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61644
  • 作      者:
    刘博,杨柳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历史的价值在于真实,但它却往往是最容易被改写的东西。<br>    本书为58个历史人物或事件翻案,走出教课书的误区,重现真实的历史。<br>    教课书上的历史都是真实的吗?历代的史官都是诚实的人吗?<br>    最新的权威史料+严谨合理的分析,重现未经打扮的历史真身。<br>    阿房宫真是被项羽烧的?兵马俑的主人真是秦始皇?纸真的是蔡伦发明的?<br>    唐僧确实是官派出国取经?第一个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包拯真的断案如神?<br>    看完本书,你会有新的答案!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博:男,民间学者、道家居士,资深图书策划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曾出版历史文化图书十多部。代表作有《帝都》《66个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8位中国千古将帅》《玄秘之旅》等。<br>    杨柳:女,民间学者,自由撰稿人。多年来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及写作,代表作有《帝都》《帝王学智慧》《66个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中国卷、世界卷)《108位中国千古将帅》《造势》《浙商的成功之道》等。
展开
内容介绍
    1、潜心钩沉历史误区、揭秘被误解和曲解历史真相的专书。<br>    2、为58个历史人物或事件翻案,提供了集中的新历史视角。<br>    3、材料全部来自有据可查的历史资料,分析合理,逻辑新颖。<br>    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br>    这话应该有这样几重意思:一是历史在成为历史后,失去了自主性,只能任后来的人随意打扮,改造成符合他们利益和审美的模样;二是历史并不陈旧,而是历久弥新,不管怎么打扮都会焕发出青春。这其中,又以第一重含义最广为人知。<br>    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总有一些言之凿凿的“史实”并不真实。又或者,有些历史真相看起来无可质疑,在它们的背后,却隐藏着另一层真相。当我们试图从历史中发现前人经验,为未来提供借鉴时,却发现历史并非全部都是真相,而是被加减过的,这将会多么困惑和混乱啊?<br>    本书试图将一些已经被证实的历史真相,揭示给喜欢历史的读者,对存在疑点的历史局部,也据理提出自己的分析和疑问。通过这种努力,试图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也就是未经打扮的那个小姑娘,原本的相貌和体态。<br>    有没有想过,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其实与历史真实相去甚远?我们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其实是来自历代相传的编造和曲解。本书为你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br>    以下这些真相不存在:<br>    西施原来不存在、貂蝉只是个美丽的传说;秦始皇并未彻底统一天下;徐福没有到过日本;刘关张并未“桃园三结义”;《水浒传》并非真实的历史;中国第一个女皇帝不是武则天;苏州四才子无周文宾此人;顺治帝出家与董小宛无关……这部分比较叙述生动、有趣。<br>    请下神坛:<br>    将李世民、岳飞、包青天、纪晓岚这些被神化的人还原一个真实的面貌。<br>    说句公道话:<br>    纣王并非是顶级暴君;项羽没烧阿房宫,阿房宫根本没建成;韩信并没有谋反,死于猜忌;“莽汉”张飞原来文武双全,是个白面书生形象;“暴君”杨广也有雄才伟略;唐高宗不是窝囊废;奸臣潘仁美其实是忠臣;赵光义没有弑兄;宋朝真不是很差的朝代;雍正没有篡位;光绪不是慈禧毒死的。