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三毛台北地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404096
  • 作      者:
    师永刚,方旭,冯昭编著
  • 出 版 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内地 "文艺青年"赴台必读
  台湾自由行首本最文艺路线图

  用三天走遍三毛48年的人生
  回忆三毛 追忆她的生命旅程

  内地首本文艺青年赴台自由行配套读物

  台北市前副市长李永苹写序、台旅会独家推荐自由行文艺读本

  重拍三毛生命路径重要处,揭示三毛一生的生命路标。
  出生地,北一女中,松江路合江街公寓,明珠咖啡厅,海边小屋,荣总医院。
  她名字的一路变化,陈懋平,陈平,Echo,三毛。

展开
内容介绍
  台湾自由行首本最文艺路线图,用3天走遍三毛48年的人生。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李永萍,台湾旅行公会理事长姚大光独家推荐自由行文艺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1948年,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前,陈嗣庆和兄长带着妻儿来到台湾,两家共十二人住在台北市松汀路的日式平房里,几年后搬到距离不远的合江街36巷32号,住的也是日式房屋。由于陈嗣庆的个性细心、缜甯,因此不同于一般迁台家庭的混乱无章,将全部家当系统性地整理后,早一年就搬迁来台,和兄长继续在台湾展开律师楼的工作。
  光复初期的台北城,除了日本总督府(现为“总统府”)等少数建筑,城内全是低矮的日式木造平房。日本战败后,台湾方面接受日本产业,并遣返日本军民,腾出大批的木造平房,并将屋舍分给迁移来台的公教人员。陈家当时所住的松江路、建国南路一带,就是一个相当密集的迁台人员聚集地。只是随着台北成为台湾政治和商业中心,如今的忪江路满是高楼,公司行号林立,更是全台最大的旅行社集中地,几乎每栋大楼郁可找到旅游相关行业,与当时的情况早无法同日而语。
  三毛日后还在文章中写到,她们两家住的地方叫做“朱仑厝”,刚开始还没有公共汽车,所以公交车通车的第一天,还由大伯父领军带全家去坐公交车,并拍了张全家福照片纪念。
  三毛在松江路的家,邻近四平街,目前已改建为四楼公寓。四平街则成为大型市场,清晨有卖烧饼豆浆水煎包,菜贩、肉贩忙着搬货,但还称不上热闹,与多数传统市场不同的是,这里叫卖的最高潮不在清晨,而是中午服饰店开门后,在周围上班的粉领族,总爱趁着午休空当绕进四平街吃中饭,顺道添购行头。
  三毛在《惊梦三十年》中也谈到幼时与白先勇为邻的故事。当时三毛家旁是还没有拓宽的建国北路,以及满是荒草的长春路,陈家那时以竹篱笆为墒,园子里种着满树盛开的灿烂芙蓉花。白先勇的老家人后来还砍了一些枝芽去插枝,结果两家院子里都是开了又谢的芙蓉。
  当时三毛虽然年纪小大,却还清楚地记得这段时间的生活,甚至也记得因为她力争到底,所以虽然年纪小够,也提前到国小就读。三毛还说,她没有不识字的记忆,还在小学,“拼拼注音,念念国语日报,就-下开始看故事书了”。反而还因此向老师抱怨课本编得太浅;加上大姐陈田心也爱看书,边看边教妹妹,三毛的阅读能力就这样一点一滴打下基础。
  所以三毛的作品中,不但多次怀念大伯与几个堂兄妹,也提到当时在家旁边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一间商店——建国书店,这家租书店让三毛如痴如醉,不但死缠着母亲要零用钱,甚至还翻箱倒柜地想找到一毛钱去多借一本书回家。在三毛的小学时期,就在这家书店里阅遍了《银湖之滨》、《基督山伯爵》,《堂?吉诃德》、《飘》、《简·爱》、《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等大批名著,甚至还有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让她卷入文学洪流而一生无法自拔。
  与松江路隔几条街的合江街,因邻近台北大学(前身为中兴大学法商学院),浓厚的文教气息与松江路的车水马龙有着迥然不同的生活步调。这里向来是文教区兼住宅区,尽管大批的日式平房早随着都市更新改建四楼公寓,但相较于不远处的高楼林立,合江街的老公寓仍掩不住三十年的风霜。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童年(1943-1953年)
第二章 自闭(1954-1963年)
第三章 复学(1964-1973年)
第四章 成名(1974-1980年)
第五章 返台(1981-1988年)
第六章 返大陆(1989-1991年)
第七章 过世(1991年1月4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