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俄耳甫斯诗译丛~覆舟的愉悦:翁加雷蒂诗选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4799232
  • 作      者:
    [意大利] 朱塞培·翁加雷蒂
  • 译      者:
    刘国鹏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朱塞培·翁加雷蒂:欧洲现代派诗歌先驱,“意大利隐逸派鼻祖”,被誉为“语言的炼金师”
在翁加雷蒂那里,每一个词,都是在深渊中长久打捞的结果:诗人有点像潜水员,旨在使事物隐秘的真理重见天日。
勒内·夏尔:“在我的心目中,翁加雷蒂一直是意大利20世纪☆伟大的诗人。”
孔蒂尼:“翁加雷蒂是第一位将真正的形式革新引入到意大利诗歌语言中的诗人。”

强烈的震颤与水晶般的清澈,简体中文世界初次引进,知名译者刘国鹏意大利文直译
早期他偏爱富于节奏和刺激的短诗,诗风简洁短仄,势如闪电,每个音节雷霆万钧,呈现出强劲而不失澄澈的巨大表现力。
其后,他摒弃了偏爱的短句,回归意大利传统的十一音节诗句,作品随之转向长诗。
他把意大利古典抒情诗同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的手法融为一体,刻画丰富的内心世界。

“俄耳甫斯诗译丛”装帧升级:从国内首个高档软精装诗歌译丛,到国内首个布面手账式精装诗歌译丛
知名设计师陆智昌装帧设计,布面无凹槽精装,媲美手账的精巧尺寸与适宜手感。
“一粒发狂的酵母,造就的清澈的奇迹”:封面以浅蓝色和墨水蓝呼应翁加雷蒂诗风水晶般的清澈与强劲的表现力。
爱德出品,日本小森机印刷,印制精良;内文选用优质胶版纸,易于收藏。
展开
作者简介
朱塞培·翁加雷蒂(Giuseppe Ungaretti)

意大利现代诗人、记者、散文家、评论家。与蒙塔莱、夸西莫多,并称意大利隐逸派诗歌三杰。
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一个意大利侨民家庭,后赴巴黎留学。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普通士兵身份应征入伍。1936年,接受巴西圣保罗大学之邀,前往当地教授意大利语言文学。
早年受法国象征主义、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影响,但对其进行了转化并纳入到意大利的传统之中,从彼特拉克至莱奥帕尔迪的伟大的抒情诗流派中汲取养分,进行崭新的创作。被视为现代意大利诗歌革新第一人。
与蒙塔莱、夸西莫多一样,翁加雷蒂也是优秀的翻译家。译有莎士比亚、马拉美等人的作品。



【译者介绍】

刘国鹏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主任、《基督宗教研究》执行主编。著有《刚恒毅与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译有《覆舟的愉悦:翁加雷蒂诗选》《沥青上的脸颊——奥尔达尼诗选》《的里雅斯特与一位女性》《木偶奇遇记》《回声之巢:帕索里尼诗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覆舟的愉悦》为“意大利隐逸派鼻祖”翁加雷蒂的诗歌精选集,中文世界首次全面译介。翁加雷蒂同时也是第一位将真正的形式革新引入到意大利诗歌语言中的诗人,是欧洲现代派诗歌的先驱。
翁加雷蒂素有“语言的炼金师”的美誉。早期诗风简洁短仄,势如闪电,每个音节雷霆万钧,令人猝不及防。意象所至之处,精确俭素的短句击中直觉的顿悟,呈现出强劲而不失澄澈的巨大表现力,表达出介于感官与顿悟之间令人叹为观止的惊奇。
其后,他摒弃了偏爱的短句,回归意大利传统的十一音节诗句,作品随之转向长诗。时代的灾难,文明的崩塌,个人如覆舟般的命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的悲剧感相互交织,组成了贯穿翁加雷蒂后期诗歌的主题变奏。
展开
精彩书摘
天地
戴维达克 1916年8月24日

我与大海
一道成为
一口清新的
棺材


重量
玛利亚诺 1916年6月29日

那位农夫
信赖圣安东尼
的像章
他无忧无虑
而我携带着我的灵魂
全然孤单,全然赤裸
毫无幻想


分离
洛克维查 1916年9月24日

看呐,一个单调的

看呐,一个荒芜的
灵魂
一面无法穿越的明镜
它碰巧在我身上苏醒
与我结合
将我占有
那生我于世的非凡的善
如此缓慢地将我分娩
而当它持续时
它却如此冷漠地熄灭了


告别
洛克维查 1916年10月2日

尊敬的
艾托雷·塞拉

是世界、人性
自身的生命
从语言里开出的花
一粒发狂的酵母
造就的清澈的奇迹
当我在沉默中
找到
一个词
就仿佛在我的生活中
凿出一道深渊


谣曲
1932年

我再次看到你冷漠的嘴唇
(大海迎向黑夜的嘴唇)
和腰部的牝马
它们曾在我的怀抱里吟唱,
使你濒临绝境
将你带入一场梦境
那为生机勃勃者和新亡者而设的梦境。
每一个陷入
爱河的人,都会在自身发现残酷的孤独,
而今无穷无尽的坟墓,
从你身上,将我永远地一分为二。
亲爱的,你遥远的如同在一面镜子里……


