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桦树皮船制作技艺传承人——郭宝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5113736
  • 作      者:
    那敏著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周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成果之一。
    《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项目成果。
展开
内容介绍
    《桦树皮船制作技艺传承人:郭宝林》共分为水上飞舟;流传至今的桦皮船;郭宝林家乡;郭家传人;郭宝林技艺;郭宝林的生活;众人眼中的郭宝林七章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黑龙江外记》记载:“山谷问多桦木,土人以为箭笥,为鞍板,为刀柄,皮以贴弓,为车盖,为穹庐,为扎哈,纵缝如栲栳,大担水,小盛米面,谓之皮斗。”《黑龙江志稿》载:“鄂伦春地产桦,其皮坚韧,可制器具,小舟及庐帐皆桦皮为之。齐齐哈尔老妪用麻绳缝制桦皮篓,又用皮缠弓,为车篷,为穹庐,为扎哈……”以上文献资料反映了鄂伦春人生活的地域盛产桦树,智慧的鄂伦春人利用桦树皮轻便、防潮、富有韧性的特点,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用品,其中就包括桦树皮船。
    桦皮船是鄂伦春族用来狩猎、捕鱼以及渡河、驮载的工具。鄂伦春人的桦皮船,形制颇为特殊,敞口,船体中部较宽,船头、船尾尖细并微微上翘,状似剖开的梭子。其形态的另一大特征就是船身极矮,高度仅为20厘米左右,整个船体是扁平的。鄂伦春人的桦皮船有两个必不可少的附件1,那就是船桨和撑杆。船桨,一根,用樟松木制作,长约3米,两头为桨叶,中间为圆柄便于手握划桨,深水行舟时用其划水。撑杆,一副,是用白桦木削制而成的圆柱形杆子,长约2米左右,在河岸附近等浅水区及逆水行舟时,用其使船行进。鄂伦春族的桦皮船大小不等,根据水域水流的特点及其使用者的不同用途,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型桦皮船长8~10米,宽可达1.5 米,载重量大、行驶速度快,适宜在水面较为宽阔、水流较为平缓的水域里使用;中型桦皮船长6~7米,行动灵活自如,适合在水面较窄、水流较急的水域里使用;小型桦皮船长4米左右,行驶速度慢,适用于小河湾,可供少年及初学驾船者使用。鄂伦春人使用的桦皮船中,6米左右的中型桦皮船较为普遍。
    轻似鸿毛的桦皮船 清朝方观承在《卜魁竹枝词》中,向世人描述了桦皮船的轻巧便捷:桦船携趁渡头忙,来往轻飞逐鸟翔。收拾烟波人散后,一肩帆影荷斜阳。
    桦皮船的原材料主要是白桦树皮和樟松木,传统的桦皮船完全采用纯天然的材料制作,整个船体找不出一件金属材料。由于材料质地轻盈,所以成品桦树皮船也就轻便异常,即使是大型的桦皮船,在搬运时一个人就能扛走。在陆路或山林间行走时,可装载于马上,也可以扛在肩膀上,携带方便,遇水则用之以渡,一日可行数百里。由于桦皮船具有船体轻、速度快的特点,除用于载人运物外,还是捕鱼和狩猎时的重要交通工具。桦皮船在水上划行时轻悄无声,动物不易发现,为猎人打猎创造了很好的时机,因此夏季猎人们经常乘坐桦皮船进行狩猎,射杀在河边或水泡边饮水的动物。在张网捕鱼和临水叉鱼时,人们也经常以轻便的桦皮船为交通工具。
    快捷是桦皮船的一大特征。“现代赛艇上的大部分优点,桦皮船均具备。”桦皮船头尖尾锐,整个船体呈流线的造型,这种造型利于减少船体在水中行进的阻力,能够助其在水中迅速滑行。而桦皮船扁平的船体,使其吃水线极浅,因而它能够轻盈地随着波浪而行。正是桦皮船这种独特的造型,造就了它迅速快捷的特性。
    桦皮船有很多其他船只无法媲美的优点,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非常的轻便。“桦皮船同其他各种船只相比较而言,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轻巧无声。桦皮船可以说是人类造船史上最轻的船。”在这里,笔者将桦皮船形容成轻似鸿毛,似乎有夸大其辞的嫌疑,但是与各类木船、铁船相比较而言,这种说法就不会显得过分了。
    渔猎生产的桦皮船 狩猎经济,也叫渔猎经济,是以猎取自然界现成动物为生的经济。新中国建立以前,鄂伦春人延续着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渔猎经济,这种生活方式是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分不开的。鄂伦春人所生活的大、小兴安岭,为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原始大森林所覆盖,江河密如蛛网,是各类动物、植物以及鱼类的乐园,自然也成了鄂伦春人生产生活的天堂。鄂伦春人长期以来生活在这一自然环境中,主要依靠大自然赋予的各类资源来维持生计,进行简单的生产,如狩猎、捕鱼和采集等。同鄂伦春族这一简单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工具主要有枪支、马匹、猎犬。此外,鄂伦春人狩猎必备的工具还有猎刀、斧子、枪架、鹿笛、袍哨、地箭、木夹子等。《黑龙江省呼玛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情况》中提到:呼玛鄂伦春族特有的桦皮船和滑雪板是交通工具,但在狩猎生产中也起很大的作用,可见桦皮船是狩猎生产的重要工具。
    在炎热的夏季,很多动物都喜欢泡在河水里乘凉,猎人驾着桦皮船顺水而下。由于桦皮船轻巧无声,速度又快,再搞一点伪装,很容易接近猎物。
    有时几个人联合行动,猎手驾小舟冲锋陷阵,余者使大船跟随运输,乘兴而来,满载而归。猎人将这种狩猎方法称作“溜河”。
    蹲泡子,是鄂伦春人传统的狩猎方法。到了夜里,动物常到水泡子里吃草、喝水,猎人乘桦皮船在其附近伏击它们。蹲泡子时,一般选择风向比较稳定的夜晚,猎人选择在下风向的位置避免动物闻到人的气味。蹲泡子通常是猎捕犴。在鄂伦春人的主要狩猎对象中,犴这种动物与桦皮船有着不解的缘分。犴,学名为驼鹿,它肩部隆起,很像驼峰,是世界上现存49种鹿类中最大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大兴安岭、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犴的听觉、嗅觉都相当的灵敏,视觉比较差。夏季,犴为躲避炎热和蚊虫,多在水中洗澡,并不时把头伸进水中吃水草。猎人事先乘桦皮船埋伏在它活动的周围,等它把头伸进水中时,迅速接近射杀。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水上飞舟
轻似鸿毛的桦皮船
渔猎生产的桦皮船厂
男子汉们的桦皮船

第二章 流传至今的桦皮船
桦皮船探源
唯一的传承地

第三章 郭宝林家乡
黄金之路十八站
鄂伦春族新村
郭宝林家

第四章 郭家传人
耄耋作古的郭闹开
精益求精的郭宝林
线条粗犷的郭宏强
日益精进的郭红霞

第五章 郭宝林技艺
桦皮船的制作常识
郭宝林的制作技艺
郭宝林的代表作

第六章 郭宝林的生活
成长历程
一家之主
多才多艺
阿亚莫日根

第七章 众人眼中的郭宝林
关小云:精钻细研,一丝不苟
周宏:技艺精湛,诲人不倦
李海生:海纳百川,宾至如归
我:寡言淳朴,淡定从容

第八章 困境与展望
匮乏的原材料
消失的游猎文化
保护与传承
附录一 田野考察日记选
附录二 神奇的桦树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