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关于戏曲起源的问题,戏曲起源于民间还是起源于宗教,两者之间是否矛盾,冯先生通过对神庙剧场的考察,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戏曲在民间的传播发展史,这样的戏剧形态带有一定宗教祭祀性,但本质上是民间的,二者并不矛盾。在此基础上,冯先生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戏曲史研究中民间戏曲发展线索缺失的不足。
中央戏剧学院麻国钧教授认为很多戏曲史现象,书本上没有或只提供蛛丝马迹,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还存活,我们不能忽视它们,所以研究应突破书斋,走到田野。这一点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树立了典范。太原师范学院张瑞君教授认为冯俊杰先生在古代文学和戏曲文物研究方面均成果卓著,他研究的最大特色是从第一手材料出发,重视实地考察,重视实物收集。太原师范学院李蹊教授认为冯先生对古代戏曲研究有两个不可跨越的贡献,一是与黄竹三先生主编《(六十种曲>评注》,一是采集山西境内有关古代戏曲的文物,其中对神庙剧场及碑文的考察搜集整理令学界大开眼界。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张天曦院长对冯先生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山西神庙剧场考》在山西省评奖时,评委们均无异议,在最短时间内被定为一等奖,足见其学术著作的含金量。陕西师范大学李强教授以“识时务者为俊杰”、“有志者事竟成”来概括冯先生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和持久性。
苏州大学朱栋霖教授认为冯俊杰教授所做的研究在冷落学问中独树一帜,在学术上作了独特的贡献。首先,冯俊杰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及考据学功底,不仅体现在《(郑光祖集>校注》以及他和黄竹三先生主编的《<六十种曲>评注》及其独立承担的《<琵琶记)评注》中,而且体现在对戏台、戏曲碑刻的考证上,这种学养使其在田野调研方面迈上了新台阶,走在了全国前列。其次,冯先生对山西几百座神庙进行了全面的拉网式、扫描式的研究,所花费的工夫让人敬佩,这种持之以恒、愚公移山的精神很了不起。最后,冯先生在对戏台、.戏曲碑刻考察的基础上研究戏曲史,在“以台证戏,以台证史”方面有了新突破。冯先生等人所做的戏曲学的实证研究,对中国戏曲史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