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师趣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202702
  • 作      者:
    张世林编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世林,编审。1984年调入中华书局,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与诸多学术大师有较为密切的交往,因痛感于“哲入其萎”的现实,遂以文化抢救为己任,先后主编了《学林春秋》(六卷)、《学林往事》(三卷)及“名家心语丛书”二十部,著有《大师的侧影》。季羡林先生的《病榻杂记》等书亦由其编辑出版。后长期从事文化财产抢救工作,因此得与研究国学的一些学术大家有工作交往。受益良多,收获良多。经他之手遂有季羡林著《千禧文存》、周一良著《郊叟曝言》、金开诚著《文化古今谈》、张岱年著《晚思集》等等精金美玉般的作品问世。张世林先生在抢救文化财产方面贡献卓著。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师趣闻》介绍了唐长孺、陈寅恪、游国恩、胡适、瞿秋自、启功、俞平伯等多位已故大学者的事迹,撰写者主要是其门人弟子,少部分是同事或家人,他们和所写的人都有直接的师承或亲身的接触,也只有他们才是最适合的作者。例如张泽咸写唐长孺、万先荣写游国恩、蒙默写陈寅恪、林东海写俞平伯和启功、孙玉蓉写瞿欷自等等,颇有价值,堪堪可称学术佳话也。
  他们是活跃于20世纪中国学术领域里的重要学者,书中记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和周边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庶几可为研治和总结20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史的人们提供一份比较新鲜、可信的研究资料。
  编者约请当代名家所记录的前辈们的往事,在今天来看,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录,更是点燃我们思考的引线……穿越对间空间的迷雾,带我们看那个时代的沧桑与知识分子的气节。
展开
精彩书摘
  唐长孺先生谈治学
  20世纪50年代前期,笔者师从唐先生学习(但不是研究生),曾听先生谈过如何学习。60年代,唐先生在北京中华书局点校北朝诸史,星期日休息,数次来舍下聊天时,也谈过学习问题。他的教诲对我产生了重大影响。惜乎当年未曾笔录,几十年过去了,具体内容多已淡忘。唐师作古已近七年,追思往事,感触良多,今将尚能忆及者,笔录二则。
  一、怎样读书
  唐先生说,要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乐趣从何而来,仍需通过读书。读书过程中要注意“蓄疑”。脑海中存在疑问越多,通过读书便可搜集大量资料进行解决。如果头脑中不存在疑问,读书会感觉很枯燥,书也读不下去。因此,一定要注意蓄疑,才能使读书的效益增大。读书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可以迅速解决,这就是熟悉并利用工具书,例如南朝史书所记“滂民”,在史书中较为罕见,但查看《康熙字典》,即可明白了。另一类是前人没有提到或是虽然提到但并未解决的问题,就要认真估计自己的能力与客观条件,是否有可能解决。
  ……
展开
目录
唐长孺先生谈治学
仁者之风——记赵景深先生
琐忆童书业师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刘半农与白涤洲之死
难忘恩师游国恩先生
学者风范——记俞平伯先生
博通文史——记缪钺先生
师友风谊——记启功先生
罗庸与郑奠
艰险征程——记朱东润先生
辜鸿铭先生
银汉七星
人间怪杰——记聂绀弩先生
章士钊一生“三指要”
西南联大见闻琐忆
复旦中文系老教授二三事
先君师友琐记
春风化雨忆师门
师庭琐忆
俞平伯与陈寅恪
俞平伯与瞿秋白
俞平伯夫妇手抄《红楼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