我是一个造物

一如圣米凯莱的
石头
如此冰冷
如此坚硬
如此干燥
如此执拗
如此全然
令人沮丧
一如这石头
我的哭泣
无人目睹

让生
打了折扣


河流
科第奇 1916年8月16日

我抓住这遗弃于溶斗中
残缺的树
这溶斗有着竞技场的
忧郁
在演出前后
我眺望
月上云朵
寂静的漫步。
清晨我躺在
一个水缸里
如同一具圣骨
我憩息
伊松佐河在奔流
冲刷我
似乎我是一枚河中的石子
四肢
自水中抽离
而后离开
如同一个水上
杂技演员
我蹲在
肮脏的
军呢大衣近旁
如同一名贝督因人
屈膝承受
太阳的光芒
曾于此地驻防。
这是伊松佐河
这里好多了
我认出自己
大千世界中
一根驯顺的纤维
我的折磨
乃是当我
无从相信
和谐
而那浸泡在我身内
隐蔽的

赠予我
稀有的
幸福
我重历
这条是塞纳河
在它浑浊的河水中
我激动不安
我意识到
我的河流们
在伊松佐河相汇
这是我的乡愁
人皆有之的乡愁
隐约地向我显现出
此刻已是夜晚
而我的生命,似乎是
一顶漆黑的
冠冕


卡尔索的圣玛尔提诺

这些房屋
仅留下
几处
残垣断壁
那么多
患难与共的同伴
活下来的
屈指可数
然而我的心里
谁的十字架也不曾缺少
我的心啊
是备受毁损的家园


沙漠整洁的金色

烟雾中,翅翼的摇晃
划破了双眼的寂静
珊瑚随风掰食
亲吻的饥渴
拂晓时我脸色苍白
生活将我一股脑倒入
怀旧不规则的花纹里
此刻,从世界无数的斑点里
我照见昔日的同伴
并且嗅出了方位
直到在旅途的摆布中死去
我们的睡眠停止了
太阳的哭泣变得微弱
我身披整洁的金色
温热斗篷
自怀中这片荒凉的
温柔,向着美好时光
我伸出双手


圣诞节
那不勒斯 1916年12月26日

我无意
跃入
道路
交错的线团
肩头
疲惫
如许
就这样,让我
像一样
东西
丢在
角落里
被人遗忘
这里
除了
舒畅的温热
你什么也感受不到

与四缕
灶烟里
飘荡的
翻腾的烟圈
同在


夜晚的石灰岩溶洞
那波里 1916年12月26日

今夜
的面孔
干涩得
如同一张羊皮纸
雪,这柔软
如钩的
游牧者
彼此分离
如同卷曲的
树叶一片
无尽的
时间
支配我
宛如一阵
窸窣


另一夜
瓦洛内 1917年4月20日

在这黑黢黢的
山上 双手
已冻僵
我分辨出
自己的脸
我看到自己
被遗弃在无限之中


祈祷

我将要从混乱的
微光中醒来
进入澄明而惊奇的领域
我的重量将使我变得轻盈
主啊,请允许我的船倾覆
在那年轻人发出呼喊的初日。


岛屿
1925年

河岸上, 黄昏永无止息
古老而聚精会神的森林的黄昏,他走下去,
深入
他称之为羽毛的喧嚣
自溪水尖叫的
心跳脱落,
他看到一个
幽灵(憔悴复又振作);
他回到高处,看见
一个仙女,沉入梦乡
笔直地抱紧一棵榆树。
他本身,时而是幻影,时而是真实的火焰
漂泊,来到一片草地,那里
处女眼睛里的阴影
浓密得如同
橄榄树下的黄昏;
分泌出枝条
一阵投枪困顿的雨,
这里,羊群在平静的温暖里
昏昏欲睡,
其余的在啃吃
熠熠生辉的毯子;
牧羊人的手掌是一块玻璃
光滑得如同一场轻微的热病。



