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茶佳话,斟就清香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湛蓝的天空下,和风徐徐而来,如此好天气迎接客人的到来。下一个镜头转到室内:厨房炉灶旁,贤良淑德的女子正精心准备佳肴美食;庭院角落中,三五成群的幼童在越荡越高的秋千上发出稚嫩的笑声;屋内正厅中,三五好友碰杯间畅谈诗篇……酒杯碰撞的音符与不时的欢声笑语充斥其间,何处是故乡,何处是他乡呢?李白在这首《客中行》没有说,他已经醉了。
有客喝酒,喝酒贵在节日,而唐朝的节日又是那么多,喝酒的机会是那么多,酒都还没醒,新的节日已经到了,怎么办,继续喝!《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中诗人赵冬曦醉醺醺的吆喝着:没醉的赶紧醉了,醉过的也拿喝酒当做消耗时间的乐事吧。
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
还将不事事,同醉俗中人。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
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唐代是个饮酒成风的社会,没事也喝酒,张说一口气做了五首诗《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说喝酒的事,没事喝醉了还可以幻游仙境,遇圣拜仙。“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以至于,唐朝的酒星更是千万,人们对其那是相当的热情与崇拜。唐初的王绩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为了酒,他不爱官职,不要妻子,著述也只写和酒有关的作品,其他一概不写。
最初唐朝建立之后,唐高祖李渊征他入朝,在门下省任待诏,他的弟弟王静问他:“待诏这工作还干得愉快吗?”王绩回答:“待诏这官俸禄太少,又没有升迁的机会,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只是每天官府供应三升酒,还算不错。”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江国公陈叔达听说之后,说:“三升酒怎么够王先生喝的呢?从今天起,每天供应他一斗!”
从此,王绩就得了一个雅号,叫“斗酒学士”。后来他听说主管音乐的太乐署史焦革善于酿酒,于是主动请求当太乐丞,目的就是为了能经常从焦革和他妻子那里要酒喝。这让人想起晋朝的阮籍,当他听说步兵校尉府厨房里有数百坛美酒的时候,主动请求降职担任步兵校尉,目的就是为了弄酒喝,当校尉府里面的酒都被他喝光之后,阮籍就主动辞职了。而王绩离开太乐署,则是因为焦革和妻子相继去世,他长叹:“这是老天存心不让我喝足美酒啊!”于是弃官还乡。
王绩不仅在行动上履行作为一个酒徒的义务,在理论上也为酒文化增光添彩,他著《酒经》《酒谱》二书,总结了前人酿酒的经验,李淳风看了之后对他说:“你简直就是为酒作传的太史啊!”辞官回乡之后,他在自己的家乡东皋为酒圣杜康建造祠堂,把曾经供应他好酒的焦革也顺便摆在祠堂里供奉。
在唐代,酒自然也与诗有关、诗与酒可谓浑然天成,诗中有酒,酒中诗成。而将二者结合得天衣无缝者,当属唐代。在大唐,酒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诗人把饮酒聚会、吟诗作赋两项活动融为一体。诗酒唐朝的诗中有诗仙、诗圣、诗丐、诗魔,诗中皆有就;酒中有酒圣、酒痴,更有酒中八仙,酒中蕴着诗。
唐代无酒不成诗。酒之千秋功过,在文人们看来大都充当了消遣情感、排解心中郁积之气的工具,正所谓浇胸中之块垒是也。其送别诗有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之忧愁诗也有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即使是身在战场,也不能缺了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朝浓郁的酒香被诗人的一支生花妙笔发挥得淋漓尽致。唐朝的诗人,几乎都是诗酒狂客,这个精英荟萃的创作群体,用诗和酒把盛世时代高扬的精神和自信的民族心态表现得愈发潇洒狂放,树立了中国诗与酒的高峰。
……
展开
——yaoya
★唐诗的魅力扑面而来,它不是浓得化不开、让人窒息的那种魅力,而是清新雅致,字字珠玑,好读!
——粉嫩粉嫩小
★唐人行走在广阔的时空里,观察莺飞草长,欣赏土肥水美,他们把自己的心灵静静地铺在生活的土地上,形成一首首诗歌,惊动了所有的年月,在喧嚣的人间,从容流转。
——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