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优雅,也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看日本电影《入殓师》,会感觉那是一种生命的态度,是一种尊重,一种谦卑,也是一种优雅。
2012年3月,一部华语电影,再次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优雅,真的是一种生命的态度。《桃姐》这部貌似描写主仆情感的电影,其实是在跟我们讲述一种面对生命的态度。
影片《桃姐》有大半的故事发生在“护老所”(养老院),桃姐在这里每天都目睹着生命的消失,因为有爱,因为内心优雅,她战胜了恐惧,直到她也成为最终离我们而去的人。护老所门口那把椅子,人去椅空,生生死死,仿佛日升日落,天天都在上演。桃姐不在了,可是生活还要继续,残酷之中有诗意,这何尝也不是一种优雅的告别。
叶德娴扮演的桃姐是在李家工作了六十年的佣人,她把李家第二代少爷罗杰(刘德华饰)养大成人,五十岁的罗杰也已经习惯了桃姐的照顾。在影片的开头,两个人之间的交流非常少,罗杰吃着桃姐做的饭菜,喝着桃姐煲的汤,几乎没有互动,罗杰颇有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味道。身为电影制片人的罗杰还常常在内地和香港之间穿梭,直到有一天桃姐突然昏倒,醒来她已经身在医院,桃姐中风了。为了不让罗杰操心,处处为他人着想的桃姐提出要去“护老所”。这是一种谦卑,也是一种自尊,或者说桃姐是一个内心优雅的女性。
生活中的主仆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罗杰开始要抽出时间去处理与桃姐相关的问题。从寻找适合桃姐养护的老人院,到工作之余探望桃姐,以及带桃姐出席电影首映礼,让桃姐见到喜欢多年的电影明星。桃姐也很快适应了护老所的生活,与众多性格古怪的老人友好相处,也尽量多地把自己的爱给予他们。
导演许鞍华用纪录片的方式,让镜头游走在护老所的每个角落,这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栖生在护老所的老人都有一个让你去猜测的身世,他们来自何处,他们有着怎样的命运,不管有着怎样的过去,这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护老所的管理人员都换了四次,有位老人在多年前儿女移民将她遗弃在此之后,就再也没人来探望过她。桃姐仿佛一个优雅的天使,她洞悉人生的秘密,她积极地锻炼,期待自己恢复健康。罗杰在桃姐健康恢复之后,带桃姐回到家中,和桃姐一起整理储藏室,才发现桃姐竟然保留着自己童年的很多物品。这个时候,罗杰才突然意识到桃姐不是家里的佣人,而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也许这样的省悟来得有点晚,可是在许鞍华的叙述中,也没有刻意去煽情,即使在桃姐再次中风之后,罗杰推着轮椅上的桃姐去散步,也是让罗杰转过身去,不让观众看到他眼中的泪。甚至在桃姐离开人世之前,罗杰依然是平静地跟医生交代着桃姐的后事安排。桃姐已经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观众的心中,导演的叙事力道可见一斑。而叶德娴凭借此片的精湛表演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影后和金马奖影后也是实至名归。
影片的结尾,罗杰依然离开家去工作,桃姐的那扇窗户灯还亮着,她还在窗口看着街道,目送罗杰出发,也迎接罗杰的归来。远处传来一首古代诗词的吟诵,没有悲伤,只有感动:“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桃姐》,对生命充满谦卑与温暖。
……
展开