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35764
  • 作      者:
    张嵚著
  • 出 版 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比那些[事儿]更通俗,比那些[一口气]更完整,比那些[玩意]更忠于历史。历史可以通俗但绝非低俗,历史可以白话但绝不神话,历史可以解读但不容亵渎。
  走进历史现场亲近历史人物!
  年度最佳历史畅销书!
  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人与事!
  历史可以通俗但绝非低俗,历史可以白话但绝不神话,历史可以解读但不容亵渎,比那些事儿更通俗,比那些一口气更完整,比那些玩意更忠于历史。走进历史现场亲近历史人物,年度最佳历史畅销书,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人与事。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嵌,男,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199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做过话剧编剧、DV导演、影视编剧等多项工作,并有小说、戏剧、历史著作等多部作品问世。
展开
内容介绍
  《不容青史尽成灰》系列图书将目光对准那些被常规历史图书所遗忘的,不为人知的,但又确实在历史进程中起到过关键作用的人和事。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现场,亲近历史人物,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人与事。
  《三国两晋南北朝卷》带你走进华丽的魏晋风流,三分天下始于何人,而谁又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根基。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干了什么,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最低潮是什么造成的,本不该发生的八王之乱为何发生了,而南渡的东晋,北伐双壁为了北望长安做出了何等努力,不名垂青史,亦遗臭万年的是何等人物,谁又终结了西晋,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是如何形成的,而梁武帝时为何爆发了世界蚕丝战争,“百家讲坛”现于南北朝时期究竟为何,最弱的南朝陈是如何立国,所有的所有,等待你的发现。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在三国晚期,门阀大族已然迅速崛起,并日益把持国家政权,王溶,自然是一个家世很牛的人。
  王溶,字士治,河南灵宝人,他的家族在当时非常著名,史载“世代显贵”。按《晋书》里的说法,他们家世代都担任北方年薪两千石的高官,典型的世袭权贵子弟。一般这种家族出来的,大多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然而王溶却例外。他从小机敏好学,年轻时候就博览群书,外加他相貌英俊,很早就是当时的知名人物。
  在那个重视“风度”和“出身”的时代里,才貌双全外加身世显赫的王溶,大展宏图貌似不成问题。但早期的王溶,却相当地不上进,对做官根本没兴趣,生活中最大的爱好,就是和一群狐朋狗友们四处游玩。20岁以前,政府曾经几次征召他做官,都被他婉言谢绝,而且他的行为也很另类,在当时人的许多笔记里,都记录过他放荡不羁的行为方式,比如曾经衣冠不整地招摇过市,或者是白天在大街上弹琴。甚至有一次,他因为和别人一点私怨,居然光天化日下和对方打群架,十足一个形骸放浪的“富二代”。说起这位“二世祖”,当地的乡民们大多鄙视,史载“为乡老所弃也”。
  但过了20岁,王溶却“浪子回头”了,史料上对于他20岁前后的记录,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不管是当时人的笔记,还是正史,说到他20岁之前的事情,大多是“为害乡里”“无意仕途”“嬉戏为乐”,可一过20岁,就成了“胸怀大志”“交游豪杰”“力图有功于国”。很能表现他那时候“胸怀大志”的事情是,有一次他家盖房子,王溶特意在门口留出了几十步宽的大路,这在当时看来很没必要,王溶却说“要是有一天我带兵出发,这条路就能派上用场了”,这真是狂得没边。当时凡是听到这句话的人,无不挖苦他两旬,王溶却理直气壮地回答:“陈胜都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年纪轻轻,就把自己当“鸿鹄”了。
  后来他的人生证明,他这不是狂,而是真有这个本事。
  王濬的官场起点,发端于他为官河东。当时他的职务是“河东从事”,也就是当地负责司法工作的检察官。在这个职务上,王溶干得很认真,认真到谁的面子都不给,凡是有违法行为的,都会被他大胆纠察,甚至和他家有关系的官员也不例外,而且越是和他熟,他办案越严厉,是当地有名的铁面无私的人物。他这个人眼光也很刁毒,能抓住各种贪污腐败行为的蛛丝马迹,只要他巡查一个地方,当地官员就别想有任何事情瞒着他。这样六亲不认且嗅觉灵敏的人,在当地官员眼中,简直是条人见人怕的’“疯狗”。
