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家国光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94434
  • 作      者:
    周海滨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周恩来、朱德、陈云……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中出类拔萃者。<br>    《家国光影》通过开国元勋的后人们口述那些鲜活的身影,让开国元勋们跃然于文字,以期重温历史和激荡现实。
展开
作者简介
    周海滨,时政财经媒体人,口述历史专栏作家。现供职于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br>    先后供职华商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作品散见于《看历史》、《中国改革》等上百家报刊。
展开
内容介绍
    《家国光影》是一本通过寻找、探访隐藏在北京城宁静小院里的红色后人,记录他们平常而又不平凡的生活的书。<br>    这些人包括,陈昊苏、周秉德、陈知建、任远志、任远征、任远芳、叶向真、罗箭、贺晓明、张光东、陈伟华、胡木英、刘建、刘敏、刘武等开国元勋后人们。<br>    本书通过开国元勋的后人们口述那些鲜活的身影,让开国元勋们跃然于文字,以期重温历史和激荡现实。他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访问,并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感慨往事和历史细节,并提供了大量的历史照片。<br>    著者周海滨先生被媒体冠以口述历史专栏作家、“搜集历史碎片的人”、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等。他试图通过探寻受访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他们与时代的妥协与避让、抗争与重生,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从中获益,或许,能找到人生的线索。
展开
精彩书摘
    这是因为,“伯伯觉得我们这一大家子走着各种各样的路,做着不同的工作,他曾经想进行相关的记叙,写写周家这些人的生活,但是由于工作太忙,这件事情最终还是作罢了”。<br>    周家确实是个大家族。虽然周恩来只有两个亲弟弟,但是在大家族里周恩来的大排行是第七,整个家族的堂兄弟更是人数众多。<br>    周门各“房”今何在?<br>    “现在我们和绍兴以及各地远房的亲戚还有一些来往,目前这些亲戚的生活状态都和普通老百姓一样。”<br>    周秉德能说出一连串的周家平民。<br>    周秉德在甘肃六盘山开会时联系上了一位在银川的远房亲戚,并与他见了面。这位亲戚的儿子在《宁夏日报))做实习摄影记者,当时他与周秉德聊天的时候还在担心着自己孩子的工作着落问题。<br>    周恩来的二弟周恩溥,1945年就去世了。“他只有一个儿子,1950年进到北京的时候,已二十出头,伯伯就说家里的人都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把我的这位堂兄派到了河南焦作工作。”  从此,周恩来二弟一家在焦作扎根。  “我的堂兄去世后,现只有他的夫人和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现在一个是普通工人,一个没有正式工作,只有他们大哥在担任城管大队的队长,职位虽然低,但工作认真负责,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br>    “20世纪80年代,他家的小弟没有工作,来北京想让我七妈帮着找点事情做,可是七妈说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周家服务的。”<br>    周恩来一方面让亲人们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一方面又竭尽所能的去补贴他们。<br>    1954年,原来的配给制改为工资制。从1954—1968年,这14年的时间里,周秉德每个月如例行公事一般,签收从周恩来工资中取出的一部分钱,这是伯伯对周同宇一家的生活补助费。“最初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后来在伯伯去世后得知了他每个月的工资是400元。