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礼仪精神与世界文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2114
  • 作      者:
    张继春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继春,祖籍河北井陉县,生长于山西阳泉市,现任装备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大校军衔。1960年2月生,1977年7月毕业于阳泉市荫营中学,1977年8月上山下乡到阳泉郊区白泉公社插队,1978年12月入伍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要任职:新兵连文书、电影组组长、文化处干事、工程连指导员、宣传处理论干事。1993年调入现任职学院,历任学院办公室秘书、党委秘书、宣传办(处)公室主任、组织处处长、装备指挥系政委等职,2次荣立三等功。先后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专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
    在长期的政治工作实践中,本着学以致用、学以修己、学以育人的工作指导,注重把中华优秀文化、中华传统美德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中,努力用优秀中华文化激励志向、净化心灵、提升修养、培育品格。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礼仪精神与世界文明:干部人文修养读本》主要研究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华民族历来被誉为“礼仪之邦”的历史必然性;第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礼仪文化凝炼成的基本精神;第三,中华礼仪精神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价值意义。这些探讨将为传承中华礼仪文明、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领导干部文明素养、探究引领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思想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华礼仪不仅注重形式,更在于修炼人们的心灵,通过礼仪培养人们的友善之心、友善之举。这种长期的涵养,使中华民族养成了与人为善的品行习惯。中国自古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行善积德”,“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作恶之家必有余殃”等俗语;注重广结善缘、乐善好施。古典名著《拍案惊奇》有许多宣扬做善事有好报的故事。其中有一个讲的是唐朝年间一名秀才叫林善甫,有一天投宿于旅邸,意外得到了一包珍宝,没有任何人知晓。林善甫没有纳于囊中,而是千方百计寻找失主;经过一番周折,终将宝物送还失主。失主向他感谢,要将宝物分予他,林坚辞不收。林经过刻苦读书,终于一举及第。书中写诗赞誉道:“暗施阴德天神助,一举登科耀姓名。”当然我们不能够认同这种道德轮回的天命论说法,但是多行友善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必有品行,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为老百姓办好事,为社会办好事,从而赢得党和人民的信任。可是当前个别领导干部不是想方设法为人民去工作,而是热衷于求神拜佛,企图让神、佛来保佑自己平安与仕途发迹。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是在行善积德,就是一种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怀。
    时下我们有许多人在延续着中华民族友善的血脉,唱响了一曲曲文明高歌。2011年4月30日,《解放军报》报道了一位87岁高龄的军队离休干部遗属徐秀英的事迹。她坚持从自己每月几百元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助贫困学生,总计已捐款11万元,一所小学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
展开
目录
前言
导论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一 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二 礼仪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规范
三 礼仪是中国古代教化的主课

中华礼仪的基本精神
一 中华礼仪之魂——仁德
二 中华礼仪之用——和睦
三 中华礼仪之纲——恭敬
四 中华礼仪之形——端庄
五 中华礼仪之质——尚志

中 华礼仪的世界价值
一 “礼敬天下”的思想文化价值
二 礼义相彰的思想文化价值
三 “以礼经国”的思想文化价值
四 “贵和尚中”的思想文化价值

附录
一 中华传统礼仪典籍
二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三 中华传统礼仪典迹
四 常见的礼仪规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