  在河东当地,各路官员对这条“疯狗”都格外怕,发展到后来,王溶走到哪里,当地都会有一些官员连辞职报告都不打,立刻卷包袱逃之天天。有一次王溶从河东的最南边,巡查到河东的最北边,一路路过的各个县城,先后有5个县令闻风而逃,堪称当时第一“官场杀手”。这样当然得罪人,有一次,王溶在外巡查的时候,被人“雇凶”追砍,谁料王溶更猛,当场抄家伙和歹徒肉搏,1个人砍翻了5个歹徒,剩下的1个歹徒,被王溶从郊外追杀进县城,直接砍得血肉模糊才算完。日久天长,他成了河东郡没人敢惹的人物。
  没人敢惹的王溶,自然也没人敢用,由于得罪人太多,好多年王溶都没有得到提拔。敢用他的人总算还是来了,先碰上了一个敢嫁给他的。当时河东刺史徐楙,女儿逐渐成人,到了嫁人的年龄,徐楙本人很讲“自由恋爱”,特意把河东的青年才俊都请来了,以宴会为名招待众人,暗中让女儿躲在屏风后面自己挑选,素来被称为“疯狗”的王溶也在其中。结果徐姑娘一眼就看上了王溶,铁了心非他不嫁。赴了一次宴,竟然抱回来一个老婆,这运气着实好得很。运气更好的是,当时名将羊祜,前来看望老友徐楙,身为徐楙女婿的王溶也参加了,这一次见面,羊祜就对王溶青眼有加。到了羊祜受命镇守四川的时候,王溶被羊祜点名要了过去,成了他的参军司马。其军事生涯的起点,也就从此开始。
  跟随羊祜后,王溶开始屡建功勋。他最初在羊祜军中担任的“参军”一职,主要负责整顿军队纪律。在这个职务上,王溶依然铁面无私,甚至连跟随羊祜征战多年的名将们也不姑息。这等于是不给羊祜“面子”,但没面子的羊祜,反而很高兴,对王濬大力提拔,先做了从事中郎,后来又当上了巴郡太守。当时的巴郡,就是现在的四川重庆,与东吴的领地接壤,是西晋重要的战略要地。能执掌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是因为羊祜对王濬的赏识。不过,王溶上任后才知道,这赏识是有条件的:巴郡,是当时西晋边镇中最麻烦的地方。
  在西晋统一中国之前,作为西晋边境的巴郡,主要特点就一个字:乱。常年的战争,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与东吴接壤的地区,几乎打成了无人区,老百姓大量逃亡,土地大片荒芜。可这还不算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当地持续很久的“弃婴”风。由于长期战乱,巴郡老百姓的负担非常重,尤其是要承受频繁的兵役,家家户户都有人战死沙场。为了逃避兵役,大多数家庭都不愿意生男孩。那时候没有先进的流产避孕技术,所以生了男孩的家庭,孩子生下后好多都不声张,偷偷扔掉。甚至到了后来,在巴郡通往外界的要道上,每走一段,都能看到路边被抛弃的男婴,这样的局面,可以说是人心思乱。
  巴郡外面的麻烦也不少,当时的重庆地区,还处于汉夷杂居的时期,巴郡的周边有许多少数民族部落,因为经济穷困,经常骚扰巴郡百姓。镇守在当地的西晋军队,也时常仗势欺人,劫掠周围的少数民族部落,从曹魏平灭蜀国开始,几十年来,当地军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械斗就从未间断过。政府穷,老百姓苦,战乱多,这就是初任地方官的王溶,面临的乱如麻的局面。
  但王溶不怕,在河东做官的时候,皇亲国戚都不放在眼里,巴郡的麻烦又算什么。不过他一反当初打击腐败时候的苛刻做法,在巴郡当地“为政以宽”,甚至还出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奖励生育”政策,规定凡是家里有男孩的,国家都给予奖励,生男孩的家庭,国家还承担部分生活费用,。并且减免赋税。对于之前当地百姓需要负担的各种赋税,他也大量减免。如此一来,当地的秩序很快安定下来。
  对待老百姓宽容的王濬,对待贪污腐败依然不手软,在巴郡担任太守的时候,他多次惩治腐败官员。那时候,当地的军将经常抢占老百姓的土地,王濬到来后,对巴郡周围的土地重新进行清查,凡属侵占的一律还给原主。就这样短短几年,饱受战乱之苦的巴郡,逃亡难民纷纷回归,人口土地大为增加,仅国家可以收取赋税的自耕农土地,在他在任的几年里,竟然整整增加了4倍,人口也增加了3倍。不但巴郡老百姓安居乐业,就连对面“敌国”东吴的百姓,也纷纷归附到巴郡。在他担任巴郡太守的最后一年,东吴归附巴郡的百姓数量,竟然有3万多人,对于志在一统天下的西晋王朝来说,此举自然起到了“统战”的作用。
  因为治理巴郡政绩卓著,王溶很快就在西晋政坛里冒头,之后他又担任了广汉太守。广汉,就是今天的四川遂宁,在广汉太守任上,王濬干了一件差点给他带来杀身之祸的事。公元272年,益州军官张弘造反,杀掉了益州刺史司马晏,并派兵大规模进攻广汉。当时王溶虽然手握重兵,但西晋军制规定,调动军队需要有朝廷的命令,否则一兵一卒也不能调动,叛乱十万火急的局势下,王濬当机立断,不等朝廷下令,就擅自调动了广汉驻军平叛。这时候的广汉驻军,在王溶长期严格训练下,战斗能力很强,张弘虽然在兵力上有绝对优势,却被摧枯拉朽地平定。事后,有官员指责王溶的做法,但是在老领导羊祜的维护下,王溶还是得到了封赏,被封为关内侯,并顺水推舟,封他为益州刺史。益州刺史,是当时中国大西南最位高权重的地方官,它的辖区包括今天四川大部以及云南、广西、西藏的部分地区,可谓是“西南王”。
