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太原大会战:1937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1096166
  • 作      者:
    陶纯著
  • 出 版 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陶纯,山东聊城人,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鲁迅文学院首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现为解放军总装备部创作室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芳香弥漫》《雄关漫道》《阳光下的故乡》《像纸片一样飞》。曾两次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三次获得“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两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得“中国图书奖”,以及获得《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等刊物优秀作品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抗日战争初期,在中国华北地区,中日两军曾进行过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太原大会战。大敌当前,一向闭关自守的土皇帝阎锡山举起了抗日的大旗。毛泽东看好山西,八路军三个师的主力悉数入晋。平型关下,林彪让世人大吃一惊。南京最高当局下令处决“作战不力”的中将军长李服膺,全军震惊。郝梦龄忻口战死。成为中日交战后第一个血洒疆场的军长,英名长存。卫立煌、傅作义、李仙洲、陈长捷、孙连仲、董其武等国军名将奋勇当先。南口之战。平型关、忻口、娘子关之战,太原守城战,每一战都洒满了英雄血。国共两党尽弃前嫌,携手抵御日寇,开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大好局面。太原会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独特的意义。谱写了悲壮的历史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那些日子,张培梅的脸色很难看,动不动就发火。
    关于张培梅在李服膺这件事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是张培梅好杀。他得知李服膺部天镇溃退、雁北失守的消息后,立即提出应严肃军纪,按战时军法处决李服膺。他认为,面对凶残及装备现代化的日军,中国抗日军民唯有拼死血战,不怕牺牲,才能阻止日军的进攻,对那些作战中动摇、退却、执行命令不坚决的军人应该处决,才能杀一做百,提高部队的士气,否则只能动摇军心,造成人心涣散,于抗日大局极为不利,并且对全国其他战场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处决李服膺;二是起初张培梅主张处决李服膺,但当他得知天镇、阳高失守的全过程后,认为李服膺不是死罪。他向阎请求将李服膺交付他依法处理,阎就是不同意。
    虽缺乏权威性的史料记载,但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半个月之后,在太原省府大堂,阎锡山于深夜提审并下令处决李服膺时,最有资格坐在大堂之上的第二战区执法总监张培梅却没有到场,也许很能说明问题。
    阎锡山终于下定决心处决李服膺。这时他已从太和岭口回到了太原,内长城一线的作战已近尾声,忻口战役即将开始。日军飞机开始轰炸太原。一天,一颗炸弹落进绥署大院,炸死了少校副官席向南。日机飞走以后,人们都围过去,阎锡山也拄着拐杖出来看了看。他的脸色十分冷酷。
    促使阎锡山尽快动手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李服膺的老同学、现任南京军事委员会执法总监的唐生智来电,要求将李服膺押解至南京审理。如果将李服膺放走,那么,雁北的那些偷工减料的工事就会大白于天下。不如先斩后奏,灭口了事;二是蒋介石紧紧盯住不放。据说汤恩伯也在蒋面前状告李服膺于平绥线作战不力,使汤部蒙受重大损失,更使蒋对他感到恼火;三是舆论压力太大,不杀他个把军师旅长难以应付;四是借李服膺的人头警告晋绥军的将领,以制止溃逃之风。
    10月2日夜,11点多钟。这天晚上,轮到刚刚接替席向南升为少校副官的庞小侠担任值日官。听到阎锡山要夜审李服膺时,他颇感吃惊。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大战前夜
1.阎锡山夹缝中求生存
2.毛泽东早就看好了山西
3.八路军115师率先进入山西
4.中国全面抗战的号角吹响了
5.太原会战始于大同失守

第二章 聚焦平型关
1.日军进犯平型关,孙楚临危受命
2.林彪登平型关亲察地形
3.日军最精锐的第5师团开赴山西
4.高桂滋弃团城口私自撤退
5.两军协同,马革裹尸是军人的光荣归宿

第三章 平型关大捷,让全体中国人扬眉吐气
1.林彪眼下的任务是打好平型关这一仗
2.弥漫的血腥气使人喘不过气来
3.有了八路军的感召,晋军也不是吃素的
4.在延安的毛泽东感到轻松多了
5.八路军百了,晋绥军仍在坚守
6.阎锡山平型关下慌忙撤退,蒋介石回电安慰

第四章 忻口血战
1.卫立煌率中央军主力到达晋北
2.张培梅说:百川平时只知养羊,不知养虎
3.旅长姜玉贞壮烈殉国
4.军长郝梦龄家书: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
5.忻口之战惨烈异常

第五章 守住娘子关,是忻口战役成败之关键
1.娘子关一战的前景不容乐观
2.娘子关前,赵寿山所部拼死抵抗
3.雪花山丢了,娘子关危险了
4.第38军教导团损失惨重
5.董其武负伤后仍顽强作战

第六章 铭记忻口,铭记那些伤痛
1.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保卫忻口正面战场
2.八路军在阳明堡烧了日军24架飞机
3.川军开赴山西
4.残军留废垒,城郭萧条
5.娘子关失陷,太原危矣

第七章 强弩之末
1.大事不妙,阎锡山撂挑子
2.混乱的大百退
3.傅作义孤军守太原
4.最后的抵抗
5.彭德怀说:第八路军永远不过黄河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