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戏剧部分
第一章改良传统戏曲的先声
一、中西戏剧文化的碰撞
新与旧、中与西的文化矛盾,可以说一直纠缠着中国的文化思想界,并且贯穿于整个20世纪,以各种形式表现为文化论辩的议题。一个落后的民族走向世界、迈向世界性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总是不可避免地烙上痛苦的精神求索的印记。
关于东西文化碰撞的激烈程度,有一个事例或可证明:
1877年,即清光绪三年,当朝二品大员郭嵩焘奉命出使英、法,这是清政府正式派出公使的第一人。这个湖南人不仅在英、法博览群书,而且胆识过人,不仅推崇西方的文化传统,而且把“巴夫子”(柏拉图)、“亚夫子”(亚里士多德)与中国的先贤圣人“孔夫子”、“孟夫子”相提并论。消息传到国内,立即引来一片骂声。当时占据中国思想界主流的人,仍然是一批所谓正统、保守的忠君遗老,他们坚持认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就当时的时代情形来看,郭嵩焘的思想已经走得太远,太超前,超越了士大夫们孱弱的接受意识。郭嵩焘的副手刘锡鸿乘机罗织罪名,要把异于常人的郭嵩焘打翻在地,他指责郭嵩焘犯了三项大罪:其一,“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其二,“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其三,“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因此,郭嵩焘成了“此京师所同指目为汉奸之人”,在出使英、法一年零七个月之后,不得不黯然归国。他因最早接触了西洋文明,对西方社会人文怀有公正见解,努力顺应时变,因而为世所不容。郭嵩焘晚景凄凉,落寞潦倒,非但生前遭人唾弃,死后九年仍有人要对他开棺鞭尸。在今天看来,披洋人衣纯属个人自由;见客人起立,是礼貌与风度的必需;而看演出、听音乐不拿节目单,简直是不知艺术审美为何物的傻子。而在当时,腐朽的帝国的人们却用这样的罪名为郭嵩焘定罪,可怜正眼看西方的一介文人,遭遇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厄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