<br>    另有隐情:<br>    秦陵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董仲舒无关;蔡伦造纸的真相;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纯属谎言;真实的巨富沈万三,其实很可怜;清朝“剃发”灾难的始作俑者是汉族人;“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成为清末四案之首的玄机;“盗墓将军”孙殿英盗掘清朝皇陵之谜。<br>    本书由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组成:<br>    一、 以讹传讹的历史。包括正史中人为的错误,以及民间传说、电视等媒体中对历史的误读和曲解。<br>    二、 被掩盖的真相。包括重大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以及躲藏在历史背后的“大人物”。<br>    中国的史官们似乎都是嫉恶如仇的狠角色,只塑造神或者鬼。文武周召、孔孟程朱等人构成“神”系列,他们是天纵神圣,完美无瑕;隋炀帝杨广被列在“鬼”系列,与他做伴的有夏桀商纣、秦始皇、曹孟德、秦桧,这些“鬼”个个面目丑恶。杨广就是最丑的之一。读完本书后你会发现,“神”走下神坛后是人;鬼走出地狱后也是人。<br>    每个历史人物都有四张脸孔:真实存在的面孔,正史史书中描述的面孔,影视剧、评书、野史等作品中的面孔,在百姓心中的面孔。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正史和野史的梳理,来达到还原第一张面孔的目的。<br>    市场价值<br>    对历史的重新挖掘和重述方兴未艾,但在众多的历史图书中,不管是严谨的专题,还是通俗历史,其依据多为经典的二十五史,也就是历代王朝史官记录下来的,带着浓厚意识形态的历史记录。或者将演义、野史和传说,作为佐料,纳入其中。<br>    本书别辟蹊径,从众多典籍历史专著,以及笔记野史和民间传说中的蛛丝马迹中,钩沉历史细节,重新发现那些被遮蔽和误传的历史真相,远至黄帝的上古时期,近至清代王朝,呈现给读者一个别开生面的历史层面,以期引起人们对历史真相的思考和审查。<br>    这种以还原历史真相,并且容量浩大的通俗历史专著,在国内尚属罕见,前景明朗。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这些“真相”不存在 西施原来不存在 西施名列中国四大美人之首,如果说这个人不存在,想必会引起一片 哗然。然而,这是事实,翻遍史书,竟然找不到这个人物的确切事迹。难 道她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西施的传说 春秋末年,我国长江下游和钱塘江一带有两个势不两立的政权,北边 的叫吴,南边的叫越。越国宁萝山下若耶溪畔,有一位旷代绝世的美女, 她就是西施。西施本姓施,叫夷光,因为住在西村,所以,人们称她为西 施。西施美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她到附近的山上去采樵,天上的大雁看 到她忘了拍动翅膀,掉了下来;她到溪边去浣纱,水中的游鱼羞得潜入水 底。成语“沉鱼落雁”就来自西施。 西施一动一静皆是美,就连那不轻不重的心痛病发作的时候,捧着心 ,皱着眉,垂着髻的模样也有万种风情。东村的施家女儿想学她的模样, 眉毛刚一皱起就吓得街坊们关门闭户。这又造就了中国语汇中一个最具讽 刺意义的成语:东施效颦。顰,就是皱眉头。 话说吴越两国间不断发生战争。互有输赢。前494年,吴越再战于夫椒 ,越军大败,越王勾践同他的五千残部被困在会稽山上。要么投降,要么 战死,越王勾践审时度势,选择了投降。他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穿着奴 婢的衣服乖乖地到吴国当了人质。勾践的专职是养马,吴王夫差出行的时 候,勾践提着马鞭,吆喝开道,尽力扮演着奴婢的角色。有一次,夫差病 重,勾践亲自煎药,并且亲口品尝夫差的粪便,祈福问安。两年后,他终 于骗得夫差的信任,重新回到祖国。 勾践回国后,发愤图强,整天睡在硌人的木柴上,每次吃饭前都先尝 一下苦胆,然后大声自问:“勾践,你忘了会稽之耻了吗?”在自强的同 时,他还采纳了范蠡和文种的建议,向吴王夫差实施了三十六计中最温馨 而又最恶毒的一计:美人计。范蠡在全国范围内遍寻美女,西施被选中。 经过三年的教习,越王才恭恭敬敬地将她送到吴国。 在培训的这段时间内,西施与范蠡产生了感情。范蠡在送西施去吴国 的路上,心中十分矛盾,一路上唉声叹气。西施也是病怏怏的。幸好途中 遇到一位白发老者,他谆谆教导两位说:“国家事大,自己事小,复国重 任寄托在你们身上。”说完还把手中的一篮又大又红的李子送给他俩。二 人听了老者的话,顿时精神振奋,向老人行礼说:“老伯的话,千金难买 ,我们铭记不忘。”后人将这个地方称为携李。 