,但由于山顶制高点的瞭望哨及山下便衣游击队的严密监视,敌人在一有行动就会被守军所发觉,因此敌人也不敢贸然发动进攻。更重要的是,敌人在前一阶段作战中伤亡也非常大,暂时已失去进攻能力,于是只得一边在黄梅、广济休整,一边等待后方新兵补充。

趁此机会,第五战区根据大本营电令,决定派许集团实施反攻,具体攻取目标为黄梅及黄梅与广济间的大河铺和金钟铺(合称大金铺)。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男儿立志出夔关(淞沪会战) //001

 

来到淞沪战场,看到日本兵手里有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好武器,这些川军子弟从内心里爆发出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如何闪避子弹,避免伤亡,而是赶快把武器抢过来,因此在向团出现了别的部队里没有的奇观:若干人一拥而上,前仆后继,即便用刺刀和枪托又刺又打,也要拼着命把对面日军的歪把子轻机枪和三八大盖给抢到手。

 

第二章 死有重于泰山(娘子关战役、广德大捷) //027

 

长期以来,刘湘等人一边呼吁联合抗战,一边与蒋介石展开明争暗斗。有人出语讥讽,说你们只会坐地打冲锋,高呼抗日,其实不过都是内战专家而已。刘湘愤愤地说:“我过去打了几十年内战,都报不出账来,脸面上甚不光彩。今天大敌当前,好不容易有了枪口对外、一致抗战的机会,正好尽力报效国家,昭信于国人,从而洗刷自身污垢。”

 

第三章 “焦土抗战”的涵义(收复平遥、濮阳山战役、滕县保卫战) //063

 

山东原本是韩复榘的地盘,韩军西撤时,军纪荡然,抢掠无度,民众一边遭受着日军入侵的践踏,一面还要被韩军蹂躏。及至川军入鲁,人们发现这支军队与韩军完全不同:鲁南大地已是冰天雪地,川军中仍有人穿着短裤,但官兵纪律严整,沿途秋毫无犯,与韩军形成鲜明对比。

 

第四章 最悲壮的一幕(东阳关战役、长治保卫战、南京保卫战、安庆保卫战、湖口战役) //105

 

西充“锤子兵”傅继尧在撤退时,突然觉得胸口被什么东西叮了一下。卫生兵正巧过来检查,一看大吃一惊,只见一颗子弹从傅继尧的后背射入,当胸穿出,但令人称奇的是,子弹从其肺叶间穿过时,却并没有打伤他的内脏,而后从前后肋骨间进出,连骨头也没碰到一下!“打不死的锤子傅继尧”的名号也因此传遍了全师。

 

第五章 在血盆里抓饭吃(武汉会战) //149

 

由于川军士兵人人皆穿草鞋,且长于爬山冲锋和夜战,所以“草鞋兵”早已成了川军的别号,连日军俘虏都惊叹:“中国的草鞋兵真勇敢!”指挥许集团军作战的兵团司令廖磊对出击部队分别进行奖励,并给予好评:“四川军队武器劣而打仗勇敢,指挥官指挥有方,甚为可嘉。”

 

第六章 生离死别的那一瞬间(罗盘山之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 //185

 

川军原来的拼刺术属于北洋时代的遗留,是一种花枪刺法,这种刺法破绽很多。在经过无数次白刃战的血拼,付出惨重代价后,大家发现原来日军的拼刺技术更为直接有效,所以当时川军各部就有了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即一旦俘虏到了日本兵,就想方设法让日本兵教授刺枪术。

 

第七章 大地在颤抖(第一次长沙会战、冬季攻势) //233

 

在1939 年冬天,那个野草枯黄、浓霜雪白的季节里,各路川军将士仍然以命相搏,尽最大可能削弱了敌人的力量。在一座日军因撤逃而废弃的兵营里,人们发现了这样一段日文词句:“到处是死亡和战斗,现在我也受伤了。中国地广人众,力量无穷,我们像大海之一滴,少得可怜。这场战争,没有目的,我要回家,今生不能。”

 

第八章 一本万利的买卖(枣宜会战、第二次南昌战役、上高会战) //267

 

上高会战是在敌我投入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所取得的一次空前大捷,按很多老兵的说法,它是第二十六师在整个抗战期间打得最漂亮的一仗。军委会特颁赐王克俊师以第二号武功状,抗战中受颁此奖状的部队不多,尤其在上高会战受颁第一号武功状的是中央军的王牌部队王耀武军,王师作为地方军能居于其后,实属不易。

 

第九章  笑谈渴饮倭奴血(第三次随枣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 //319

 

在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各军中,以第二十军(杨军)为最出色,杨森一度代替薛岳指挥整个战区的作战,更是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会战结束后,薛岳对杨森说,像新墙河这样的防守任务,只有第四军和第二十军才能胜任,而现在,“只有第二十军才能守得住!”

 

第十章 中国只有断头的将军(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 //363

 

许国璋逐渐清醒过来,问及战况,得知陬市已被敌人占领,部属突围未成,伤亡殆尽,深感责任未尽,不由失声痛呼:“我是军人,应该死在沙场上!你们把我运过河,这是害了我!”说完后,又昏了过去。再次醒来时,他乘人不备,用手摸到身边卫士的手枪,开枪自杀,壮烈殉职。

 

第十一章 死到沙场是善终(豫湘桂会战) //409

 

李家钰既是抗战时期牺牲于前线的两位集团军总司令之一(另一位是张自忠),同时也是为国捐躯的川军最高级别将领。国民政府为此特发褒扬令,并追赠他为陆军上将。在众多写给李家钰的挽词挽联中,诗人柳亚子的挽词尤为令人动容:“万里中原转战来,前师忽报将星倾。归元先轸如生面,化碧苌弘动地哀。”

 

第十二章 誓死不当亡国奴(衡阳保卫战、衢州保卫战、温州战役) //445

 

杨森从中领悟到了一点作战之道:红军平时从不固定一处,而是不停运动,一旦集结起来,便能以大搏小,轻易斩来敌于马下。杨森平时就爱琢磨打仗的事,所谓的杨森战法也是以破袭战、运动战为主,因此这方面的启示让他很是高兴,也增强了东山再起的信心。

 

第十三章 最为艰难的一段日子(安仁阻击战、桂柳会战) //487

 

川军在内战中的那些恩恩怨怨,在王泽浚这些小辈人眼里,似乎很了不得,其实他们都是打完架就喝酒,彼此之间仍是你哥子我老弟的关系。比如郭汝栋也背叛过杨森,淞沪会战时彼此还一样相互照应,王陵基更与杨森曾是冤家对头,但在湘北前线,双方的配合很是默契。

 

第十四章 我们胜利了(老河口保卫战) //521

 

除了这个娃娃兵外,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个士兵,他们都散坐着,显得既疲惫又落寞。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士兵唱起了歌,歌词内容似乎跟他们的四川家乡有关,从一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其他人也都跟着唱,唱着唱着,有人哽咽失声,哭了起来,之后所有人都哭了,一边哭一边唱,一边唱一边哭。从那天晚上后,王惟发再也没有见过这些士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