湖 月亮 树 夜晚
1927年

纤弱的灌木,遮遮掩掩
私语的睫毛……
苍白的妒忌垮塌了……
一个人,孤单单的,路过
以其哑默的惊慌……
闪闪发光的水闸,
通向太阳入海口的货轮!
灵魂,你满蓄着清新回归,
复原,明媚
阴郁的……
时间,逃窜般的颤抖……



安魂曲
1925年

爱情,我青春的徽章,
返身为大地镶上金边,
在崚嶒的时日弥漫
这是最后一次,我凝视
(急流的脚步,在激烈动荡的
水中,它浩荡雄阔,穿洞越窟时,
凶险致命) 光线的轨迹
如同哀泣的斑鸠
在草丛中局促。
爱情,闪闪发光的问候,
未来的岁月令我感到沉重。
被丢弃的忠诚的手杖
落入幽暗的水中
毫不足惜。
死亡,干涸的河流……
死亡,遗忘的姐妹,
亲吻我,
你将使我梦到同样的事物。
我将拥有你的步履,
我将奔赴那里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你将给予我一位上帝
无动于衷的心,我将变得无辜,
我将既无意识,亦无仁心。
以封砌的心灵,
以陷入遗忘的眼睛,
我将充当通往幸福的向导。


三月之夜
1927年

迎着你不期然的光华,下流的月亮,
回到,那阿波罗憩息的阴影,
不确定的透明之中。
梦重新睁开了迷人的眸子,
向着一扇高窗闪耀。
一念生起,
大地就将长出翅膀,
就将幻化为苦难。


一切忧郁
1925年

从蛇蜕
到胆怯的鼹鼠
一切忧郁都在大教堂顶上嬉戏……
像金黄色的船艏
太阳依次向星辰告别
并在葡萄架下蹙额……
像疲惫的额头
黑夜重新显露
于一掬掌心……


如同它自己
1925年

船开走了,孤独的,
在夜晚的寂静里。
零星的光在远处
闪现,从家的方向。
在夜最深沉的地方
海沉入烟云的底端。
独自停留,如同它自己,
在倾盆大雨中消逝……
万象更新……


1914—1915年
1932年

我看到了你,亚历山大城,
你松散易碎,有着光怪陆离的基座
使我成为
一抱悬浮的光中的回忆。
你逃离不过片刻,我并未痛惜
大海吐出的海藻何等温柔,
传递地狱的性欲。
既非干燥夜晚的无尽的、
耳聋的满月将你围困,
也非一片狗吠中,
一顶阴郁的帐篷下
地毯上的恋人和漫长的梦境。
我来自另一个种族,不曾将你失去
而在那比旧货更多的航船的
孤独里,我重返忧郁
你是失望的,异域的,
我的故乡之城。
在那些日子里,一如你的古怪,意大利
于我,似乎是被遗弃的失明日子里
一个最为漆黑的晚上。
而疑虑,珍珠癫狂的颜色,
如同暴风雨来临时刻
向着极限慢慢发出新芽,
它刚刚开始蔓延
曙光就已使熄炭复燃。
清澈的意大利,终于开口说话
向着海外移民的儿子。
她第一次看到
那为全体阵亡者的双眼和
梦境所熟悉的群山;
她听到激荡的声音,
自花岗岩的峡谷中涌出;
向她显露出多树的夜晚;
贞静的水中鱼儿的游动,
镜子返回集市的源头;
在而今已变得锐利的最后的嫩芽上,
那为枝尖的光芒镶上金边
串联起广泛话语的嫩芽
她第一次看到雪,
自葡萄树,零星的柏树,橄榄树间,
散落的茅屋上的烟,
因着种植场的平静
向下,向下,直飘向大海的远景
那海昏睡在扬帆的渔民中,
帆张着,在优雅的海湾中已准备停当。
你将我唤醒,在每个时代的血中,
在我眼里,你顽强,人性,自由
是大地上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以千年来命中注定的优雅
重新诉说她的种种含义,
丰产的祖国,你勇敢地复活,
堪当一个爱慕者为你而引颈。



诅咒
1931年

犹如火山口尖锐的岩石,
犹如溪流中筋疲力尽的石子,
犹如孤独而赤裸的夜晚,
上主果断的手
为何不将你的灵魂
自投掷器和恐惧中赎回?
这灵魂
通晓心的虚荣
和无耻的图谋
熟识世界的尺度
和我们思想的盘算
审断骄傲自大,
除了尘世的狂喜
为何人们不能承受苦难?
你不再眷顾我,上主
在肉体的盲目中
除了遗忘,我无计可施。