我很震惊。他给我们家的家用是他工资的1/3。”<br>    不仅如此,周同宇身体不好,经常请病假,身为兄长的周恩来却总是督促弟弟提前办退休,“你拿着人民的小米(人民币),不能上班就提前退休吧”。但是,周同宇如果是正常退休,他能拿到工资的70%到80%,如果办理了提前退休,工资的比例会少很多。尽管周恩来有这样的要求,但是周同宇的领导以为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立即办理,总理很快就发现这件事办起来有懈怠,就让人催促“快点办吧!”<br>    周同宇家的孩子多,办了提前退休后,生活就更为拮据了。几乎是同时,周恩来将对弟弟家的补助提高到了自己工资收入的1/2。这种资助一直持续到周秉德六个姐弟全部参加工作。<br>    也许是受到伯伯的影响,如今,周同宇的家人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周秉德说:“我现在有一张公交卡,到很多地方去都是坐公交车、地铁。只有去钓鱼台、北京人民大会堂这些地方参加活动,我才会从单位找一辆车来。当然,我平时也会自己去买买菜、去超市买点东西,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嘛。”<br>    放弃留苏就读中师: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红墙内的孩子们很多都有留学苏联的经历,这是当时年轻人的普遍向往,一些干部后代都会选择去苏联留学。<br>    对于周秉德,她也面临着未来是留学苏联学科技还是留在国内读哈军工。然而,她既没有去苏联,也没在国内上大学。<br>    “很多人都认为我读完了初中,然后继续读高中,最后留学苏联是一条理所应当的道路。”在干部子弟正常的深造轨迹中,周秉德的身影并没有出现。周秉德的成绩并非不够优秀,她在北师大女附中读书,这里师资条件非常好,她的学习也很刻苦,成绩很优秀。<br>    然而,一部电影改变了“优等生”周秉德眼里干部子弟留学苏联的模式。“初三的时候,我看了《乡村女教师》这部苏联电影,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直接影响了我所选择的继续学习的道路。”<br>    《乡村女教师》讲述了一个城市的女孩到边远的乡村做教师,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仍然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其中一个情节让周秉德立志要去当个老师,“女孩满头银发的时候,各地的学生来给她祝寿,工作在各种各样岗位的学生都来祝贺她生日快乐。我猛然感到教师这一职业特别崇高,又有意义,因为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各种建设人才,小学教师就是为各种建设人才打基础的”。<br>    15岁的周秉德决定报考北京师范学校,做一个电影中瓦尔瓦娜那样的农村教师。当时北京师范学校还只是个非常普通的学校,为了提高生源质量,北京师范学校去北京一些优质中学招收保送生。周秉德毫不犹豫地就去报了名。<br>    校长和教导主任找周秉德谈话问道:“你是不是和家里商量过?”<br>    周秉德回答说:“我自己决定的!”<br>    “报名是个很慎重的事情,回家和家里人说说再做决定吧。”<br>    周秉德回到家先和父母商量了起来。<br>    “我和父母讲的时候,父亲还让我自己拿主意,但是母亲说上师范大学同样能够做老师,为什么要选择读中师,应该继续把高中读完。”<br>    周秉德回到西花厅向七妈说了自己的想法,她表示支持,“伯伯一直埋头吃饭没有吭气,只默默地听着我们的对话”。  七妈问:“你怎么不表态?”  伯伯说:“她得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你也说,我也说,不是压力太大了吗?将来她要后悔起来都没办法。”<br>    “伯伯并没有多说什么,就说让我自己拿主意。”<br>    如今的周秉德评价起自己的这次人生抉择时说:“当时这样一种选择多少是一种冲动,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前途后果,但是我并没有什么后悔的,这是我自己选择的,我的出发点是为了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现在来看我选择这样一条道路之后没有学到特别的专业技能,但是我问心无愧,我也没有责怪我家的长辈为什么没有帮我把住关,因为我也确实为国家做了一些事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br>    ……
