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0087185
  • 作      者:
    王蒙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王蒙的人生坎坷曲折,多事也多难,但他处乱不惊,一一化解,遇难呈祥,涉险成趣,令人叹为观止。王蒙在人生历程中处处表现出一位智者洞察世事的大智慧,丰富了我们的生存认知。《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是王蒙的自传文学,是一部成功人士非凡的成长史,这是一部研穷中国当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不可或缺的回要文本,一位大家的心路坦言。
展开
内容介绍

  我经历了伟大也咀嚼了渺小。我欣逢盛世的欢歌也体会了乱世的杂嚣。我见识了中国的翻天覆地,也惊愕于事情的跌跌撞撞。有时候形势的波谲云诡令人晕眩,有时候祸福的说变就变,叫人以为是进入了荒诞的梦境、是在开国际玩笑。见过上层的讨论斟酌,也见过底层的昏天黑地与自得其乐,还有世界的风云激荡,我毕竟访问过中国大陆境外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感受了呵护的幸运与“贵人”的照拂。我也领教了嫉恨者明枪暗箭的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好累!
  然而这些只能叫遭遇,只能叫命运,只能叫机缘,只能叫赶上点儿了,这仍然不是活法,不是你老王某某人的笑声与热泪,不是你老王的绝门儿与绝活儿。遭遇是外在的,而活法全在自身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这是遭遇,而“回也不改其乐”,这是活法。本来是习惯性满分与一名的好学生,一心要飞蛾扑火般地献身革命。少年得志地当着当着团委的小领导,一下子着了文学创作的迷。骤得大名后紧接着是一个倒栽葱。住进了高等学校的新房室突然决心全家迁徙新疆。官至“尚书”了却坚决回到写字台前边。十七岁的时候被人认为是三十岁,而七十六岁了仍然在大海一游就是一公里。这是活法,这是个性,这是屡败屡胜的不二法门。

展开
精彩书摘
  我是出生在北京沙滩的,那时父亲正在北京大学读书,母亲也在北京上学。大概我出生后过了一两年,我被父母带回了老家。
  我的父亲王锦第提起奶奶抱极尊敬态度。父亲是遗腹子,只见过他的母亲而没有见过他的父亲。
  很晚了我才弄清,我的祖父名叫王章峰,参加过“公车上书”,组织过“天足会”,提倡妇女不缠脚。算是康梁为首的改革派。
  也是许多年后,我去龙堂的时候,才听乡亲告诉,我家原是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人。后因家中连续死人,为换风水来到了离南皮(县城)远、离孟村近的潞灌。本人的一个革新意识,一个与穆斯林为邻,密切相处,看来都有遗传基因。
  一九八四年我首次在长大成人之后回到南皮——潞灌——龙堂。我看到的是白花花的贫瘠的碱地,连接待我的乡干部也是衣无完帛,补丁已经盖不上窟窿,衣裤上破绽露肉,房屋东倒西歪。我从县志上读到当地的地名与人名,赵坨子,李石头……还有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民谣:
  羊巴巴蛋,
  上脚搓。
  俺是你兄弟,
  你是俺哥。
  打壶酒,
  咱俩喝。
  喝醉了,
  打老婆。
  打死(读sa)老婆怎么过?
