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新闻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948664
  • 作      者:
    陈小波[著]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小波,新华社高级编辑,从事摄影编辑工作长达二十余年。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摄影领域广泛地写作、策展、编辑书籍并把研究当代视觉艺术现状作为兴趣。研究方向为中国纪实、新闻摄影中的个案。2004年起,主持撰写《人民摄影》报“小波与影人对话”专栏,6年时间先后对四十余位重要摄影家做了访谈;2006年,参与《中国摄影50年》编辑工作,为书中“新华社”、“新闻摄影”、“报道摄影”、“体育摄影”部分的策展人和撰稿者;2007年,主编《中国摄影家》丛书(10本);2008年至今,为《摄影世界》撰写“口述新华——老摄影家访谈”专栏,已采访40位新华社老摄影记者;2011年,出版《摄影·感受中国》(英文)。2008年7月,在日本札幌策展“观看中国”摄影展;2009年8月、9月,大理国际摄影节和法国佩皮尼昂维萨摄影节《年轻的眼睛》摄影展览执行人;2010年1月,比利时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中国: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展览执行人。2009年,获中国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新闻卷》将以访谈的形式,带领我们去认识我国当代19位摄影家的人生轨迹及其背后更大的社会背景。每个访谈之后,还荟萃了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影像学、艺术史学等学科专家、学者对该摄影家的学术评价与定位。
展开
精彩书摘
    还有更重要的呢!传输技术!光编得快,还得传出去呀。这就必须有戚恒、李岳这样的人,能拍能编还精通传输技术。要紧紧拉住技术的手。我们每次出去,都有技术局工程师跟着,一定让他们做强大的技术后盾。记者的传输能力、编辑的操作能力必须强大起来,拍、编、发,不再是以前的概念,是现代化概念的拍、编、发。
    2008年奥运会,我们打造的国家摄影队整齐亮相,十几个编辑、65个记者。记者拍,编辑在看台上。从拍摄到签走,几分钟的事儿。带人吧,不能说每个人都那么细地去带。就像一家有三个孩子,把老大带好了,然后老大带老二,老二带老三,要的是整体氛围,上班干的是体育摄影,开会说的是体育摄影,评稿评的是体育摄影。发稿标准摆在这里,法新、路透照片都在咱们库里,孩子们天天编法新、编路透,眼睛都看高了。这就是新华社的优势。年轻记者会拍照是因为他们看好照片看得太多了,天天看,这是一种熏啊。
    这支队伍,现在很多还都是苗子,还不够成熟,都不是成品。和Getty、法新、路透比起来,尖端的人、第一梯队的还是少,整体水平还不够,但前途我看好。现在的年轻人,只要他想,只要他喜欢,上手决不像我们当时那么慢,现在机会多多了。
    ……
展开
目录
照片的背面(序)——刘树勇
我具备与人言的修为和道行了吗?(自序)
静静拍摄——王文澜访谈
兵者,国之大事一王建民访谈
都市报的视觉成长和我的成长——王景春访谈
成长——王雷访谈
我珍惜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邓维访谈
我不是在拍照,是在调查——卢广访谈
摄影记者永远是在照相机后面的人——刘宇访谈
结图记事——安哥访谈
时刻准备着——李刚访谈
摄影对我来说,意昧着水和空气——李洁军访谈
红色新闻兵——李振盛访谈
在中国第一大报工作——李舸访谈
共和国的特别摄影师——杨绍明访谈
更高更快更强更前——罗更前访谈
燃烧的血——柳军访谈
职业的良知——贺延光访谈
我的照片摆在一起,多少能看出40年时代变迁的脉络——蒋铎访谈
在西湖边——傅拥军访谈
摄影要勤劳——雍和访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