吴王夫差一见西施,果然神魂颠倒、宠爱异常,为求美人一笑不惜大 兴土木,把江山扔在了一边。此时,越国却在厉兵秣马,伺机复仇。十年 后,勾践认为时机成熟,下令北伐。吴国被打得落花流水,夫差请和,勾 践不肯,夫差只好自杀。 勾践灭吴后令西施与他一起回越宫。还未起程,越王夫人赶来了,她 怕勾践立西施为后,诬说西施是亡国的狐狸精,密令大将秦泽给西施拴块 大石头沉江。巧的是,秦泽的父亲正是当初给西施和范蠢送李子的老汉。 他假装执行命令,暗中托老父把西施这位越国功臣藏了起来。 再说勾践,自灭吴后,他渐渐开始猜忌功臣。范蠡见勾践只能同患难 ,不能共富贵,决定归隐。临行前去看望秦老汉,得知西施未死,喜出望 外,于是携同西施云游四海,浪迹天涯,最后定居在齐鲁一带,由于经商 有方,成为巨富,人称陶朱公。 关于西施的结局,历史上有许多种说法。上面这个颇为浪漫的说法出 自《越绝书》以及明代的戏曲作家梁辰鱼编成的《浣纱记》等著作。还有 一种说法认为:吴越战争之后,西施回到了美丽的若耶溪畔,度过余生。 初唐诗人宋之问在《浣沙篇》写道: 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入松萝,鱼沉畏荷花。 不过,此说在史书中找不到根据,应该只是后代文人的一个善良愿望 。 另一种说法是:西施被沉水而死。《墨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比 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死,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 事也。”该书编写于战国时期,距西施生活的年代不远,其中所举的比干 、孟贲、吴起之死,均与史实相符,由此推断,如果这个西施是我们所讲 的西施,那么西施被沉也是真的。另外,古本《吴越春秋》也说:“吴亡 ,西施被杀。”《吴越春秋逸篇》更详细:“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 随鸱夷而终。”“鸱夷”就是皮袋,按这种说法,西施是被装在皮袋里扔 进江中而亡的,这与同时代的伍子胥是一个死法,伍子胥就是被装在“鸱 夷”里投入了钱塘江中。根据民间传说,千古奇观“钱塘潮”就是由于伍 子胥的怨怒形成的。 分析以上三种说法,最后一种更符合历史的必然。假如西施真有其人 ,也不过是一个天生丽质、在吴越政治斗争充当了工具的农家女子。灭吴 后,“兔死狗烹”是情理之中的事。看一看范蠡出逃、文种被杀,就知端 的。 P2-4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这些“真相”不存在
西施原来不存在
秦始皇并未彻底统一天下
徐福没有到过日本
王昭君远嫁匈奴并非悲剧
貂蝉只是个美丽的传说
刘关张并未“桃园三结义”
中国第一个女皇帝不是武则天
达摩并不是少林武术的祖师爷
唐僧西行并不是公派出国学习
真实的杨家将没那么多人
秦少游娶苏小妹,纯属拉郎配
苏州四才子无周文宾此人
别把《水浒传》当真实的历史
顺治帝出家与董小宛无关

第二章  请下神坛
尧舜禅让并非出于慷慨
周公原来已称王
虚名堆出个关二爷
篡改历史从李世民开始
岳飞并非“满江红”
包青天:一半是真实一半是虚构
“康乾盛世”只是个假象
纪晓岚是个纵欲狂

第三章  说句公道话
商纣王并非顶级暴君
秦始皇曾打算禅让,“焚书坑儒”另有隐情
项羽没烧过阿房宫
韩信并没有谋反
“莽汉”张飞原来文武双全
魏延的千古奇冤
“暴君”杨广的雄才伟略
唐高宗不是窝囊废
奸臣胡宗宪曾是“抗倭英雄”
“奸臣”严嵩,贤多于奸
奸臣潘仁美其实是忠臣
赵光义没有弑兄
宋朝真不是很差的朝代
《岳阳楼记》中的滕子京不是清官
雍正没有篡位,不葬清东陵另有隐情
光绪不是慈禧毒死的

第四章  另有隐情
“炎黄”原本是“黄炎”
一句谎言让秦始皇修起万里长城
秦陵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董仲舒无关
蔡伦造纸的真相
压倒唐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季风气候吗?
《清明上河图》背后的重重谜团
蒙古帝国因为大风没有攻上日本岛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纯属谎言
朱棣的生母是个朝鲜人
巨富沈万三,其实很可怜
清朝“剃发”灾难的始作俑者是汉族人
太平天国灭亡的真相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成为清末四案之首的玄机
“盗墓将军”孙殿英盗掘清朝皇陵之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