展开
目录
周恩来,一介平民身后事——长侄女周秉德讲述伯伯周恩来<br>丰泽园的回忆:我在毛主席家吃饭<br>不搞特殊化,弟弟工作职位要尽量低<br>伯伯想写小说《房》,如今周门各房尽平民<br>放弃留苏就读中师: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br>“文革”期间:伯伯说他自己少活十年<br>周总理亲自签字批捕养女和弟弟<br>平祖坟:死人不能占活人的地方<br>我与伯伯最后的通话<br>朱德,并不遥远的家风——外孙刘建、刘敏、刘武讲述爷爷朱德<br>弥补亲情,把外孙当孙儿养<br>唯一的女儿,九死一生<br>告诫后人:“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br>“文化大革命”中朱德发过几次火<br>与格达活佛的革命情谊世代延续<br>清芳谁得胜兰花<br>陈云,新中国“掌柜”一生仅积余两万元——女儿陈伟华讲述父亲陈云<br>全部精力替国家“理财”<br>三次修房父亲不同意与不吃“高级菜”<br>“红卫兵抓住我,也没什么了不起”<br>“南南真成了一个怀柔人了!”<br>“文革”中两封家信谈的都是学习<br>履历中填“小学毕业”<br>让女儿“归队”当老师<br>酷爱两个核桃和评弹<br>任弼时,第一个倒下的开国领袖——任远志、任远征、任远芳讲述父亲任弼时<br>父亲与母亲是“娃娃亲”<br>危险的赴俄之路和坚决娶母亲<br>夭折两个儿子,失散一个儿子<br>任远征在羊圈里出生<br>任远芳用俄文写信认识父亲<br>任远志15岁第一次见到父亲<br>父亲的早逝<br>弟弟的死讯,瞒了母亲7年之久<br>贺龙,家族为国捐躯109人——贺晓明讲述父亲贺龙<br>“两把菜刀闹革命”,年龄最小的“头儿”<br>“拉赞助”来养兵的南昌起义领袖<br>贺家前后109位烈士,贺晓明致力整理名单<br>第一任体委主任的“第一次”<br>“父母相差20岁没有隔阂”<br>“他是娃娃们的亲人”<br>陈毅,告诫儿子不搞“空头政治”——长子陈昊苏讲述父亲陈毅<br>父亲参与开国大典,儿子奔波的童年<br>父亲任上海市长,儿子“不提父亲是谁”<br>父亲奉调中央,儿子在北京上学<br>父亲分管科技,要求孩子们“不搞空头政治”<br>子承父业,民间外交的践行者<br>聂荣臻,开国元帅的潜伏生涯——聂力讲述父亲聂荣臻<br>少年荣臻海外求学六年<br>在香港地下斗争,在“地狱”中奔走<br>“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br>顽强母女同斗敌<br>与女儿分离14年<br>怀念叶挺:不想叶挺之子开飞机<br>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打好开国第一仗<br>冒大险来搞核潜艇<br>剪不断的异国“父女”情<br>党的生日:所有人为他落泪<br>聂荣臻是个厚道人<br>叶剑英,“大事不糊涂”——凌孜讲述父亲叶剑英<br>我与父亲的北京岁月<br>父亲当侨生,我在延安出生<br>我和父亲的“文革”岁月<br>“文革”被关押4年,父亲担心凌孜“傻掉了”<br>父亲结束“文革”,我拍《原野》<br>胡乔木,毛泽东点名让他当秘书——胡木英讲述父亲胡乔木<br>我出生了,父亲去当秘书<br>我上小学了,父亲跟主席进了中南海<br>父亲应主席之邀,我跟着去菊香书屋看电影<br>我看见父亲两次严肃地批评人<br>父亲长期休养和毛泽东探视<br>父亲爱读书喜欢文字<br>父亲曾劝说季羡林参加革命<br>陈赓,一门五代从戎——陈知建讲述父亲陈赓<br>陈门五代人从军<br>在中央特科陈赓抓陈赓<br>陈赓会鲁迅<br>“黄埔三杰”并无此说<br>陈赓险被王明杀害<br>陈赓次子参军去了父亲部队<br>陈赓与林彪的三次战略争论<br>越南练正规军,上甘岭主坑道战<br>向钱学森提出“搞导弹”第一人<br>罗瑞卿,首倡人民警察称呼——长子罗箭讲述罗瑞卿<br>首任公安部长打“恶霸”上任<br>“绝不允许娼妓遍地,黑道横行!”<br>首倡人民警察的说法<br>保卫高级领导<br>三次大难不死<br>收养烈士子女<br>寄养、随军和进京的童年<br>罗瑞卿儿子“失踪”了<br>一家人的春天<br>张云逸,在根据地首倡股份制——张光东讲述父亲张云逸<br>打赤脚的父亲<br>少将参谋长选择入党<br>百色“调虎离山”怀参加现个长征<br>血战淮南,新四军的“百战将军”<br>经济创新,创办股份合作制卷烟厂<br>李宗仁立正鞠躬见父亲<br>主政广西,“懂经济的军事家”<br>政治上不幼稚,只因心里有数<br>对群众亲密,对儿子严厉<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