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农村规划与农村产业建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379297
  • 作      者:
    李淼,熊兴耀著
  • 出 版 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淼,女,1982年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博士,主要从事湖南新农村规划、生态农业园设计以及农村产业开发方面的研究。
    熊兴耀,男,1961年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领衔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委员、农业部马铃薯产业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兼栽培与土肥功能实验室主任。近30年来,一直从事农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在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和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主持和参加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Nature》、《PlantBreeding》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10-P19)资助项目:新农村规划与农村产业建设》以解决各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为目的,采用了典型对象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纵横向比较法等,且结合笔者亲身参与规划建设的典型新农村案例,形成了适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完整而独特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理论体系。其成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本书的理论基础部分首先通过纵横向比较法重点研究了国外如韩国、日本和德国的农村发展模式,国内如浙江武义和北京留民营新农村发展模式,提炼出适合中国新农村发展的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方法;然后借鉴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对目前国内外农村产业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中的优劣;最后形成了“三生”一体规划理论与“三间”互动规划理论。
    (2)本书进行了典型类型实践研究,对湖南城郊丘陵山地型新农村和平原湖区型新农村进行了景观规划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照研究,分别选取长沙县新江村、郴州市小埠村、望城县格塘乡千龙湖新农村和益阳市大通湖烟村四个研究点,成功探索出了两种类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新理论与方法。
    (3)本书的最后部分是个案实践研究,对象包括株洲同乐湖、长沙县湘丰农庄、衡阳农隐园、宁波九峰山新农村景观规划,这些项目有大有小,分布广泛,类型多样,规划难度大。在“三生”与“三间”理论的指导下,规划都表现出了非常好的适应性,是对前述理论的有力佐证。
展开
精彩书摘
    2.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缓慢
    通常意义上,农村产业发展的标志是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一产业的产值下降,第一产业始终是农村发展的基础。然而,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却以牺牲农业生产为代价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这极大地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削弱了农村未来发展的潜力,是错误的。
    现有农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种植业所占比重过大,林、牧、渔业发展不足,结构单一;就种植业本身看,过分偏重粮食生产,各类经济作物发展不合理。
    从生产方式看,农业的生产方式以粗放型经营为主,传统的高成本、低效率的小农生产方式仍然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而高技术、高效率、生态型农业产业发展非常缓慢。
    3.第二产业低效率发展
    我国农村工业的发展一直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合理性,但不可否认,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通常都是低技术、低效率的产业,在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限制了技术升级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长期以来,国家执行的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使得广大农村地区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多以资源消耗型的重工业为主,生产技术落后,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
    4.第三产业滞后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其中有历史上农村过分重视发展第一产业的原因,也有农村人口素质普遍偏低与高素质人才匮乏的原因。从农村第三产业本身看,多为量小面大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等行业,而与农村发展息息相关的交通、通信、科教、金融等产业的发展相当滞缓。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的进展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
第四节 新农村规划建设现状调查

基础理论篇

第二章 国内外新农村发展成果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新农村建设成果及其启示
第二节 国内新农村建设成果及其启示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改革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改革
第二节 我国新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新农村产业结构改革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实证--湖南新农村产业结构改革的分析

第四章 农村产业规划
第一节 农村产业规划概述
第二节 农村产业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节 农村产业规划的方法步骤
第四节 农村产业规划成果及注意事项

第五章 新农村规划与农村产业建设创新体系
第一节 “生产、生活、生态”的三位一体理论
第二节 “空间一时间一人间”的“三间”互动规划理论
第三节 村庄规划要点--注重特色与效益

类型实践篇——湖南城郊型新农村实践研究

第六章 湖南城郊型新农村特征分析
第一节 城郊与城郊型农村
第二节 城郊型新农村的分类与特征分析
第三节 城郊型新农村与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分析

第七章 湖南城郊丘陵山地型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丘陵的特点与新农村规划建设
……

个案实践篇——农业示范园建设

参考文献
彩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