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含笑看泰华 请各立一峰:袁枚《子不语》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5077180
  • 作      者:
    王正兵著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正兵,江苏盐城人。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1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扬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曾在《明清小说研究》《社会科学辑刊》《扬州大学学报》《名作欣赏》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王正兵编著的《含笑看泰华请各立一峰——袁枚子不语研究》在结合袁枚“全人”和全部作品基础之上进行《子不语》的专书研究,以厘清《子不语》的具体生成以及与袁枚其他作品的关系;具体考察《子不语》的传播,以梳理其与清代特定文化环境的关系;结合袁枚的“性灵”文学思想和小说观念,深化《子不语》本体研究,以更加清晰、深刻地把握其思想特色和文学成就;在中国文言小说史、特别是在清初文言小说繁盛的特定文化背景下考察《子不语》,以重新确定其在清代小说史上之地位。
展开
精彩书摘
    袁枚认为,对前人的作品只能“宜读”而不能“宜仿”,“读”是拿来为“我”所用,而“我”在“读”中始终占据着主动;“仿”是刻意于模拟,“我”在“仿”中始终被古人牵着鼻子;“读”与“仿”虽一字之差,却关乎个性之存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面异”之差,文与文之间也应该有“心异”之别,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我”之鲜明个性。因此,对待古人,袁枚的态度是:“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②他认为,平时多读书,才能“学力方深”,既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学识,也有助于博采众长,“能合吾意吾取之”⑧;创作时则应突破古人之樊篱,方可“精神始出”:“独来独往一枝藤,上下千年力不胜。若问随园诗学某,三唐两宋有谁应?”④为了说明这一问题,袁枚还举了欧阳修学韩愈的例子:“欧公学韩文,而所作文,全不似韩t此八家中所以独树一帜也。公学韩诗,而所作诗颇似韩:此宋诗中所以不能独成一家也。”“独树一帜”、“独成一家”不仅是袁枚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墨客梦寐以求的境界,然而,梦想成真,谈何容易!一代大家欧阳修也未能做到尽善尽美,不能不令人顿生憾意而为之深思!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袁枚“性灵说”及小说观研究
第一节 袁枚之“性灵说”
第二节 袁枚之小说观

第二章 《子不语》版本传播研究
第一节 禁例稍宽:乾嘉年间之版本
第二节 禁例极严:道同年间之版本
第三节 禁例虚设:光绪年间之版本
第四节 禁例无存:民国以来之版本

第三章 《子不语》思想研究
第一节 “无情何必生斯世”:《子不语》之重情思想
第二节 “此去好修《循吏传》”:《子不语》之吏治观念
第三节 “吉凶祸福,各有来因”:《子不语》之佛、道意识
第四节 “时文之外,别有学问”:《子不语》之科举心态

第四章 《子不语》文学研究
第一节 “眉目言笑,宛若平人”:《子不语》之狐、鬼形象
第二节 “妄言妄听”、寓真于诞:《子不语》之“寓言体”特征
第三节 “简而有法”、率中寓谐:《子不语》之语言风格

第五章 《子不语》与《聊斋》、《阅微》比较研究
第一节 “孤愤之书”、“消遣岁月”、“游戏澜言”
第二节 “集腋为裘”?“追录旧闻”、“广采游心骇耳之事”
第三节 “才子之笔”与“著书者之笔”
第四节 “寄托如此”、“不乖于风教”、“以妄驱庸,以骇起惰”
余论:“含笑看泰、华,请各立一峰”
附录:袁枚辞官原因新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