时间的意识
1931年

因着恰如其分的光线,
唯有一道浅紫色的阴影跌落于
略高的桎梏之上,
远方向着尺度敞开,
我的每一次心跳,一如在使用着心脏,
但而今我听到了它,
时间,请快些将我抿在你的唇间
你最后的唇间。


第五歌
1932年

你闭上眼睛。
夜晚诞生
满布虚假的洞穴,
寂灭的声音
如同沉入水中的渔网上的
软木浮标。
你的双手犹如
不可侵犯的远方的一丝微风,
晦涩的一如观念,
和月亮的双关语
摇曳不定,无比甜蜜,
若你像把它们放在我的眼睛上,
触摸灵魂。
你是那擦肩而过的女子
如叶子一片
你在树上留下秋天的一道火光。


贝督因人之歌
1932年

一位女子起立吟唱
风追随着她,使她变得迷人
她横陈大地之上
真实的梦境将她攥紧
大地是赤裸的
女人是多情的
风是强劲的
梦是死的。


哪一声呼号?
1934年

在夏夜,
你撒播惊奇,
慢悠悠的月亮,每日悲伤的
幽灵,极端的太阳,
你在嘲笑哪一声呼号?
含沙射影的月亮,
不断鲁莽地惊扰
沉睡中的大地,
在你忧郁地抚摸下,
大地发狂地朝向缺席者
哭泣,它是母亲,
对于它,对于自己,你停留不过一日
就连月亮易逝的斗篷也不过如此。



穷人的天使

而今,鲜血和大地最苦涩的怜悯
侵入黯淡的头脑,
而今,诸多无端丧生者的沉默
测量着我们的每一次心跳,
而今,穷人的天使苏醒过来,
灵魂残存的仁慈……
以数世纪无可遏止的姿态
降临在他古老民族的前方,
那阴影中跋涉的……



诗人的秘密

我唯有黑夜这位女友。
时时刻刻将会同她
厮守,无片刻虚度;
而时光,我传递着自个儿心跳的时光
由我随心所欲,从不令我分神。
当我听到,她就碰巧来临,
而她重新自阴影分离,
不变的希望
在我里面,她重新找到了火
并在沉默中,不断归还
对于你尘世的姿态
如此被眷恋,以致不朽者宛若,
光芒。



终曲

大海不再咆哮,不再窃窃私语,
大海。
没有幻梦,大海是无色的田野,
大海。
大海也怀有怜悯,
大海。
射不出大海的云朵在流动,
大海。
大海向悲伤的河流出让河床,
大海。


星辰
1927年

它们返回高空,点燃传说。
将在第一缕风里,随树叶陨落。
而当另一丝气息萌动,
新的闪烁将卷土重来。
展开
目录
历史的招魂者(福尔克·鲍尔蒂纳里)

永恒
厌倦
东方
或许会诞生
非洲的回忆
五月的夜晚
画廊里
悲欢离合
记忆中
沙漠整洁的金色
守夜
今晚
沉默
重量
兄弟们
曾经
我是一个造物
半寐半醒
河流
朝圣
千篇一律
美丽的夜晚
天地
昏昏欲睡
卡尔索的圣玛尔提诺
分离
意大利
告别
覆舟的愉悦
圣诞节
夜晚的石灰岩溶洞
清晨
安眠
远方
享受
另一夜
六月
火焰玫瑰
流浪者
宁静
士兵
孤独的梦
卢卡城
祈祷
哦,夜晚
利古里亚的寂静
回忆非洲
岛屿
湖 月亮 树 夜晚
安魂曲
三月之夜
七月
天后朱诺
八月
一缕空气
一切忧郁
海滨浴场
如同它自己
回声
最后一刻
微风
源泉
两则注释
黄昏的
红与蓝
寂静
宁静的
黄昏
上尉
初恋
母亲
1914—1915年
怜悯
诅咒
时间的意识
第一歌
第二歌
第三歌
第四歌
第五歌
第六歌
贝督因人之歌
谣曲
“当每一缕光线都寂灭”
序曲
哪一声呼号?
不复有重量—给奥托内·罗萨伊
群星璀璨的寂静
若你,我的兄弟
日复一日
苦涩的和弦
你粉身碎骨
还有你,我的河流
穷人的天使
请别再吵闹
大地
听到成为可爱的死者的我的言语
狄多灵魂状态的描述性合唱
诗人的秘密
终曲
你呐喊:我窒息
飞翔
应许之地的最后诗篇
无言的谣曲
永远
夜无时无刻
你的光芒
夜晚迫在眉睫
享受
以灼热
星辰
孤独
给自己的生日祝福——致贝尔托·里奇
1966年9月13日
命运
呼喊
空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