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的父亲茅以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932206
  • 作      者:
    茅于润著
  • 出 版 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茅于润所著的《我的父亲茅以升》是为纪念钱塘江大桥建成70周年而创作的一本关于父亲茅以升的回忆录。本书除了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外,更主要的是讲述了茅以升和“桥”有关的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父子情和剪不断的悠悠往事。
展开
作者简介
    茅于润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九三学社上海音乐学院支社原主任。1943年毕业于前重庆青木关国直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1947年获得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小提琴表演学士学位;1948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
    曾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6年版)音乐分科责任编辑,《牛津简明音乐辞典》(1990年版)译审委员会主任;翻译《音乐语言》([英]戴里克·柯克著,1981年出版),《音乐欣赏》([美]罗伯特·希柯克著,1989年出版)。
    1987年曾以“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音乐”(Music under Matir)为题,在下列美国大学做学术报告:俄勒冈大学音乐系、伯特兰州立大学音乐系、华盛顿大学音乐系;北伊利诺斯大学音乐系、南部拉斯加大学音乐系、加州州立大学音乐系。1991年,上述论文被刊登在美国音乐杂志《亚洲音乐》(Asian Music)季刊上。
展开
内容介绍
    《我的父亲茅以升》是茅以升的幼子茅于润回忆父亲的点滴文章的结集。《我的父亲茅以升》记录了茅以升不为人知的一些生活细节,展现了他对桥梁事业的热爱和风险,对子女的深沉的爱,以及有“缺点”的生活细节,勾勒出一个更加平凡真实的茅以升。
展开
精彩书评
    (茅以升)不仅是科学家,还是个文学家。
    ——毛泽东
    
    他在建桥过程中,克服了80多个重大难题,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在急流汹涌的钱塘江上建起了这座长1453米、高71米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这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大事。
    ——周培源(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作为茅老的学生和助手,对他那种学识渊博而又虚怀若谷的一代大师的高尚品德,我将永志不忘。
    ——卢肇钧(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土木工 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分科学会理事长)
    
    诗人常把天上的彩虹喻为人间的桥梁,父亲是用自己的生命,化作了彩虹,永留在人间。
    ——茅玉麟(茅以升女儿,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中国科技馆副研究馆员)
展开
精彩书摘
    名列前茅的秘密
    父亲的五个“早”
    父亲有五个早,分别是大学毕业早(18岁)、留学早(21岁)、得博士早(24岁)、当大学教授早(25岁)、当大学校长早(29岁)。
    父亲从唐山路矿学堂(大学)毕业时不仅年岁早,而且成绩好,在校四年,年年考第一。
    我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大学里一位送信的邮递员,总是在学期终了来我家送信时和母亲随便聊起:“考第一名的又是那个小个子姓茅的,别看他的个子小,将来一定能干大事。那时,他还不知道这位“姓茅的”就是她的丈夫。他的话后来果真应验了。之后,父亲考取了清华留美研究生,在康奈尔大学获得了硕士,在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获得了博士,还创造了“茅氏定律”。那时,他年仅24岁。
    我想接着那位邮递员的话谈谈父亲的学习方法:他多次告诉我们,在学校上课,最重要的,除了自身无法改变的条件——天资外,就是要彻底地弄懂每天上的每一课的内容,不能等到明天;其次是把时间分配好,根据学科的难易所需的时间定出合理的时间表,严格执行,雷打不动。即使某一科目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结束,也不延长,留诸日后补上,随即进入下一课,使各科均不落后,齐步向前。他的这种学习方法帮助他在求学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我曾经照办过,效果很好,但未能持久。不少学者都提出过不同的学习方法,各有千秋,不可一概而论。但无论用什么方法,贵在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大家都承认运动好,但有多少人是经常运动的?所以,父亲常说:“知而不行,无济于事,只有坚持才是成功之母。”
    父母生了我们六个子女,虽然都留过学,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我们后来的成就与幼年时代受父亲影响而产生的宏大志向都相去甚远,望父莫及,望己兴叹。我看,主要原因仍然是缺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虚度了许许多多的大好时光!如今,我们都垂垂老矣,回顾一生,壮志未酬,辜负了他的厚望,常引为终身憾事。
    我希望莘莘学子看了这篇短文后,以家父的治学方法为师;以我依赖父亲,过分强调与生俱来的天赋,缺乏排除万难的刻苦学习精神而未能功成名就为前车之鉴。
    ……
展开
目录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张鸣)
序(戴泽蘅)
前言(茅于润) 
父亲永远活在我心中

名列前茅的秘密
父亲的五个“早”

一生的热爱
造桥——与工人共命运
授桥——注重创新,不沿袭陈规
写桥——桥文学的创始人

另一座桥
飞向颠簸迷蒙的未来
家书抵万金,亲情写不尽
助人为乐

这样的戏迷
京剧迷

所有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
简朴的生活
处变不惊 临危不惧
茅以升图书馆

两句令我深思的比喻
(一)文章是固体,言语是液体,思想是气体
(二)帮别人的忙,就是帮自己的忙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后记
附录一 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常山龙)
附录二 “我姓茅,茅以升的茅”(茅为蕙)
茅以升年表(许宏儒 郑淑涓 钱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