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古的时候,就有来自祖国内地的移民和香港当地居民一起,共同开发这个地区。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移民活动始于东晋。东晋末年,卢循领导的浙东起义军曾经攻陷广卅城。起义失败以后,余部多退至今大屿山一带。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写道: “卢亭者,卢循前据广州既败,余党奔人海岛野居,惟食蚝蛎,叠壳为墙壁。”这里没有明确指出避难海岛的名称。清代东莞邓淳在《岭南丛述》“卢亭” 条则写道:“大奚山三十六屿,在莞邑海中,水边岩穴,多居蛋蛮种类。或传系晋卢循遗种,今名卢亭,亦日卢余。” 此后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发生在宋朝。据邓氏族谱,宋朝开宝六年(973年)江西吉水人、承务郎邓汉黻宦游至粤,定居于东莞圭角山下的岑田(今香港新界锦田)。他为邓族迁粤的始祖。邓族四世祖邓符协生于岑田,为熙宁进士,也是宋承务郎。据传,到明朝万历年间,邓氏后裔邓元勋已成为拥有良田万亩的富户。到清初康熙年间,邓族不仅拥有锦田一带的富庶土地,在香港岛也拥有不少田地,成为首屈一指的望族。此外,北宋末年,进士侯五郎迁至东莞县,其子侯卓峰迁往今日河上乡筑茶寮,做小生意。其后人目前居住在新界的燕岗、金钱、丙岗等地。宋代以后,廖、文、彭等家族陆续迁入。他们与邓、侯两家族,合称新界五大族。
新界各族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创设书院、学舍,传播中国文化。据统计,这类学校共有25所。
其中历史最久远的是宋朝邓符协为聚众讲学,在桂角山下设立的力瀛书院。其始创年代,比广东省内的著名书院广州禺山书院、番山书院等,还要早100多年。
该书院遗址清初犹存。清朝时期,比较著名的则有锦田的周王二公书院、屏山的觐廷书室、九龙城内的龙津义学等。上述情况说明。香港地区的部分居民很早就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香港地区山岭与坡地的许多地方,土质适于种植香木。当地在明朝盛产香木。这种香木属于莞香。又名女儿香,当年在广东与江浙等地备受欢迎。每当中秋佳节,运存在苏州府城的莞香,往往一个晚上就销售一空。王崇熙纂《新安县志》卷二《舆地略·物产》曾提及香港地区往昔出产香木的景况:“香树,邑内多植之。东路出于沥源、沙螺湾等处为佳。”沥源即今日新界的沙田等地,沙螺湾则在大屿山西部。今日沙田白田村附近尚有名为香粉寮的地方。清朝康熙元年至二十三年(1662—1684),清政府企图断绝闽粤沿海人民与郑成功的联系,实行沿海迁界30里以至50 里的政策。香港地区的人民也被迫内迁,造成当地香业的凋衰。到雍正年间,在东莞又出了个因承旨购求异香杖杀里役的县令,种香人家纷纷忍痛砍树,四出逃亡。从此香木生产一蹶不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