  有钱的(读di),
  再说个。(王注:家乡人称娶媳妇为说个媳妇)
  没(读mu)钱的,
  背上鼓子唱秧歌。
  至今,读起这首民谣,我仍然为之怦怦然。这就是我的老家,这就是北方的农村,这就是不太久前的作为伟大中华民族的后人的我们中多数人的生活。
  二〇〇五年春节,我与在京的亲属共访龙堂。与二十年前相比,已经是天上地下,我颇感欣慰。
  我不知道是由于习武而性情暴烈,还是由于性情急躁而习武。家乡人说话嗓门大,像是吵架。家乡人爱骂人,骂得千奇百怪花样翻新,我在《活动变人形》一书中写了一些,使高雅的冰心老人看了不爽。
  南皮出过一个大人物是张之洞,他的堂兄张之万也很有名。在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张之洞》里,写到张之洞受到的教诲:“启沃君心,恪守臣节,厉行新政,不悖旧章”,我为之叫绝称奇。中国吗?深了去啦。
  我父亲王锦第,字少峰,又名日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他在北大上学时同室舍友有文学家何其芳与李长之。我的名字是何其芳起的,他当时喜读小仲马的《茶花女》,《茶花女》的男主人公亚芒也被译做“阿蒙”,何先生的命名是“王阿蒙”,父亲去阿存蒙,乃有现名。李长之则给我姐姐命名日“洒”,出自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洒)》。
  北大毕业后,父亲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读教育系,三年毕业。回国后他最高做到市立高级商业学校校长。时间不长,但是他很高级了一段,那时候的一个“职高”校长,比现在强老了鼻子啦。我们租了后海附近的大翔凤(实原名大墙缝)的一套两进院落的房子,安装了卫生设备,邀请了中德学会的同事、友人、德国汉学家傅吾康(wol培angFranke)来住过。父亲有一个管家,姓程,办事麻利清晰。那时还有专用的包月人力车和厨子。他并与傅吾康联合在北海公同购买了一条瓜皮游艇,我们去北海划船不是到游艇出租处而是到船坞取自家的船。
  这是仅有的一小段“黄金”时代,童年的我也知道了去北海公园,吃小窝头、芸豆卷、豌豆黄。傅吾康叔叔曾经让我坐在他的肩膀上去北海公园,我有记忆。
  ……
展开
目录
干活吃饭(1934—1979)
1.昨天并不遥远
2.精彩得如此荒唐
3.我要革命
4.失落了的童年
5.冬天里的春天
6.秋天是怎样发现的
7.我的阳光底色
8.十九岁的初恋
9.啊,作家!
10.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11.大起大落
12.新的一页
13.悲剧成了闹剧
14.又不行啦
15.日子
16.风声渐紧
17.咸鱼翻身的尝试:干脆去新疆
18.喀什噶尔与叶尔羌
19.王蒙的生活永远是新奇的
20.在生产队里
21.再走远一点吧
22.学习——我的不可剥夺的看家本事
23.干活吃饭
24.农村的纵横捭阖
25.边城“文革”纪景
26.别有洞天非人间
27.或有忧思未敢言
28.干校纪趣
29.告别伊犁
30.游泳与写作
31.啊,毛主席
仅仅差一厘米(1979—1987)
32.又好起来了,是真的吗
33.人的一生需要两次
34.突然享受了北戴河
35.春风处处来
36.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37.难忘的东华门小驻
38.文坛一瞥话清明
39.四次文代会
40.那一段时光叫“井喷”
41.哈哈哈哈哈哈
42.一个时期正在过去,新时期正在到来
43.美国的枫叶
44.精神啊,你在哪里
45.《苦恋》事件
46.吉凶祸福的测不准原理
47.糊里糊涂就批上了
48.仅仅差一厘米,面貌全不一样
49.中央委员会
50.清明的心弦
51.难忘的一九八四
52.谁是白痴,谁是凶神
53.我只能是王蒙
54.王蒙当文化部长也算改革一景
55.我怎么个当部长法
56.在文化部做事
不忙不闲时吃半干半稀(1987—至今)
57.风雨一九八七
58.一九八九之春
59.事非经过不知“乐儿”
60.还是练点活儿吧
61.自得其乐
62.冲浪一九九三
63.不能够留下空白
64.咱有这样好的师长与朋友
65.我去台湾
66.我仍然太幼稚了
67.我的不识相
68.不忙不闲时吃半干半稀
69.作协官事化了吗
70.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幸福生活
71.你就是海,你就是沙,你就是鱼
72.山人记趣
73.教授、博士、海洋大学
74.世界是多么阔大多么可爱
75.我在政协
76.我感动,所以我满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