  在这个职务上,王溶依然延续自己的“狠毒”之风,不过对象变了,主要不是贪官污吏,而是当地的各种“邪教”。当时的益州地区,虽然是西晋一部分,但是这个地区,开始并未受到西晋政府的重视,居住在当地的大部分是迁徙过来的北方农民。由于统治松散,在蜀汉政权灭亡后、,各种散布怪力乱神的邪教组织纷纷活动,他们在当地欺骗乡民,成立教派,拉帮结派,奸淫妇女,甚至互相攻打策动叛乱,先前的张弘反叛,也是由当地的教派操纵。对这种问题,之前的政府部门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得无事。王濬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他到任后立刻取缔各种邪教,对邪教徒们的犯罪进行打击。不过他并不只是“高压”,为了彻底根除邪教,他还对邪教头子们进行了公开审判,宣布其罪恶,揭穿各类邪教的骗人把戏。他甚至组织了“宣传队”,在各个村庄中来回走访,可以说是“帮助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同时他大搞“精神文明建设”,由官府出钱在当地设立学堂,从中原礼聘教师前来讲学,即“重教化”。此举对于整个四川的历史都有重要影响。从东汉末年战乱开始,四川地区人口增多,鱼龙混杂,当地动乱不止,文化极其落后,王溶此举,让儒家文化重新在四川大地传播开来,无论对四川的人心稳定,还是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多年以来的出色政绩,让王潜成了当时西晋的“优秀地方官”,也因此被调任“大司农”。他离开前,因为在益州威望颇高,当地百姓苦苦挽留,沿着四川的群山峻岭一路相送,有的老百姓居然从成都一路跟到了重庆。这次他被提拔,同样是因为得到了老领导羊祜的举荐,因为此时的羊祜,正在为晋武帝司马炎筹划一件大事——统一中国。
  此时的西晋政权和东吴政权南北对峙,西晋拥有整个中国北方以及四川盆地,东吴的统治只局限在江南一隅,一统华夏,貌似只剩下最后一步,但是这最后一步却不好走。长年以来,东吴的水军是当时中国最强的,西晋虽有当时最强大的陆军,放在水里却没招。尤其是东吴的主力战船,比西晋要大很多。多年以来,从曹魏到西晋,也发动过对东吴的进攻,无论陆地上打得多顺利,只要一下长江,就会被东吴打得很惨。渡江,成了西晋统一全国的“无解难题”,王濬,就是要来解决这个难题的。
  王濬被调任大司农时,洛阳城就有民谣“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这个民谣的意思,是说最终将由一个叫“阿童”的人完成统一大业,巧合的是,王濬的小名就是叫“阿童”。王濬做大司农的时候,一直赏识他的羊祜也被调回了京城,司马炎经常召羊祜密谈,商议灭吴的战略。羊祜认为,平灭东吴,关键在于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而要想拥有强大的水师,首先就要有强大的战船,因此他提出了一个规模巨大的“造舰”计划,主要负责人就是王溶。这个计划要造大批新式战船,体积巨大,在当时号称“楼船”,既要花费国家大量资财,又要调动大量人力,稍有不慎就可能激起民变。所以计划提出来之后,晋武帝本人也很犹豫。羊祜告诉晋武帝,能完成这个计划的人,只有王溶。几经考虑之后,晋武帝终于命令王溶回任益州刺史,执行这个关系统一大业的“造舰计划”。拿到这个计划之后,王潜才知道有多难。这个计划要求建造上百艘“楼船”,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这就好比一个现代国家需要在短期内制造几百艘航空母舰,难度可想而知。造船的主要地点,是王溶为官多年的四川地区,这项工程耗费人力物资非常巨大,很可能会成为当地百姓的负担。在四川生活多年的王溶也知道,当时的四川,一直就是“多乱”之地,因为和中央距离遥远,当地经常发生暴乱,南面的少数民族还经常骚扰此地,此时实行这个计划,是一件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王溶,三分天下自他终
第二章 为刘备做嫁裳的刘表
第三章 欧洲最景仰的中国医生
第四章 三国时期中国人口锐减解密
第五章 东吴特殊的坞堡部曲军制
第六章 “八王”其实可以很和谐
第七章 东晋早期的“北伐双璧”
第八章 东晋桓温,“奸臣”的英雄人生
第九章 刘裕,贵族中国的叛逆者
第十章 北魏是这样炼成的
第十一章 被传说的“潜伏”崔浩
第十二章 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
第十三章 梁武帝时代的“世界蚕丝战争”
第十四章 柔然民族的辉煌与没落
第十五章 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第十六章 南北朝最伟大科学家祖冲之
第十七章 南北朝文化的“百家讲坛”
第十八章 阴山战神斛律金的悲剧人生
第十九章 北魏末期的中原大动乱
第二十章 本是汉人,缘何“错位”
第二十一章 西魏的“脱贫”之道
第二十二章 琅琊王氏的存亡之道
第二十三章 南朝“最弱王朝”——陈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