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刘裕北伐和东晋的最后灭亡
在东晋的历史上,也有一些人曾率军北伐过,但并非是他们声称的那样要收复失地,光复中原,实际上是把北伐当成了扩大自己势力、乘机获取政治资本的途径。刘裕北伐也意如此。所以,在刘裕掌握东晋大权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也为了增加雄厚的政治资本,从义熙五年(409年)开始带兵北伐,首先进行了一系列消灭割据势力的统一战争。他先后攻破南燕(今豫、鲁一带),杀了南燕王慕容超,收复青州;攻克江陵,杀了割据者刘毅;攻取成都,灭了割据者谯纵;收复襄阳,赶跑了割据者司马休之。义熙十一年(415年),整个东晋都成了刘裕的势力范围。
第二年,刘裕见后秦国皇帝姚兴去世,幼主姚泓刚刚继位,国内发生内乱,认为时机成熟,便率领王镇恶、檀道济、沈田子等,兵分五路,水陆并进,大举北伐后秦。沈田子这路人马绕道南阳,势如破竹,直逼后秦都城长安。后秦皇帝姚泓亲率重兵迎战。在长安东南,后秦的数万军队将沈田子等一千余人围了个水泄不通,而沈田子毫无惧色,振臂高呼道:“我们好不容易打到敌人的都城下,这时候不拼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他带头向重围冲去,士兵们也群情激奋,个个奋勇争先,竟奇迹般把后秦大军冲杀得七零八落,并赶进城内。檀道济这一路所到之处,敌军更是望风而降,大军很快直抵洛阳。而且他还善于收买人心,不杀无辜之人,即使是俘获的敌兵也都释放回家,这样,他有效地瓦解了敌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王镇恶一路进入敌境后,同样屡战屡胜,破虎牢关、梧谷坞,经渑池,会师洛阳。接着,攻打潼关要塞,被后秦守将姚绍挡住。王镇恶因军粮不足,向刘裕求援。刘裕接到报告后,急忙沿黄河往上游送粮,逆水重舟,行进十分缓慢。而北岸的北魏守军更是虎视眈眈,不时出来抢船劫粮。刘裕只好先调兵解决魏军,粮船才得以运到潼关。虽然这样耽误了不少时间,但幸亏王镇恶得到当地百姓的帮助,得以坚持到军粮的运达。恰好这时姚绍病死,代守潼关的姚潢又得知刘裕兵到湖县(今河南老潼关东),知道大势将去,悄悄逃走了。
大军进潼关后,王镇恶率领水军乘坐蒙冲小舰从黄河人渭水,直抵渭桥。由于北方船只颇少,后秦军队见王镇恶的船舰外面没有人撑篙却逆流而行,吓得以为是天兵降临。王镇恶带兵在渭桥上岸,饱餐一顿后,便下令放开缆绳,任船舰随急流漂去。他指着长安城北门对兵士们说:“我们现在离家万里,大家都看到衣物粮食已随船流走了,想回去是不可能的了,困在这里,没有衣服和粮食,也是死路一条。唯一的出路就是死战,攻进长安,立功受赏!怎么样?”大家齐声喊道:“行!”由于士气旺盛,王镇恶率军很快把守桥秦军冲散,不久又把出城接应的姚泓打了回去。晋军一鼓作气,长安被攻陷。至此,姚泓投降,后秦宣告灭亡。
随后,刘裕率大军也赶到长安。不久听到京城有变,急忙班师回朝。回朝之前,刘裕让儿子刘义真和王镇恶、沈田子两将军一起镇守长安。但没料到王、沈二人素有嫌隙,刘义真又控制不住,晋军发生内讧,沈田子杀了王镇恶。义熙十四年(418年),夏国首领赫连勃勃乘机发兵攻城,晋军抵挡不住,长安得而复失,只保得潼关以东地区。
尽管如此,这次北伐还是取得了东晋百年来最辉煌的战绩,刘裕因功而被封为宋王,权势更为稳固。两年后,刘裕在完成了一系列兴利除弊的军事、政治措施后,于公元420年逼晋帝退位让己,建国号为宋。东晋就这样灭亡了。
刘裕从一名低级军官逐渐发展到最后的刘宋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经历,过程也令人惊心动魄。时势造英雄,刘裕也把握住了这个机遇,创立了刘氏宋朝。历史就这样进入了南朝。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