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老猫的书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061492
  • 作      者:
    江晓原口述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上有天堂,下有书房。书房是一种奢侈。时至今日,许多读书人都没有自己的书房。 <br>    作者江晓原显然是个完全实现了梦想的读书人。他很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将档案馆的密集架搬进书房的人。<br>    一直希望自己是一只愉快的老猫。我经常想象,在午后斜阳的书房中,一只慵懒的老猫在那些藏书和影碟中徜徉着、蹲坐着,思考那些古往今来稀奇古怪的事情——古埃及人相信猫是通灵的。<br>    住宅里没有书<br>    犹如房间没有窗户<br>    雪夜闭门读禁书<br>    少年惊艳梅花谱<br>    终于在滑轨上成为书虫<br>    阅读综合征<br>    在“阳台”与“卧室”之间<br>    我们的科学文化<br>    和书相爱<br>    人在旅途,心念书香<br>    那些人,那些事
展开
作者简介
    江晓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系主任,上海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性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前副理事长。 
    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 
    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长期领导中国唯一的天文学史研究组,1994年由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 
    199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 
    以天文学史和性学史研究著称,并致力于科学文化传播工作。 
    近年感兴趣的新领域:科幻研究。 
    已在海内外出版了50余种书籍,包括《天学真原》、《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紫金山天文台史》、《云雨——性张力下的中国人》等专著,《江晓原自选集》、《年年岁岁一床书》、《小楼一夜听春雨》、《南腔北调——科学与文化之关系的对话》、《我们准备好了吗?——幻想与现实中的科学》等文集,《性感:一种文化解释》、《人之上升》等科学文化著作,《剑桥插图天文学史》等译著,主编《我们的科学文化》等系列丛刊。 
    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还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随笔、文化评论等,并在京沪等地多家报纸杂志长期撰写个人专栏。 
    “科学·历史·文化”网站主持人:http://www.shc2000.com 
    新浪网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angxiaoyuan
展开
内容介绍
    书房是一种奢侈。时至今日,许多读书人都没有自己的书房。本书作者江晓原显然是个完全实现了梦想的读书人。他很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将档案馆的密集架搬进书房的人。这个书房实在奇特:地上铺着铁轨,用带滑轨的密集架放书,可以比原来的藏书量增加三倍。区区十九平方米的空间打造出拥有三万藏书、四千藏碟的“书影之城”。江晓原坐拥着大气实用的书房,以猫的灵性和优雅让这些藏书藏碟生动起来。让我们走进“老猫的书房”,感受别样的才情与人生。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多数爱好读书的人都会希望有一天拥有自己的书房,不过,在他们拥有书房之前,阅读生涯就已经开始了。这也许可以称作阅读生涯的前书房时代。多年之后回头再想,几乎每一次当我的人生面临选择的时候,我都可以从自己的阅读经验中获得答案。<br>    1  雪夜闭门读禁书<br>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一切有“异端”思想或可能有助于造反的书都在严禁之列,然而张良仍能得到老人授给他的兵书,最终成了秦王朝的重要掘墓人之一。故后人有“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的诗句。张良的故事可靠与否并不重要,但任谁也无法禁绝天下之书则是事实。<br>    “文革”开始,文化惨遭浩劫,“封资修”(谓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也,此语现在四十岁以上之人皆耳熟能详,年轻人则或许要查字典矣)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文化,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成了“毒草”,皆在禁止阅读之列。求知欲旺盛的年轻人若要读书,只剩下小红书和鲁迅的书可读。许多人都谈过那时无书可读之苦。然而那个时代也还有另一番景象。<br>    ——江晓原:回忆当年读禁书<br>    1.1  爱上读书<br>    小时候我不是一个好学生,这是让父亲最恼火的事情。那时候,我和绝大多数的男孩一样对阅读并无爱好,我热衷的活动和其他小男孩并无不同——打架、爬墙、逃课。有一次我们爬进了一个解放军的驻地,结果被发现遭到呵斥,不过这件事本身让我们几个小男孩都很有成就感,并因此而消弭了遭到呵斥所带来的沮丧。那个时候,我因为课堂纪律不好,一周六天课,几乎总有四天会被老师关着,放学不让回家。父亲那时是一位小学老师,虽然并不是我所上的那间小学,但两问学校其实相去不远——同一条马路上的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两所学校的教师们会经常在一起学习,所以班主任总有机会告我的状,这曾让父亲恼火不已。<br>    不过让我那时的老师大伤脑筋的是,我的作业做得很好,考试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后来我想,如果当时我学习坏一点,老师应该不会那么恨我——纪律不好、学习不好可以当反面教材;纪律不好、学习好,让老师无话可说。<br>    “文革”时我去了北京,当时十三四岁。那时候我姑母家大人都不在,就剩下比我小两岁的表弟,他现在已经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在那时还只是十一二岁光景。后来,我们在重庆的姑母的孩子也过来北京。有一段时间,就是我们三个男孩一起过。那种生活有点像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情形。<br>    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在北京的姑母家见到了“扫四旧”劫余的《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虽然直排繁体字我以前从未见过,但《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将我紧紧吸引住,我连猜带蒙,等看完上册时,已经自动认识了大部分繁体字,也习惯了直排。看完《西游记》,又看《三国演义》。正是这两部古典小说为我打开了最初的眼界,知道还有文学、历史的广阔天地。<br>    几个月后,当我再回到上海时,就变得喜欢看书了。在当时,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成了“毒草”,皆在禁止阅读之列。求知欲旺盛的年轻人若要读书,只剩下小红书和鲁迅的书可读。许多人都谈过那时无书可读之苦。但幸运的是,我在那时候并没有痛切地感受到。离开北京的时候我从姑母家带回了《水浒》;除此之外,我开始在家里疯狂地找书。“文革”一开始,父亲所在小学的图书室就被封闭,但父亲可以从保管图书的老师那里为我弄到书。他弄来的多数是西方文学名著。我每看完一本,赶紧再去换。在那个年头,能弄来这种书是多大的幸运!我母亲是机关干部,“文革”前她负责机关图书室的购书工作,“文革”既起,图书室也被封闭,书就交她看管,于是她就经常“监守自盗”,悄悄拿几本书回来给我看,看完后再去换。许多古典文学的入门书,如《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汉魏六朝赋选》之类,我就是这样读到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在那个时代她竟能买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当时她负责单位培训越南实习生的工作,辗转托人从越南买回来的。想想也有趣,那时我们这里已将这些“毒草”彻底严禁,却仍然出口到“同志加兄弟”的越南去“毒害”那里的人民(许多越南人都能读中文,而且很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br>    那段日子经常是这样过的:我父母白天上班,外婆在家,学校停课。我在家到处找书,甚至找到了在上海的表姐“文革”前用过的语文课本。她的高中语文课本里有《打渔杀家》、《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的片段。对那时候的人来说,这样的书就很好看了。<br>    家里的书很快就不能满足我的欲求了。那个时候,谁有书就可以跟人交换。由于父母的原因,不久我就在小朋友中间有了一点名气,成为一个“能弄到书的人”。“能弄到书”在当时是一种珍贵的资源,拥有这种资源,就可以与人进行交换。小朋友们将他们弄到的书借给我看,我将我弄到的借给他们。渐渐地,我成了一个小小的中心,和好几条渠道保持着“单线联系”,不同渠道的书通过我这里完成交换。这样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不用再去搞新的书了,因为那些书都要经过我的手,比如说我可以与甲、乙分别联系,在把甲的书借给乙的间隙读完,又把乙的书借给甲,再利用间隙看完,很多书就这样读到了。回头看来,当时自己可以自由读书很幸福,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系统性和针对I生,有什么就看什么。但这也不算是缺点,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有这么多书可以读本身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br>    在这种地下的借书交易中,周转时间通常都极短,一本书在手里的时间一般是三天左右,短的只有一天,甚至只有几小时。然而人人都极讲信义,几乎没有失约,更未遇到过拖欠不还之事。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我专门建立了流水账,上面一笔一笔记录着谁借走了什么书,哪天还;向谁借了什么书,哪天还。(这些表格曾让我母亲一度十分担心,因为她据此猜测我参与了某些小集团。)再看看今天,朋友之间借书不还已成家常便饭,有人还翻出古人“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话头来作谈助,回想当年小伙伴之间的信义,能无愧乎!<br>    在当时,欧阳山的小说也被列入禁书,母亲因此不准我看。但她这么一说,我偏就要找来看,并且很快通过和小伙伴换书找到了。过了一些日子,我忍不住告诉她说其实我都看过了。她很生气,说你尽看这些“毒草”,将来怎么办呢?<br>    “雪夜闭门读禁书”一直是中国文人喜爱的境界。在那群书被禁的年头,能弄来种种“封资修”的“毒草”,闭门而读之,是何等刺激的事!这也正是我们那时能够极快地读完每一本书的原因。我曾经用一天时间读完《复活》,用半天读完《当代英雄》,而为了一本《安吉堡的磨工》,我和同学们创造了24小时之内5个人读完的记录——轮班接续着读,记得排给我的时间是午夜0点至次日凌晨4点。<br>    对于我母亲弄来的那些古典文学书籍,因为停留在手里的时间可以稍长,我就抄录。我不仅抄录了几千首唐诗宋词,还抄录文章,甚至像潘岳《西征赋》、庾信《哀江南赋》这样的长篇作品,也全文抄录不误——而且还是用毛笔!那时我们都不敢想象这些书将来还有再次出版印刷的一天,而实际上几年之后,这一天就到来了。不过当年那一厚摞手抄本,我至今还保留着,因为这是人民和“文革”期间文化专制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见证。
展开
目录
    题解<br>    前书房时代<br>    1 雪夜闭门读禁书<br>    1.1 爱上读书<br>    1.2 少年惊艳梅花谱<br>    1.3 张庆第先生<br>    1.4 高考<br>    <br>    2 学生时代<br>    2.1 《西厢记》<br>    2.2 科学史<br>    2.3 淘书路线图<br>    <br>    书房时代<br>    3 书房的变迁<br>    3.1 终于在滑轨上成为书虫<br>    3.2 女儿的“童年记忆”<br>    3.3 阅读综合征<br>    <br>    4 在“阳台”与“卧室”之间<br>    4.1 “见习巫觋”<br>    4.2 天学<br>    4.3 “第二专业”<br>    <br>    5 我的书评生活<br>    6 两种文化<br>    6.1 “两种文化”<br>    6.2 我们的科学文化<br>    6.3 科幻的三重境界<br>    6.4 量化考核·计划学术·学术过热<br>    <br>    7 书房的生命<br>    7.1 和书相爱<br>    7.2 作客书房<br>    <br>    书·缘<br>    8 人在旅途,心念书香<br>    8.1 在汉城搜寻《三国遗事》<br>    8.2 “失而复得”之《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br>    8.3 异域购书之艳遇种种<br>    <br>    9 那些人,那些事<br>    9.1 戈革<br>    9.2 书痴L<br>    9.3 周雁<br>    尾声<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